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军的战斗序列中,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三支队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钦佩不已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司令员贺炳炎在战斗中失去了右臂,政治委员余秋里在战斗中失去了左臂,这对"黄金搭档"所带的部队被称为"一把手"部队。贺龙曾称赞:"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部队,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相似文献   

2.
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部队之一,其第一任部队长,由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兼任,可见其在日本细菌战部队中的重要地位。关于1644部队的罪行,本人曾在《民国春秋》发表过《惨无人道的荣字1644细菌部队)(1987年第6期)、《侵华日军细菌战和用活人实验的罪行》(1992年第6期)等文章。其中记述了抗战胜利以后的1945年12月,南京首都地方法院检察处对1644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案件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确认:一、1644部队为日军的细菌战部队,其第一部“主管特殊…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撤离近十年后,美国一支特殊的部队重返韩国。朝鲜方面对这支部队的到来反应非常强烈,又开始新一轮的导弹恫吓。从人员编制上来看,这支部队只是营级规模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南方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的发现、整理和研究,能够全面厘清、重新评估并最终界定九四二〇部队的整体规模、人员构成、人员来源和职级军阶等基本史实问题,按图索骥亦可查核部队成员执笔的研究报告,有助于系统认知九四二〇部队的客观存在、基本状况和战时行为,对揭示二战时期日本侵驻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生物战部队有着重要价值。九四二〇部队从部队组建、防疫业务到整体的生物战谋略都是以七三一部队为核心,并且与陆军军医学校、七三一部队、一八五五部队、一六四四部队和八六〇四部队在人员进退流转、业务范围方面明显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呈现了日本生物战体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黄诗玉 《沧桑》2012,(3):30-32
北伐战争时期有两支战功卓著的军队第四军与第七军。通过对他们"铁军"、"钢军"称号的获得,两支部队的主将领对北伐决策所起作用,北伐后两支部队的去向等问题的研究,使我们更能尊重历史,对这两支部队在北伐中的作用及贡献给予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秦世强 《民国档案》2022,(1):97-105+75
侵华日军第100部队是日本为实施细菌战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支细菌部队,此前,多认为它是针对牲畜及农作物的细菌战部队,随着美方档案解密,披露出它进行人体活体实验的事实。100部队的人体实验主要是由第二部第六分部负责,几乎整个第六分部的成员都参与了人体实验,可能早在1936年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人体实验,大规模进行实验主要是在1943年12月第六分部成立后。被实验者既有中国人,也有苏联人,具体身份有战俘、劳工、传染病病人、毒品吸食者、政治犯、乞丐等。人体实验的种类包括鼻疽菌、炭疽菌、牛瘟及毒品等。人体实验是100部队研究中不可逾越的核心问题,对100部队的人体实验细节探析也是对日本侵华细菌战证据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2015,(10)
在所有的灾难性事故中,化学事故是所有事故中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事故之一,如果对化学事故处理不当,会对当地造成一种持续性危害。因此提高消防部队面对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消防部队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消防部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明进 《文史天地》2014,(10):75-79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947年10月我11岁时,在越南高平省安平镇逃难中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当时我二叔、三叔、大哥都在这个部队,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个人也参加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南,以后一直在  相似文献   

9.
佚名 《湖南文史》2012,(6):48-4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数千万的部队中,曾有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他们拥有日本血统,却身着美国军装,这就是日裔美军第442步兵团。这支部队在组建前曾饱受歧视,却也是二战中美军伤亡率最高的步兵团,更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部队。  相似文献   

10.
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细菌战之概况沙东迅日军占领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后,于1939年正式编成波字八六四部队(对外称:华南防疫给水部队)。该部队为师团级单位,是华南地区一支重要的细菌部队。过去对于这支细菌部队的活动情况人们所知甚少,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一侵...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军是由国民党六十军长春起义而改编建立的。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六十军在长春起义后,中央军委根据党的政策,1949年1月2日正式称这支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随后从各老部队、院校调入1500名骨干,按照我军建军原则建立了各种制度,特别是政治委员和政工制度,对部队进行了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使这支部队成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2.
日械部队在国民党军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抗战胜利时,受外援减少和自给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蒋介石在抗战末期确定的美械、国械列装计划实施受阻。为摆脱部队整体装备水平不高的局面,国民党军将利用重点转向收缴的日军装备,日械部队由此出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日械部队已占国民党军的半数以上,规模和数量远超同期的美械、国械部队,形成了包含主力军、师部队,要塞炮兵和特种兵部队,宪警和地方保安部队在内的完整结构体系,成为国民党军在战争期间的绝对主力。但由于国民政府工业基础薄弱和组织能力低下,日械部队显露出筹划管理不善、装备整修缓慢、军畜配备不足、物资分配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最终在消耗巨大而难以补充的困境中走向消亡,成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编制和装备体系改革失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后,在我军诸多部队番号中,8341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它在社会上的各种议论和传闻也是最多的。有人说8341是林彪的部队,林彪虽然身为国防部长,但他却无权指挥8341部队。笔者曾在8341部队生活、工作了12个春秋(1969年12月至1981年12月),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国军部队的编制是决定其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939年初至1945年初为抗战的相持阶段,这一时期的国军在对日作战的同时,对部队编制不断进行着调整。1938年底确定的廿七年编制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和"缩水"的状况,迫使国军另起炉灶,酝酿新的卅年编制,并在小范围内试行。由该编制发展而来的卅一年编制更符合当时国军的实际,最终成为相持阶段国军部队广泛采用的编制。相持阶段国军编制艰难演进的过程,既体现了国军在部队编制制订上逐渐趋于实际的取向,又反映了战争条件下国军所遭遇的越发严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胡信布 《人文地理》2009,24(6):125-128
部队野外宿营地区位直接影响着部队执勤效果的好坏,论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进行有机融合,首先通过对部队野外宿营地区位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方案指标,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出部队野外宿营地区位选取决策模型,得出各指标因素相对于部队野外宿营地区位选取的重要性排序,并结合部队遂行任务的性质、出动兵力多少、预期持续时间而进行具体、科学、全面分析,进而提出具体位置实施宿营,确保部队勤务的顺利完成,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力图探讨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部队硬件设施建设受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借助《贵州省志.武警志》,搞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使部队的管理等软件建设过硬,以此促进硬件建设发展,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部队建设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7.
艾雯宣 《文史月刊》2006,(2):F0002-F0002
大井是井冈山上一个较大的村庄,它和附近的小井、中井、上井、下井4个村庄,统称为“大小五井”。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于1927年10月24日率部队到达这早,并对王佐部队进行了团结改造。朱德、陈毅和彭德怀、滕代远,先后在1928年4月和12月,率部队来到井冈山,驻扎在“大小五井”。毛泽  相似文献   

18.
王迈 《文史春秋》2023,(10):18-23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为扩大部队、巩固部队、加强军民团结以及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共制定了一系列安置措施及政策,对复员军人、退伍军人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优待。1927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退役军人的安置制度在战争状态下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1927—1937)、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部队从朝鲜归国后没休息几天,便到小兴安岭修建森林铁路。也就在这时,1954年的六七月间,刚上任的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来部队检查工作。这对我们全师干部战士无疑是个  相似文献   

20.
马涛 《文史月刊》2009,(1):20-23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罗瑞卿率部进入北平,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稍事修整,准备向西北进军。5月4日,部队正欲起程时,毛泽东在香山致电在青岛休养的罗瑞卿:“部队开动时,请来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理。”很快,中央任命了新的政委,罗瑞卿不知中央对他有什么新的安排,匆匆从青岛赶往北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