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6年5月,辽宁省凤城县赛马乡红石村村民在采石时发现一方铜印,遂即送交文物部门,现藏风城县文管所。印为铜质,印面呈长方形,长方梯形钮。印面长6.8厘米,宽6.5厘米,通高4.5厘米,边厚1.3厘米,重675克。阴刻汉字九重叠篆书,印文为“提控所弹压印”(见图).钮上端阴刻一个“上”字,以示用印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六年夏天,固始县陈集公社大黄大队仓坊小队社员杨景春在麦地生产时拾得一颗铜质方印。印边长2.6厘米,正方形,厚0.8厘米。背面有弧形印钮。印钮长2厘米,高1厘米,厚0.5厘米。正面印文篆字阳刻“云巢”二字(附照片和印文)。据有关史料记载:“云巢”即曾三异,南宋临江人,字无疑,淳熙中乡贡,少有诗名,尤尊经学,屡从朱熹问辨。端平中授承  相似文献   

3.
1984年7月10日,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于察哈尔右翼前旗小淖乡十三号村,征集到一方“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印”。这方铜印是该村民办教师雍延君同志,1983年秋在农田里耕地时发现的。小淖乡位于黄旗海东,这里是山区。十三号村更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约30户人家,沿沟坡迤逦而居。铜印出土于村北约半里多远的一块农田里。出土铜印附近的农田和沟岔里,有古代文化遗迹和陶瓷残片,属辽、金、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印呈正方形。扁长形钮。印面正径8厘米,厚1.7厘米;钮上窄下宽,下宽4.3、上宽3.6、厚1.6、高6厘米(如图)。印文为模铸之篆书八思巴字,  相似文献   

4.
<正> 1986年,河北张北县二泉井乡三义城村一村民在取土中发现一方铜印。现介绍如下: 铜印为正方形。边长6厘米,印厚1.4厘米。印钮为梯形竖钮。钮底长3.9、宽1.8厘米,钮顶长3.4、宽1厘米、钮高5.7厘米。印正面为八思巴文,印背面钮右侧竖书楷字“兴和路广储仓印”,左侧竖书楷字两行“中书礼部造|皇庆二年十月|”。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阜新市文化局文物组收藏一方金代天赐年款的乣军铜印,现介绍于下,并略为考释,以求指正。该印于1972年在阜新县七家子乡出土。印呈方形,边长5.1、厚1.1厘米。长方梯形钮高2.1厘米。钮顶上阴刻一“上”字。重400克。印面阳文汉字九叠篆字“蒲杨县尉之印”六字。印背阴刻两行錾字,左为:“蒲阳县尉令”,右为“天赐二年六月”(见拓片)。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清理甘孜州文化馆原来收藏的原德格土司家部分藏品时,发现17世纪40年代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农民政权颁发的“援剿营总兵官关防印”鎏金铜印一枚。 此印长方形,长10.4,宽7.3,厚1.5厘米,长圆柄。印文篆书“援剿营总兵官关防”。印背镌刻“援剿营总兵官关防”,“礼部造,大顺二年十二月 日”。侧镌刻“大字一千二百四号”。 大西农民政权是张献忠在成都建立的农民政权。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明朝末年,由于土地大量集中在皇室、官僚、地主手中,农民受到极为残酷地剥削和压迫,阶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一年十月九日,青海省平安县文物管理所在平安镇东村进行文物调查时,于该村村民孙明禄家征集到一枚铜印。据本人回忆,铜印于七十年代末在东村砖瓦厂内出土,此处原为一处汉代墓葬群,曾出土汉代陶器、铜器等文物,县文物管理所从部分群众中征集到陶灶、陶甑、陶罐、陶盒、铜印等文物10多件。  相似文献   

8.
1990年5月,在随州市万和区宠家村董家庄修水库时,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铜印。该印现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内。这枚铜印底作圆形饼状。长扁方形印纽,质量1309克,通高9,直径12,厚1.7,印纽长7.3,宽3.1cm。方框内为阳刻九叠篆文“统军元帅之印”六字。方框四周各有阳刻回形对称纹饰。印背左右两边都有阴刻篆文,其左侧印文为“中书礼部造,太平三年□月□日”;右侧为“统军元帅之印”的字样(图一)。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华蓥市高兴镇谭家桥村农民吴启全,在自己的屋宅前取土制砖时,距地表约1米深处发现古代铜印一方,现由华蓥市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铜印为方形,上下边长为5.7厘米、左右边长为5.5厘米,通高3.2厘米,印纽高1.7、宽2.7、厚1.1厘米。印身厚1.5厘米。铜印重290克。印背右上角和左下角均刻阴文一“上”字,印文为“冯氏图书之记”六  相似文献   

10.
1981年7月桐城县文物管理所从本县土产公司废品收购门市部征得一枚清代桐城张宰相的狮纽官印。今藏安徽桐城县博物馆。该印质地为黄铜,纵5.8、宽3、高5.5厘米。狮纽,纽高4、长3厘米,雕刻精工。印面呈长方形,四角裁圆,四周镌刻有单线印边,印上方横刻“御赐”二字,其下方竖刻“调梅良弼”四字,均为阳文小篆,文字两边各刻有蟠螭,蜿蜒向上,相对  相似文献   

11.
<正> 1986年,河北康保县文化馆文物干部在土城子镇小庄子村调查文物时,从当地村民手中征集到一方铜印。 铜印近方形,长5.6、宽5.3、厚1.4厘米。印钮为长方形竖钮。钮长向两侧抹削成“(?)”形,长2.8、宽1.1、高2.4厘米。印正文为汉篆字“剩员指挥第六都朱记”。印背面钮顶刻楷字“上”,钮右侧竖刻楷字“太平兴国五”,左侧续刻楷字“年七月铸”。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为宋太宗赵光义之年号。宋代军制以“指挥”为军队的编制单位,其上为厢、军,其下为都。一都五百人,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五都为一指挥,统兵官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剩员”当为禁兵、厢兵、士兵因年老或疾病,不能任征戎的,保留其军籍,削减军俸,  相似文献   

12.
1987年7月,河北省盐山县曾庄乡谢家园村一农民在村南锄草时,发现一方铜印并送交县文管所。此印印面近方形,长方形柱纽,中间有孔可穿系。印面边长3.6×3.5、带纽通高2厘米。印面阳文篆书"顿首再拜"四字(见图),纽顶端有阴文"上"字。  相似文献   

13.
1976年6月21日,朝阳县大平房公社大平房大队社员王忠生在铲地时发现一方古代铜印,后送交文物部门,现由朝阳地区博物馆收藏。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3、边高1.2、通高4.1厘米。长方梯形钮。印面篆刻九叠阳文“都统府弹压印”六字,印背右侧阴刻“天赐二年”年款,左侧阴刻“弹压”二字(见图)。都统府弹压印,过去很少发现。迄今为止,仅金毓黻先生在《东北古印钩沉》里收录一方,印文亦为“都统府弹压印”,背文  相似文献   

14.
(一) "管军上百户之印"一方湖南省博物馆藏,系收集品。铜质,正方形。边长6.7厘米,印面中央微凸,中心厚2.15、边厚2厘米。有柄,通高6.85厘米。重900克。印面阳刻八思巴文,印背阴刻汉文三行:右一行为"管军上百户之印";左两行为"中书礼部造","大德元年十一月日"(图二)。按元代官制,上百户从六品。 (二) "管军下百户之印"两方湖南省博物馆藏。一方系收集品,另一方在1980年出土于资兴县厚玉公社。收集的一方,铜质,正方形。边长6.1厘米,印面中央微凸,中心厚1.6、边厚1.5厘米。有长方条形直柄,通高6.3厘米。重675克。印面阳刻八思巴文,印背阴刻汉文三行:  相似文献   

15.
1977年12月,成都市南郊桂溪公社莲花大队社员在菜地里挖掘到一方清乾隆时代的铜印。这方铜印镌刻有满文和汉文。印文阳刻汉文篆体“马边理民督捕通判关防”十个字。印背有椭园形柱状柄,长10厘米,直径上端最长处是2.5厘米,下端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乡小围埂村发现铜印1方(见图)。印正方形,边长7.3、厚1.5厘米。印柄扁圆形,上细下粗,高8厘米。印文右半为篆书"南军后参军篆",左半为阿拉伯文。印背右刻楷书"丁卯年造",左刻阿拉伯文,印左侧面刻楷书"永字第五百九十六号"。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在云南蒙化厅(今巍山县)回族聚居的小围埂村起  相似文献   

17.
昭觉县四开乡出土十七方铜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元月7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社员吉布拉格和尔古吉且二位同志,在地名为“赫丁”的一个陡坡上离地表约10厘米处掘得十七方铜印。出土时十七枚印重叠在一起,保存较好。这批印章的形制均为鼻形钮方印,印面为正方形,印通高1.8厘米,印文面长宽均为2.6厘米,厚度及重量不一。“军司马印”厚0.8厘米,重61克;“军假候印”厚0.795厘米,重59.5克;“军假司马”印厚0.7厘米,重51克;印面  相似文献   

18.
山东发现清宝临铸钱局铜印王斌,商和红宝临造钱局印为方形铜印,边长35,厚4毫米,背面有一穿纽,纽穿孔高9,直径12毫米。此印传世古均匀自然,铜色金黄,边刻草叶纹,四角有“”字,中刻“宝临铸钱局印”篆书(插一、如图)。清朝爱新觉罗福临六岁即位,时公元1...  相似文献   

19.
1984年9月23日,吉林省永吉县黄榆乡小城子村朱红刚等两名学生,在朱家屯后山上拾到一颗契丹文铜印,现由县文管所收藏。印呈正方形,每边长7.8、厚1.7厘米。印钮长3.5、宽2、高3厘米,呈碑状。印通高5厘米,重1公斤。印正面阳刻九叠篆书(见图),钮上阴刻一汉文“上”字,以示印的倒正。  相似文献   

20.
江西丰城县于1982年文物调查工作中,发现一方元末红巾军“管军万户府”铜印。铜印圆形。直径11、厚1厘米,重约1000克。印纽扁平,高7.5、上宽2.5、下宽2.8厘米,上厚0.6、下厚0.8厘米。印正面刻正方框,内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六字。框四周各篆回形对称纹饰。印背右侧刻有“管军万户府印”左侧刻“中书礼部造”“治平二年、月、日”。这方有治平二年铭记的铜印,应是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颁发其所属部队的;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秋,徐寿辉与彭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