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广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要努力增创新优势、开拓新局面、实现新发展。广东省委张德江书记对广州的发展提出了“广州要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是中国第一侨乡。海外华人对广东 ,特别是主要侨乡的影响 ,使其具有鲜明特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侨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文化发展独具特色。从理论上认识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 ,是海外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林元昌  董四代 《攀登》2004,23(5):28-30
世界明的发展把现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发展,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化的最高成就。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动力和目标.按人的发展要求评价社会变革.把人的发展提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中共二十大报告从根本性质、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等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由来已久,广东的“追龙”战略即为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范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广东要用二十年追赶亚洲“四小龙”的“追龙”构想,要求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追龙”战略从提出之初就打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烙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具体实施又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结合中国国情不断调整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对现代化认识的过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实现途径,有效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路径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战前浙江新式交通建设出现较快发展,浙赣线是省营铁路的样板,公路建设则成为全国的模范省。交通作为战争的一个基本要素,抗日战争中浙江战场基本上是围绕交通线展开的,期间铁路几乎全毁、公路毁坏达4/5。但抗日战争也促进了浙江交通现代化发展。一是把交通建设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二是把交通现代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是浙江人民在反侵略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优先发展策略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发展形成的。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正常发展的轨迹,使浙江交通现代化建设延误了约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陈济棠是20世纪30年代两广蔗糖业现代化的开创者。他主政广东期间,实施工业复兴计划,兴建市头、新造、顺德等6家现代化糖厂,培育和推广甘蔗良种,为推动广东蔗糖业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陈济棠的举动,对新桂系进行蔗糖业现代化尝试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贵县罗泊湾广西糖厂的兴建,开蔗糖业现代化的先河,对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凝结,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道德力量,是新时期广东改革开放,建设幸福广东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支撑。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广东精神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把广东精神的培育融入广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使广东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追求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9.
郭照  吴娜  夏雪 《攀登》2023,(5):9-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以专章论述,提出来一系列重大法治创新理论,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
政党自产生以来就与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然而中国现代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才能把中国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吴玉敏 《攀登》2014,33(5):28-34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思考都是基于世界现代化的视野,与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潮流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置于现实的现代化实践中,是通过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始了现实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探索征程。这正是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和历史维度的战略思维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民主是社会主史的题中乏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1979年3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就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深刻论断,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民主目标.邓小平一贯强调,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所在,为现代化的实现探寻了民主化道路.他还指出,发扬民主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民主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慕安 《湖南文史》2014,(4):16-17
1951年12月,陶铸受命回到他战斗过的广东主持工作,一到广东就领导全省进行土地改革。他在繁忙的1:作中,把广州建设成祖国美丽的南大门的设想,时时装在心中。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中的文物建筑保护是建国以来一直讨论的话题,重提这个话题,是因为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把现代建筑与文物建筑的矛盾与冲突推到了极致,在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建筑的前提下,推进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篇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并一致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中国政府作出了~系9列相关决策,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16.
4月10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全市《广东改革开放纪事》(汕尾部分)编写工作座谈会,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市直有关单位及特邀代表共21人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上月28日召开的《广东改革开放纪事》编写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广东改革开放纪事》(汕尾部分)编写工作。讨论汕尾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对全国有较大影响、对广东有重大影响的大事、新事、要事、特事。市政府副秘书长马碧主持会议,市地方志办主任周滨传达《广东改革开放纪事》会议精神,对汕尾市部分编写工作的有关事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南下广东,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引发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幕。然而,1980年盛夏,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南下鄂豫,调查研究,畅谈改革,以政治家、战略家的宏大气魄,规划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远景的历史性蓝图,却是鲜为人知的。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新年第一天,邓小平就在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为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80年代我们需要做好四件事:第一,一定…  相似文献   

18.
正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问题来对待,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邓小平教育理论。一、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来考虑教育的战略地位问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  相似文献   

19.
李成明  张文华 《攀登》2002,21(6):1-5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创立了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特点出发  思考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独具特色的发展理论 ,其内容十分丰富 ,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并回答了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出了一条新路。研究邓小平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指导作用 ,对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部署,体现了党对“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加强调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的关键时期,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把优质资源供给作为最优先的选项,把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最优先的考量,把教师队伍改革作为最优先的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