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9年5月,省文物考古队同互助县文化部门,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公社征集了一批文物,这批文物出自泽林大队二队村西山脚下一座土洞墓中,计有: 陶罐一件。侈口,高领,广肩,鼓腹,平底。夹砂灰陶质,口径6.3、底径8、最大腹径13.2、高6.3、壁厚0.7、领高2.5厘米(图一)。青铜饰牌一件。模铸一踡伏的大马,背上有一小马,腹部一副马蹬,双马表面均铸  相似文献   

2.
长安县三里村东汉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三里村位于长安县东片五十里,东近骊山,西、南(?)河环绕,北临渭河,村的周围,墓冡很多,计有三十四座。1957年4月下旬,此墓由该村农业社社员李铁猫在村西掘土时发现,5月中我会派杭德州、鱼龙两人前往勘察清理,墓顶一侧被挖穿一孔,墓内随葬器物,已大部取出,保存在当地政府。兹将墓的结构形式和出土物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关中地区东汉墓葬的等级差异研究较为薄弱。笔者对与等级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从墓葬形制入手,在对关中东汉墓中的典型墓葬与特殊墓例分别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小型墓与中型墓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墓室形制的复杂程度、墓室尺寸、修造方式等多个方面。基于现有材料,可判断中型墓为高级官员或地方豪强所使用。  相似文献   

4.
《文物》1979,(5)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遗物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工作的又一重要收获。它对战国历史、地理、文字的研究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文物》1979年1期发表的《墓葬发掘简报》和三篇论文,对于中山国历史、民族与文化、铜器铭文和考释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不少问题已获解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商讨。本文特就关涉中山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旬,崇阳县台山乡柏树大队社员在柳家排屋后左侧山上挖窑基发现一券顶砖室墓,出土有陶、铜、铁器等随葬品多件。墓葬形制现已破坏,墓砖全被用来砌成窑膛墙壁,仅能将保存下来的部分器物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合肥出土东汉墓葬蜡质文物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FTIR和XRD分析方法对合肥地区出土蜡状文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件文物的质地是蜂蜡。结合文献资料,可以发现这件蜂蜡制品的出现与人工养蜂技术在东汉时兴起密切相关,它的品质反映出东汉时期高超的蜂蜡精炼技术。  相似文献   

7.
江西新余东汉窑炉、东汉至隋唐墓葬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东距省会南昌市160公里。东邻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南连吉安县、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为配合赣粤高速昌泰段(樟树昌傅至泰和)建设,2001年8~10月江西省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余市博物馆的配合下对新余市南安乡的几座古墓葬和窑炉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在涿州市上念头村发现一座古墓,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并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鎏金彩绘青铜器及彩绘陶器、错金铁镜、五铢钱币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分析,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贵族或高官墓葬。  相似文献   

9.
洛阳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十二公里。该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座寺院,被尊誉为中国的“释源”和“祖庭”。相传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白马寺内,多是元、明、清的碑刻、建筑和塑像。元代以前的遗物却很少见,我们在一些文献中和碑石志中可以查到白马寺一些记载,然而真正可以看得见的遗物,目前还没有一件。今年六月,笔者有机会到  相似文献   

10.
山西洪洞县发现商代遗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文物》1989,(12)
1982年5月,洪洞县双昌乡上村村农民盖房挖地基时发现商代青铜鼎、爵、戈及玉刀、金耳环等文物,共6件。现介绍如下。铜鼎 1件。通高15.7、耳高2.4、口径13.6厘米。鼎壁较薄,口呈盘形,直沿,沿内两侧直立素面环形附耳,底部内外分裆明显,腹内三足处尚有凹窝,三锥形足。腹部  相似文献   

11.
<正> 1988年4月,文安县东牛村群众取土时发现三件唐代遗物,现存廊坊市文物管理所。 三彩小瓶:1件,完整,卷沿圆腹,假圈足,胎体洁白,外施褐、绿、白三色釉,底足无釉,口径2.4Cm,腹径6.5Cm,足径3Cm,高8Cm。(照1、图1) 双系罐:一件,完整,圆唇短颈,鼓腹假圈足,竖系,单泥条中间压出浅槽,然后粘贴,瓷胎呈浅灰色,腹壁的上部先涂一层不透明白色底釉,再施淡黄色釉,下半部和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0月,福建省明溪县王桥原坊九队搞基建推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物于部赶赴现场时,墓葬已遭破坏,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安放位置及葬式已无从知道。后从民工手中收缴到五件器物,其中陶器四件、石器一件。现简报如下:l、豆:泥质灰硬陶。敞口、方唇、喇叭形高自足月足上有三个楼孔。素面。口径16、底径12.5、高9.5厘米。2、釜:泥质灰硬陶。敞口,圆唇、束颈、鼓腹、因四底,饰细绳纹并遍及回凹底。器物内外施有黑色用衣。口径12、底径5、高9厘米。3、罐:夹砂灰陶。直口、圆唇、矮领、鼓腹、回四底。肩部饰有一周弦纹,弦纹…  相似文献   

13.
14.
<正>1988年7月,陈长城先生在涵江福厦公路93公里处发现一块残高105、宽77、厚19厘米的石碑,上面刻有"大力智慧摩尼光佛"八个雕琢深致、尚无磨损、锋棱未减、字体丰腴庄重的楷体字。在这八个大字上方还依稀可辨另外两个汉字"明"的下半部和"真"字的三分之一。经考证,它与摩尼教有关。当时这块残碑发现后,曾经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在国际上也引起一定的反响。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宗教史研究专家林悟殊先生曾两次来莆考察,并撰文发表在比利时《摩尼教研究信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蔚县发现唐代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秋至2004年春,蔚县市政处车队在县城御福园小区(原体育场)施工期间,先后发现两座唐代墓葬。墓葬虽遭破坏,但所出唐代墓志在蔚县尚属首次发现,对蔚县以往所出唐墓的断代及其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1月,鹿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基建工程,在鹿泉市区龙泉路清理了一座东汉砖室墓。此墓早年被盗,仅遗存少量随葬品。在所存随葬品中,一件石镇墓兽、五件石羊的文物价值最高。石镇墓兽(见图、封底照片),采用硬度极强的花岗岩雕刻而成,通高47、兽高...  相似文献   

17.
达川市发现宋代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7月中旬,达川市凤凰山南麓山脚的东城街道办事处白岩村4社发现古墓,达川地区文物管理所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在一处因持续暴雨引起垮塌的坡地发现两座长方形石室墓,同时还有散乱的朽棺木、石板埋压在泥沙中,为了防止继续发生塌方,对两座石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一)、墓葬形制M1、M2墓均南北向,东西排列,间隔约20米。M1墓门用两块粗加工的石板封堵,石板铺底,墓室四周用条石和石板嵌砌,上部用不规则石块垒砌成藻井式顶,然后用石板封盖。墓室后部正中有壁龛,素面。墓室长95、宽83、深240厘米,墓…  相似文献   

18.
随州东城区发现东周墓葬和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0年10月随州市东城区八角楼街八一大队一居民在挖水沟时发现一座古墓莽,随后向市博物馆报告,博物馆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了解,并进行了清理,在调查中还收集了几件出土青铜器,现简报如下:墓葬位于随州市东2公里的义地岗中段  相似文献   

19.
《文物春秋》2012,(6):28-31
2011年9月,在唐县县城的一座高层住宅施工中发现一座古墓,经清理发掘,出土瓷器有盘、碗、罐、盖、瓶、盆以及银簪、骨质牙刷、铜钱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对比研究,此墓葬的年代为金代。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底,徐州市西南约13公里的铜山县汉王乡东沿村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批画像石,计6块,其中2块出土时已断裂,但可拼合,其中一块有“永平四年”纪年。这批画像石出土地点距1985年5月发现的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墓东约1公里,现场已被扰乱,据调查也为汉代画像石墓的石材,依编号介绍于下。第一石:长77、宽73厘米,弧面浅浮雕。画面分上、下两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