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克·考维尔等论中国古代黄铜铸钱史周卫荣编译一,1989年发表在《历史冶金学》(HistoricalMetallurgy)上题为“中国铸币二千年:分析概览”(TwothousandyearsofcoinageinChina:Ananalyticalsurvey)*一文中的有关章节关于黄铜钱铸造,有关的同时代的史料主要见于《天工开物》,该书大约写于1637年①,书中记载了铸币合金、铸造方法及铸币加工等的细节。据记载,铸币大致是按铜、锌六、四或七、三之比熔炼[即四六黄铜、三七黄铜─—译者],不过,锌在熔炼过程中大约要损失25%②。当时,锌是一种非常廉价的金属,称作“倭铅”,用它,可以在合金中有效地替代铅,并可减少一定量的铜料。据说,当时的私铸恶钱含锌达50%以上。显然,这一时期东方已大量使用单质锌,而其在17世纪初就出口欧洲则是众所周知的事。事实上,根据现在的分析结果,中国铸行黄铜钱肯定要比这一时间早100余年。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当时是使用单质锌,而不是采用矿炼黄铜呢?我们的分析结果可以举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在16世纪早期就使用单质锌。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黄铜钱的主要合金成分用下图来表示,图中展示了锌  相似文献   

2.
同治初年,新疆伊犁府的宝伊局即鼓铸同治年号钱,目前已发现有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当十和同治重宝四的部颁样钱,黄铜质。实际上,宝伊局并未鼓铸同治通宝小平和同治重宝当十大钱,仅仅开铸当四钱,这与咸丰重宝当四钱  相似文献   

3.
清代新疆红钱很具有西部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风采。这类钱币造型粗犷,风格独特,不同一般,颇有奇趣,惹人喜爱。红钱和内地各省黄铜制钱相比,主要不同特点是:①以纯铜为料,莹润似红玉琥珀,故称“红钱”;②采用汉、满、维三种民族钱文,内地只用汉、满两种民族文字;③铜质精纯,不掺铅锡,与内地黄铜钱折价较高;④地域广,钱局多,造量少,但版式、版别丰富多变。  相似文献   

4.
马立新 《新疆钱币》2006,(1):61-61,63
本人藏有两枚铜钱钱牌,一枚为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壹钱黄铜钱牌,长69mm,宽7.9mm-8.5mm,厚2.7mm,重11g,呈长条形状。正面正中刻有“壹钱”字样,上下刻有简单的花卉图纹,在花卉图纹中分别有打压而成的桃型和石榴型防伪标记。背面刻有“官钱总局”四字。该钱牌是以铜代银折合制钱100文铜钱牌。  相似文献   

5.
我在钱币市场偶然发现一枚宝伊局光绪小平钱:钱面铸有“光绪通宝”,背穿左右铸有满文“宝伊(蛩弓)”字样,币材为黄铜,钱重4.5克,外径2.5厘米,内径0.6厘米,钱币造型精致,文字秀丽。钱背左侧磨损较重。摊主把它放到次品堆,误将黄金当黄铜,以三元钱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钱因其少而珍,因其繁(指版式版别)而趣,因其正(指纯铜质)而招人喜爱。正因为如此,吸引了广大红钱爱好者及学者不断地探寻、发掘、整理、研究,从而发现了许多珍稀品种。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异版”、“新品”红钱见诸于各钱币杂志,有些品种甚至被作者称为“出谱品”。笔者想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7.
浅议对钱──兼述西夏对钱牛达生(一)“对钱”,又称对子钱、对书钱、对品钱、和合钱,日本人称对泉,符合泉。按照一般的说法,“对钱”始于五代南唐(937~975年),盛行于北宋,到南宋孝宗重熙七年(1180年)而止,是钱币发展史上特定时期的事物。*最早论...  相似文献   

8.
冯括 《中国钱币》2014,(4):18-24
匽(燕)国圜钱是战国后期燕国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近年来,随着出土量的增大,许多旧观念被颠覆,形成了若干新的“定论”,以致我们无需再花时间对其国别进行分析.但是今天的学者们时常套用齐隘刀系列圜钱的理论,忽视了燕国的自身特色,亦与出土的实际情况存在矛盾.因此,就燕圜钱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燕圜钱、重新认识燕国后期的金属货币状况,还是具备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何来此题?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泉家在著述中武断地将宝巩、宝陕二局黄铜铸当千、当五百大钱一律定为赝品,使后来的咸丰大钱收藏者倍受困惑。如图1系宝巩局黄铜铸咸丰当千大钱(直径64、郭厚3.8mm、重66.8g),原藏西安。因持有者受“黄铜者为赝品”的影响,怀之惴惴,终以贱值转让到甘肃定西,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可以确认的西夏文钱币只有5种,即“福圣宝钱( )”、“大安宝钱( )”、“乾祜宝钱( )”和“天庆宝钱()”。但是,其中的“福圣宝钱”是否要改译为“禀德宝钱”,却是西夏文钱币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期,笔者在进一步探讨西夏文钱币相关问题时,忽然想到这一问题,并冒出来一些新的看法。现略呈如下,恭请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11.
谈大明四铢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大明四铢钱袁涛1988年春节期间,我与一位泉友去常州郊县踏青,从一小贩手中购得古钱1公斤左右,据讲他是在1987年秋后挖深渔塘时得到的。这批钱数量虽不多,品种却十分丰富,内有半两、五铢、莽钱、刘备五铢、定平一百以及孝建四铢等多种南朝刘来时期的货币。从这批古钱中还挑选出四枚“大明四铢”钱,其中有两枚是传形的。南朝萧梁时期的钱币学家顾所著的《钱谱》也未提到“大明四铢”。本文拟就大明四铢作些分析和探讨。一、“大明四铢”钱浅析四枚钱币有关数据和特征记录如下。(1)大明四铢(图1):重2,06克,外径2.15,穿孔0.9,外郭厚0.15厘米,钱币上边缘破损,背下方错位。(2)大明四铢(传形)(图2):重1.11克,外径2.1,穿孔0,83,外郭厚0.11厘米。背文“四”在上,“铢”在下。钱面上方错位严重,穿孔有几处因热造成的裂纹,内、外郭处多飞边,清理加工差。(3)大明四铢(图3):重2.02克,外径2.24,穿孔0.89,外郭平均厚0.1厘米。钱面右上飞边,左上角有浇铸不足形成的空洞;钱背左下错位严重。(4)大明四铢(传形)(图4):钱的面、背文字形式同图2。重1.25克,外径2.05,穿孔0.89,外郭厚0.0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给大家介绍一枚铸工精湛的清代花钱(见拓图),此钱材质为黄铜,钱径38毫米。该钱正面图案是穿上有一门阙,借钱孔为龙门,云水之间有两条鲤鱼腾起而跳过龙门,则鱼化龙;钱的背面为二龙戏珠。笔者查阅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钱公保才旦(1904~1957)官名钱维成,男,藏族,生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他生来个头不大,但身体健壮,墩墩实实的,所以,不少人也叫他“墩墩汉”,说是外号,但听起来并不那么刺耳,反映出他的形象,不管人们怎么称呼,他从不在乎。他生在乐都县峰堆乡上帐房村的农民家庭。从幼年时就开始放牧牛羊,从小就爱好弓箭、石包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凸缘钱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钱币的形制,既十分复杂,又丰富多彩。就其外缘的形状而言,有细缘钱、阔缘钱、重轮钱、斜缘钱、花缘(边)钱、平缘钱(常品)以及凸缘钱等等多种形制,它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钱币丰富的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正是我国钱币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说钱     
“钱”原来是铲形农具名.因货币产生以前物物交换时常以农具为交换对象.故农具逐渐演进为货币之一。后来铸造模仿农具“钱”的铸币.“钱”也成了货币的通称。以后货币的形式有了改变,但称货币为“钱”的习惯则长期保留。现在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里的“钱”已不是指铜钱、银钱,而是指当今的货币——纸币了。  相似文献   

16.
吴简中的行钱指质次的流通之钱,具钱指形制完好、分量充足的钱。行钱使用主要与实物发生关系,或用在政府支出方面;具钱则是缴纳货币之征的各种货币,以及统计收入之用。而这有折算关系,但具钱的价值始终高于行钱。吴简中具钱、行钱并行现象的出现是东汉中后期币制混乱所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初,宝伊局始铸当百大钱,但只三个多月便决定收回改铸,旋又废而不弃,改为当十六继续使用。由于实际使用时间长,加之此后民间初铸轻薄劣钱混充其中.因之造成今天咸丰宝伊局当百大钱存世相对较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见到的一批綖环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去年春上,在沈阳南湖市场偶遇一小袋同坑出土的(纟延)环钱,生坑绿锈,保存完好,经清洗共456枚。具体分类如下:四铢半两(纟延)环钱2枚(图1);西汉至东汉时期的五铢(纟延)环钱435枚(图2、图3、图4),其中传形五铢1枚(图5),四出五铢1枚(图6),剪凿半成品五铢(纟延)环钱2枚(图7);  相似文献   

19.
咸丰年间内乱迭起,币政不清,新疆各局效法内地赶铸大钱。迪化(乌鲁木齐)于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设宝迪铸钱局,仓促开铸当八、当十大钱。据庚福奏文记载:“当八钱重一钱六分,当十钱重二钱。”宝迪局铸当八钱是一种很特殊的体制,其原因是当地以钱八百文为银一两,钱八分为银一分,故因地制宜,铸当八大钱。有红铜、黄铜、青铜三种材质。这种当八钱和一种同时铸造的小形当十钱在大小形制上都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20.
江西南丰宋塔地宫出土助钱银牌及辽千秋万岁钱1986年秋,江西南丰南岱山清理宋宝岩塔,在地宫内出土古钱700余斤计8万枚,内出建塔助线牌1枚、辽千秋万岁钱1枚。这批钱现藏县文博所。助钱牌银质,长10.2、宽2.5厘米,重28克。钱牌四周环觅0.3厘米阳纹边框,铭文阴刻竖排为“助钱二贯塔(后三字不请)”八字。助钱银牌应专为集资建塔所铸(如拓)。辽千秋万岁钱铜质,径2.8、穿0.7、厚0.1厘米,重12克,面钱文旋读,背似为对称龙凤纹。这批古钱下限为北宋嘉(1056—1063年,辽清宁)年间。(《抚州金融·钱币专辑》1992年花兴如)江西南丰宋塔地宫出土助钱银牌及辽千秋万岁钱@花兴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