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约恩·吕森以一名德国学者的视角 ,通过研究康德的短文《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把康德关于世界史和理性的概念应用于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中 ,试图通过构建全人类的共同历史 ,依靠理性的力量来解决文化差异及个性冲突等全球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太军 《沧桑》2009,(1):133-134
本文旨在梳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的廉价政府理论脉络并对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审视。笔者认为西方自由主义廉价政府理论彰显了自由主义者倡导的理性和逻辑对政府构建理论的要求,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对政府构建的影响。由于这两个异质性方面的角力,资本主义社会构建廉价政府的前途晦暗不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具体分析,得出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陈翔 《江汉考古》2020,(1):81-87
西司马墓地中部偏西的82座墓葬,从出土器物、葬制葬俗来看,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最早可到武王时期,最晚不出成王时期,墓主应是殷遗民。其中西向墓和南向墓应分属两族,二者在墓葬形态和财富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西司马殷遗民墓地很可能就是武王时期迁徙殷遗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珍 《史学月刊》2004,(9):13-15
民族融合,是多年来史学界常用的概念,无须多说。这里所谓民族史观,简单地说,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具体地说,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司马谈为西汉前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他之于《史记》有发凡起例之功,对《史记》的五种体例都有成文论作。其中《论六家要指》一文,是中国学术史和史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了司马谈的学术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司马谈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史记》能成为千古不朽之作,是与司马谈的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弓磊 《沧桑》2008,(3):145-146
孟子把"生民以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变规律总结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种历史观不只是简单的历史循环论思想,还包含着孟子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状况的深入思索和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仔细分析,其合理成分应予以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8.
吉彦波 《攀登》2006,25(2):104-107
所谓创新史观,就是用创新的观点去判断历史进步的动力,分析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评价推动历史进步合力中的核心力量、主导力量,进而倡导创新、激励创新、推动创新,以引导社会更快更好更节省更顺利更稳定更和谐地发展。创新史观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理论,近二十年来正在成为学术热点,“全球化”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观念。对此,史学界应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学者们在全球化定义、起源、性质和影响等方面都有歧义,但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在密切,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化”作为一种过程,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与史学中的经纬坐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其影响是多元的,对它的认识也应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其中史学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期刊发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并非代表编辑部的观点,依然是文责自负,意在推动与全球化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李维以其巨著《建城以来史》闻名于世,此书始于罗马建城,终于奥古斯都时期。共和国后期,大规模的领土扩张致使罗马社会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罗马传统的道德风尚出现了明显衰退现象。道德是史学家诠释罗马历史的重要因素。李维将罗马过去的胜利和强大归因于罗马的传统美德,因而他以道德为主线构建罗马历史。他爱国主义和道德教化的著史动机使他致力于赞颂罗马先民的英雄业绩,激发读者的爱国热忱,劝诫罗马人避恶扬善。  相似文献   

11.
黄丹萍 《黑龙江史志》2014,(22):130-131
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引导大学生能够辩证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潮,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树立正确地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新政是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的分水岭。古典自由主义提倡天赋人权,自由竞争、言论自由。而罗斯福新政从政府干预和国家救济两个方面改变了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从而开创了现代自由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民间的普通民众虽然直至晚清都几乎被完全剥夺了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但他们对历史仍然十分爱好,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非常崇敬,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汲取也比较深刻,并以特有的方式表明他们对历史的总的看法,回答了历史发展演变、社会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良渚文明兴衰的生态史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杰 《东南文化》2005,(5):33-40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为讨论良渚文化的衰亡开拓了新的思路。然而,环境论者在表述论点时,常常会片面地强调外界环境变化对文化发展影响,显得过于机械化和简单化。从地理学和考古学的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地阐述了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史观是研究良渚文明兴衰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良渚文化系统动态分析,认为良渚文明的兴衰是其系统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良渚文化的衰亡是因为人地关系紧张,造成了系统的紊乱。  相似文献   

15.
举辇司马     
孙正军《也说(隋书)所记梁代印绶冠服制度的史源问题》(《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认为《隋书》所载梁制实以《宋书》为基础。其中引到《隋书.礼仪志六》有“舆辇、迹禽、前驱、由基、强弩司马”,对应的《宋书.礼志五》作“举辇”司马,《通典.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引文亦作“擧辇”。  相似文献   

16.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张承奉取代索勋,成为归义军之首脑。张承奉掌权之初,以长史和司马身份执掌归义军政权者当为张承奉和李弘愿。虽然李氏兄弟在归义军中曾占据要津,但张承奉却以长史身份领节度留后,而号称司马的李弘愿在名义上处于辅佐地位。所以,此时应是张、李二家共管归义军,而并非李氏兄弟借长史和司马之名独揽大权。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对中西文化调和的态度,使五四时期的梁启超似乎成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其实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梁启超与晚清民初时的梁启超无论是从思想的内容还是从思想的走向来说都是一致的,梁后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其最初的自由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正是其最初对于自由主义的理解决定了其晚期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本文是第一次从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思想方面来探讨梁的激进与保守与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其在中国的传播和讨论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对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加以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为我所用,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施泽东 《丝绸之路》2010,(10):87-89
本文以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基本脉络为基础,从理论、政策实践、意识形态及国民生活四个层面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同时,对新自由主义曾经的价值与意义、走出“主义”的迷雾及扭转以新自由主义为取向的政策实践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最初是由西人进行的。1830年代,西人中的对华激进派通过对清朝排外政策及其弊害的强调,为武力侵华政策提供正当性证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中西关系史的建构。西人这种政策论辩还导向对国际法与自然法、中西文明地位与价值的论述,同时鸦片问题也触及道德层面的思考,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西人对鸦片战争及其意义的阐释。与此相联系,他们将相关论述延伸到对清代社会形态与中国历史分期等问题的讨论,并以进步史观为依托,形成对中国历史未来走向的认识,中国近代早期以清朝"自强新政"为中心的变动在此种观念背景下得到评论与书写。上述论点与史观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逐渐沉淀为具有较长远影响的早期中国近代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