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先后在福建、江苏任地方官。他办事干练,诛奸抑暴,无论贫富,秉公断狱,被誉称"闽吏第一"。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调任台湾知县。在台五年(1819至1823)政绩卓著,受到当地官员和百姓的衷心爱戴,"所至士民好之"。特别是他率领台湾军民浴血抗击英  相似文献   

2.
佚名 《文史月刊》2011,(4):75-75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贪官和奸吏相勾结,合伙贪污的"郭桓案"。  相似文献   

3.
正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公元前403年,魏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立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他的著作《法  相似文献   

4.
正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公元前403年,魏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并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他的著作《法经》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中。  相似文献   

5.
1888年12月,朱其懿任湖南沅州知府,他认为:"知府为表率之官,首严察吏;郡属当边陲之地,尤重安民"。在沅州知府任上的所作所为,他紧紧抓住"严察吏"这个根本,实现"重安民"的目标。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恩威并济以治吏,教养兼施以安民,以身作则不搞排场,从严治吏奖惩分明,多措并举醇化民风,力图一方吏治的清明高效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一方社会的全面发展尽力创造适合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杨绍和是海源阁藏书楼的第二代主人,咸丰十一年(1861),面对外任机会他却"不欲外吏",再三请辞并终生不曾外任。对于其中原因,现存史料主要着眼在雅不欲外吏、父未葬、母已老等方面上。但事实上,杨绍和"不欲外吏"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守先人基业,进行整理并编订书目,对海源阁藏书楼的发展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黎虎 《史学月刊》2007,(3):19-27
"吏户"论所指的"吏"是行政系统的"吏",但是在具体论证时,却常常以军事系统的"军吏"——如"将吏"、"吏士"、"吏兵"、"武射吏"、"武吏"、"文武吏"等有关资料作为证据,这不仅将行政系统之"吏"与军事系统之"吏"乃至士兵混为一谈,而且根据这种资料所作出的论断就很难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一般以官修《二十五吏》为正史。这些史书的修纂者,大抵都秉承“以仁为体,以礼为用”,“代圣贤立言,为治国立道”的宗旨,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佛家和道家理念为补充,记叙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宣传宗法制度与社会圣君的仁治、忠臣贤吏的仁政德行。记录暴君酷吏、谗臣奸宦的恶行劣迹,等等,可谓泾渭分明,皂白清楚。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肃奸运动陆续展开,青岛却格外"沉寂",大量汉奸逍遥法外。1946年8月,国民政府通令裁撤伪员。青岛"民间"对此意外地热烈呼应,抗战同志肃奸团等组织在9天内发起两次大规模的肃奸请愿游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青岛肃奸运动中有明显的"运动"肃奸痕迹,地方权争在背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葛覃领导的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积极鼓动请愿,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则予以鼎力支持,给市长李先良造成极大的压力,青岛市政府被迫在短期内裁撤伪员。但这一举动并没有达到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的目的,反而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运转。  相似文献   

10.
荆公《兼并诗》云: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礼义日以媮,圣经久烟埃,法尚有存者,俗言时所咍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才,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为打破日本侵略者通过汉奸实施"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侵华战争政策,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都制定了相应的惩奸法律和政策,开展肃奸工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分别在国统区和解放区调查汉奸罪行,逮捕和审判汉奸,以维护国家纲纪,伸张民族正义。但是,中国学界关于抗战时期国共肃奸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肃奸工作,相对忽视了国民党方面的肃奸活动;而对抗战胜利后的惩处汉奸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民党方面的汉奸逮捕与审判,相对忽略了中共方面的惩奸工作。故而,今后需要平衡国共双方战时肃奸、战后惩奸研究内容,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不断挖掘新史料,进一步关注基层汉奸、乡村汉奸、中小汉奸的个案研究,推动惩处汉奸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句读商榷1.《史记·五宗世家》(中华书局1959第一版、1975年北京第七次印刷本,下同): 天子遣大行骞验王后及问王勃,请逮勃所与奸诸证左,王又匿之。吏求捕勃大急,使人致击笞掠,擅出汉所疑囚者。(2103页)  相似文献   

13.
宋代熙宁年间,着力通过市易法、募役法等解决国家的财政收入问题,进而在国家行政体系的改革中推行增加吏禄、以重法治赃的"重禄法"(亦称"仓法",因首先推行自仓吏)。而市易法的收入是"重禄"的直接经济来源。实行"重禄法"以治吏惩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吏的卖法弄权。由于熙宁改革的破产,重禄法难以广泛推行,并在元祐初年被名义上废止,但其以"重禄人"的形式至少推延至南宋绍兴年间;吏之有禄成为行政惯例,延续到南宋。重典治吏的思想则贯穿于宋王朝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正明代官员田汝成在著述《西湖游览志余》时咬牙切齿地写道:"《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万端,坏人心术。说者谓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他因为恨《水浒传》坏人心术,继而诅咒作者施耐庵"子孙三代皆哑",真是恨到骨头里去了。到了清代,这种思想依然延续。晚清思想家王韬在《水浒传序》中说,这是一部"奸盗诈伪之书","固可拉杂摧烧也。世传报应之说,圣叹及身被祸,耐庵三世喑哑"。还是田汝成  相似文献   

15.
清代法律在对侵害妇女罪行的拟罪中将"犯奸妇女"与"良家妇女"区别开来,侵犯"犯奸妇女"罪量刑低于侵犯"良家妇女"。这一原则可追溯到明末王肯堂之《王仪部先生笺释》,顺治初年修律时采用,乾隆年间已应用于实际的案件审拟中,嘉庆时经刑部确认奏准皇帝后列入条例。其后十数年间,又形成强奸及因奸致死和抢夺犯奸妇女罪量刑的系列相关条例。分析现存的清代强奸、抢夺、买卖妇女案例可知,妇女在被侵犯前是否失贞是清代司法实践中渐趋郑重的量刑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提起严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李林甫,想起秦桧,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奸臣,而且"奸"得出了名。中国历史上小人数不胜数,但奸臣就比较罕见。审诸唐宋元明四代,堪称"名奸"的,唐代只有李林甫一个。宋代多一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他是奸僧和阴谋家,有人说他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不论如何,作为一位精于权谋的高僧,他影响了明朝初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简牍所见秦汉县属吏设置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代县属吏的设置非常复杂,而且各自行政职责不很明确。张家山汉简显示汉初县下有秩吏有二百五十石到百廿石的秩级。汉初以降,县属吏的秩等进行了大调整,有秩固着于百石,数目也大大减少。从秦至汉,县属吏的设置体现出逐渐制度化、科层化的发展趋势。汉初县廷中存在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制度辟署的属吏;另一部分是县令长自行招聘来的宾客,他们是县令长的私吏,公私吏的划分不很清晰。西汉中期以后,私吏消失,制度上明确了分曹执事,员吏明确分为纲纪、门下和诸曹掾史。但尹湾汉简中可以明确地看到编制之外的"赢员",这可能是汉初私吏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因此,在整个两汉时期,县廷中一直并存着公私不同的吏员。同时,秦汉县主官的亲近吏乃因人而异,当时不存在将"门下五吏"定为亲近吏的惯例。另外,汉代的因事设员也使得大部分县只设置了需要的属吏,在小县还有一身兼数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新地吏"是指秦统一战争中新占领地区的官吏。从秦原有统辖地区选派新地吏是秦利用固有官吏进行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制度,既有稳定地方的积极一面,也有造成官民矛盾的消极一面。随着新地政权的巩固,推测此类新地吏将逐渐减少,选用本地人为吏则相应增多。秦虽高度重视对新地的统治,但过多的编制和严格的任命规定,往往使新地出现"缺吏"现象。为统一官吏的思想观念,也为了弥补吏员数量的不足,"为吏之道"等训吏教材从道德修养方面对官吏提出要求。但实际上,律令的执行情况才是衡量官吏品德的根本标准。一旦律令贯彻不利,就有可能导致法治的反复强化,进而衍生出暴政。这在秦推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有其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秦代新地治理关乎国家安定,针对新地吏的管理尤显重要。从里耶秦简"日备归"入手分析,秦代新地吏管理实行任期政策,期满免职归家("日备归")。一般而言,秦代新地吏任期有二年、四年等,若任期内违法,可加罚延长任期。由于新地吏身份特殊,其在职违法可适用通用法与特定法分别处罚。新地吏期满免归,须上报郡守府才可执行,相关官吏应及时安排吏员补上空出职位,主管补吏工作的机构是郡尉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