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清毅 《浙江方志》2001,(3):75-77,85
董黯字叔达,东汉时人,据传是董仲舒的六世孙。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章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  相似文献   

2.
惠永红 《炎黄春秋》2005,(12):65-66
我和七叔初次见面是在1957年初夏。七叔 当时任湖南省委常务书记,我上初中时,七叔回 老家,两辆车停在院里未见七叔,不一会儿,庄头 有人喊“七爹回来了!”我们跑到庄头一看,七叔 骑着自行车,身穿白褂子、灰裤子、黑布鞋,飞快 到了家院,全庄老小都来看望七叔……我母亲在 做饭,正在烧火,七叔见了我母亲叫:“二嫂,你 给我烧个稖头吃吃。”我去园里掰稖头,回来用 铁棍插上,放到锅底下烧。不一会儿七叔过来将 烧熟的稖头取出来,用手合起来拍拍灰,把两个 稖头都吃了。我们小孩,在院内看汽车,一辆中吉 普,车上挂着卡宾枪、手枪等武器,是江苏省公安 厅护送来家的。另有一辆轿车停  相似文献   

3.
徐传武 《文献》1998,(3):207-209
汉代人贾谊在<新书·春秋>中说:"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母亲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人刘义庆之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德行>载有人劝庾亮卖掉被认为是害人的"的卢马",庾曰:"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相似文献   

4.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08,(10):12-12
当耶稣诞生时历史上确有耶稣其人。大约公元前7到2年间,一个名叫耶叔亚的男孩,出生在巴勒斯坦的拿撒勒,是一名木匠的儿子。但希腊哲学家凯尔索斯称耶稣是其母亲  相似文献   

5.
"孝感"素以"孝道昌盛"而得名。过去,关于"孝感"之名的由来,多以为因西汉孝子董永曾"流寓孝感"之故。然据较早的文献如南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引《图经》则以为"因孝子董黯立名也"故"孝感"之得名,可能并非独因董永一人之故。通过结合传世文献与近世出土的汉魏墓葬孝子图中关于董永与董黯之材料,发现在汉魏时期曾流传另有一位因"怨亲之辱,白日报仇",取仇首祭母,因而被皇帝封赐的孝子——董黯。然由于"董黯"与"董永"皆为"董孝子",故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二位董孝子的传说可能即已产生了相混的现象。到了唐代以后,一方面由于董永的传说更富于传奇性,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唐代以后,由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再容许血亲复仇的行为存在,致这位杀仇祭母的"董孝子",逐渐被"孝感动天"的董永这类更具正面形象的"董孝子"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下乡插队     
1975年9月的一天,清徐县城关公社北营大队。大队部门外,母亲把我带到分管知青的政工书记振乾叔面前,振乾叔瞥了一眼我随身携带的行李卷和网袋里的生活日用品,最后紧紧盯着我瘦小的身材,脸上露出了无奈而不屑的神情,嘴里发着牢骚:“这么小,能干啥!”  相似文献   

7.
《春秋》称"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解释说是在谴责郑庄公没有尽到作为兄长的责任,甚至是故意养成母弟共叔段的罪恶,从而达到驱逐共叔段的目的,从道德上做了一个评价,但并没有揭示出庄公如此作为的背景及根本原因之所在。通过研究发现,春秋初年母氏(母亲及其家族)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关系到国君之位的稳定与否,影响力非常之大。郑庄公所面对的母氏势力尤其强大,他对共叔段所采取的斗争策略是在与母氏力量的对抗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春秋初年政治斗争的态势,而《左传》的批评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左权,原名左纪权,乳名自林,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父亲左兆新,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民,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维持一家生活.母亲张氏,是位克勤克俭、正直宽厚的农妇.左权受母亲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舞台上有一个重要的幕后人物赵凤昌,在近年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著作中已很少提及。赵凤昌是江苏常州人,系我外祖父赵映沅(1851—1934年)的族弟,故与我外祖父家几代人有来往。我幼年就听母亲赵奂辰叫他“四叔叔”,有一年族人间有人忽然惊慌地告诉我母亲:“‘洋行’里的  相似文献   

10.
叔虞和圣母水神,是晋祠早期祭祀的对象。不过在宋代以前的官方看来,前者才是祭祀的主神。自宋代以来,由于太原成为边塞重镇,农业开发与水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祭祀圣母水神逐渐超越了祭祀叔虞,且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尽管此后历代士大夫多有对晋祠祭祀进行"礼俗辩证",但由于圣母为民间普遍崇奉而香火旺盛,祭祀叔虞则因只有少数士大夫提倡和实践而日渐式微。晋祠祭祀变迁的背后是礼与俗分合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11.
山西太原晋词的根源真是古得很,还是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于普,后人纪念他,才修了晋祠。又为叔虞的母亲"邑姜"建了圣母殿。殿的中央是"邑姜"像,而左右两庑就塑了40多位侍者。殿初建于北宋的天圣年间,重修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而在殿内圣母像的座台背后有墨书元花二年的题记(公元1087年)。这堂雕塑完成于元祜二年当无疑问了。这时正是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范宽、郭熙等等都在此前后活动着,而晋祠又早就是名胜之地。唐太宗亲自写了温泉铭,李太白写了"晋词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相似文献   

12.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是父亲尹之本诞辰100周年、母亲黄华诞辰99周年,此时,我们兄妹4人心中对父母的那份思念如潮水般奔涌!我们的父亲尹之本、母亲黄华都出生于泰兴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的家庭是大革命时期三泰地区共产党创始人沈毅的一个联络点,祖父、叔祖父、大伯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3.
刘勃 《环球人物》2021,(7):104-106
《世说新语》有"容止"一门。这一门,以曹操这个体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的人物开头,但接下来,简直就是美男子的秀场。何晏是第一个亮相的美男子。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晏特别美,尤其是脸色白皙极了。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位母亲讨厌孩子的二叔。因为他常常表现出一些粗野、放肆的行为。所以,她给儿子京明做了详细规定,诸如不准在人前“翘二郎腿”等,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粗野无缘。但是,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周末,孩子的叔伯一起过来做客,二叔正好做出妈妈禁止孩子的事情——他把穿着鞋的脚放到了茶几上。京明马上大声说:“在我们家里,是不准把脚放在桌子上的!”这句话,是母亲常对孩子使用的。二叔听到训斥声,非常生气,但他没有说话。这时,孩子的母亲能够想象到二叔的不快,就转过头对儿子说:“京明,你要规矩点儿,不许对你二叔说那种话!”  相似文献   

15.
哀成叔鼎铭中,"君既安,叀亦弗其■錅获嘉"句应以"叀"字属下读、"嘉"字属上读为断。"嘉"为作器者之名;"叀"释为"主",是嘉对哀成叔的敬称;"君"指康公之后嗣位之君。嘉为哀成叔之家臣而升为公臣者,其作器随葬哀成叔,是希望哀成叔在冥界亦能保持贵族生活的礼仪,以继续侍奉康公。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3,(1)
古代山西地区从西周到春秋时代600余年属于晋国领土。晋国是周王朝重要的同姓诸侯国,其开国君主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成王即位后将叔虞封于唐国,故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从此开始称作晋国。叔虞当时是怎样被封在晋国的?史书上有这样两种神奇而有趣的传说故事:一是说叔虞母怀胎后,天神曾托梦给武王:“我要你生儿子名叫‘虞’,将来作唐国君主。”叔虞降生后,其手纹果然组成个“虞”字。二是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有一次和他弟  相似文献   

17.
叔虞,姬姓,字子余,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据《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因称唐叔虞。………叔虞子燮,是为晋侯。  相似文献   

18.
孔子父母“野合”及《檀弓》真伪考辨张立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  相似文献   

19.
吴越国王钱亻叔墓志考释吴建华吴越国末代之君钱亻叔墓志今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但陈列时被误识为“邓亻叔”之志,致使这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国君”级墓志沉湮至今。为了志文资料的完整及行文之便,笔者先将志文抄录如下:大宋故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  相似文献   

20.
童然星 《古今谈》2006,(2):69-71
陈训慈老人(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人,他大哥陈屺怀,是西湖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前身)首任馆长,当时被称为“宁波四才子之一”;二哥陈布雷,是蒋介石的幕僚长,蒋的众多重要文稿都出自陈布雷之手;夫人阮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虽是旧式婚姻,但伉俪情深,非同一般。陈老192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32年起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达1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浙江省博物馆顾问,并任浙江省政协一至六届委员,直至1991年5月13日去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