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正当中国北方爆发的义和团反帝运动如火如荼之时,远离战火硝烟数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的尽头——敦煌莫高窟,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非常偶然地在一个洞窟甬道的墙壁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废弃的耳窟,其中装满了从公元4—11世纪的古代遗书与物。震惊世界的敦煌遗书由是出世。这个洞窟,后来编为第17窟,就是举世闻名的藏经洞。  相似文献   

2.
李峻 《史学集刊》2003,(3):44-49
战时上海“第三国”势力主要指英美等国掌控的公共租界当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日方总的原则是 ,一切以争取对华战争的胜利为前提 ,在不发生正面的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 ,尽量使英、美、法等第三国保持中立。同时 ,采取多种手段 ,逐渐削弱、排挤英美在上海的势力 ,最后达到其独占的目的。全面占领租界后 ,日方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疯狂侵占英美等国的经济利益 ,努力消除其政治影响。英美终战时 8年 ,虽时有妥协之举 ,但为了其自身的利益 ,为了不轻易放弃在华、尤其是在上海等地的势力和影响 ,未承认日伪上海市政府  相似文献   

3.
4.
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随之而来者,则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复兴,以及理学向原始儒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肖华锋 《史学月刊》2002,(11):54-61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开始从“精英时代”进入“大众时代”。当时的报刊杂志恰当地映照了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主观性的政党报刊转向客观性的独立报刊;廉价又通俗的报刊杂志的兴起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