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 《百年潮》2001,(6):48-52
父亲去世快二年了,在前年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组织上评价我的父亲王亚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的革命家,著名的经济学家。这对我们来说,是给我父亲最高的荣誉。一父亲1910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山青水秀的乡村,年少时就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状  相似文献   

2.
张国男 《纵横》2013,(8):12-17
我的父亲李公朴离开我们已经67年了。作为女儿,我最近一直在整理有关他的资料和文章,回顾他在世仅44年短暂传奇的一生,翻阅他爱读的书,查看他编过和写过的文章。虽然父亲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也从一个女孩子变成了82岁的老太太,但每一次整理这些家庭历史文物,父亲的举手投足、  相似文献   

3.
林爽爽 《百年潮》2020,(3):5-22
父亲在1991年离开了我们,转眼近30年过去了。2020年6月20日是父亲诞辰115周年的日子。我们怀念他,怀念他与无数革命者和志士仁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所做的许许多多有益的事情。父亲一生行为规范、心思缜密,严格遵守党纪,任何时候都是按党的规定和要求办事。缅怀父亲的革命生涯,我心中充满崇敬。  相似文献   

4.
1964年6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员梅含章如往日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有条不紊地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后,习惯性地开始阅读当天的报纸.当他看到《新华日报》上的《红色家谱》专栏刊登的宋振苏撰写的《我们这一家人》时,拿着报纸的双手不住地颤抖.强忍内心的激动,梅含章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立即找到宋振苏的地址,奋笔疾书. 几天后,远在北京炮兵司令部的宋振苏接到了这封信.“……我与您父亲宋绮云过去在白公馆一起坐牢.我出牢时,他送我一篇序文,是他亲笔写的……” 6月30日,梅含章接到宋振苏的回信.宋振苏希望能看看父亲宋绮云的遗墨.  相似文献   

5.
陶恒生 《纵横》2010,(12):21-25
心惊胆战的逃亡之旅 我父亲走的时候跟我们说:“我到香港去。”他那时没有想到会公布密约,不知道高宗武已经把密约拍照下来。他说到香港去再想办法让我们过去。其实他也很茫然,并不知道怎样想办法。他走后,我母亲想带几个孩子也走,就去买船票。  相似文献   

6.
爱使我成熟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给予我一种特殊的爱,他对我没有娇纵、没有溺爱,而是时刻给我以父亲严肃的慈爱、老师似的不厌的教诲、朋友之间的平等。正是这种爱培养了我对待事物的成熟。小时候,父亲就培养我遇事不骄、不躁、不过分喜悦的情绪。他时常拿出一些像“胜不骄,败不馁”这样的话教育我,也教导我遇事要沉着、冷静,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件事。让我记得最深的还是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我被评上了“市级三好”……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是我长这么大最大的一件荣耀的事了。下午放学,我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再也无法掩盖自己内心的喜悦了。我拿着耀眼的证书给父亲看。谁知,父亲只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这只代表过去,证明你过去不错,以后还要更加努力……”只这  相似文献   

7.
正1934年9月,我的父亲郑效峰调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任侦察科长。10月,开始长征。为保障总部的行军安全,父亲率队执行侦察开路任务。1935年1月,在赤水时,右纵队红一军团遭遇川军截击,而率队执行侦察任务的父亲首先与敌相遇。他率队英勇作战,组织部队向敌人发起反冲锋,击退了川军。可是,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被两颗子弹击中左胸,人当场就昏了过去。有人认为他生还希望不大,主张把他  相似文献   

8.
正眨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近三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在我梦里萦绕。打小儿我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与父亲聚少离多,但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影子,促使我把这些碎片儿记忆,一针一线缝补起来,权当对父亲英灵的告慰吧!  相似文献   

9.
云丹 《中国土族》2008,(4):69-70
骑白马的父亲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走向了他想去的地方。雪花飘落,使我内心掩埋依旧的痛苦在落雪的日子,与悄然而落的泪滴相融,随风飘向了父亲远去的地方。在他的身后那一行行的足迹中,我看见了父亲蹒跚的身影在走过时,留下的艰辛与坎坷……  相似文献   

10.
林爽爽  刘畅 《环球人物》2013,(18):48-51
父亲1991年离开我们,转眼20多年过去了。6月20日是父亲的诞辰,在这一天缅怀父亲,心中更加崇敬。我退休前曾任昆明市的副市长,和平年代单纯做行政工作,与父亲在战争年代、经济建设年代所面对的艰辛和挑战简直没法比,因此,更加感到父亲那一代人精神的可贵。从爱国主义到信仰共产主义我的父亲程子华,190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解州县,这里是"武圣人"关羽的故乡。父亲本姓苏,由于他的姨妈没  相似文献   

11.
谁能在我们身上唤起对苦难的理解,谁就能在我们身上唤起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仿佛听自己的父亲与弟兄对答,字字句句,指向自己内心。原来我困惑过的,也被另一个生命困惑过了。原来我挣扎过的,他也照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高庄教授于 1986年4月 12日去 世,走完了他81年的坎坷人生。他青年时期投身革命,解放初期参加了国徽的塑造。此后他因敢于直言而身陷困境,被劳改30余年。他那平凡而又传奇的经历,成了流淌在我心中一首难忘的歌。 父亲带我投奔解放区 1946年秋,父亲应徐悲鸿先生之邀,赴北平国立艺专执教。那时我才6岁,母亲早在生我的时候去世,我是在江西保育院中度过了幼儿时期。父亲路经江西把我领回,从此,我们俩开始了共同的生活。1947年5月末,北平爆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进步师生举行了大…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方纪是一个内心感情非常丰富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文学创作常常是一挥而就,充满激情。他一生刚正不阿,待人热情、真诚、坦率,加之知识渊博,因此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父亲在文化界的朋友不用说了,他从1934年参加北方“左联”起,就与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  相似文献   

15.
1927年至1930年,我父亲毛畅熙曾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冯将军武兼资,他勤奋求实的精神、渊博浩瀚的知识和爱国爱民的思想,深为人民所敬仰。父亲曾经讲过:“焕翁于己于人十分严格。给人以严厉的印象,然而,他内心却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阵子我跟父亲聊天,他说:"闺女,以后我帮你带孩子,你得赶紧把开车学会了,买辆车上班也就不用挨冻了。"父亲退休这五年一直在重复地说着这些话,确实,我都毕业工作五年了,父亲也老了。父亲出生在边境县,从小无父无母,9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常听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那时候,有个放羊的叔叔来家里走动,带回来的半块羊腿就是我们一年的荤腥。  相似文献   

17.
龚正理 《铁军》2024,(1):42-43
<正>01认识开国少将王集成,是43年前的事了。1981年4月,我和姐姐踏上绿皮火车,一路向北,这是从小长到大第一次去北京,那时候的列车开得慢,在车上待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我的父亲刘俊在中央政法干校学习,我们去看望他。他当时任安徽省当涂县公安局党委书记。父亲在北京站接站,之后把我们安排在北京的姑妈家。姑妈在轻工业部工作。第三天上午,我和姐姐坐公交车在军事博物馆站下,来到中央政法干校。父亲宿舍楼前停着一辆白色轿车,穿着军装的司机在等着我们。原来,父亲是要带我们去见一位部队的将军。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北京和平解放50周年的日子里,我更多地想念父亲。父亲苏静当年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秘密进城,与傅作义的代表共同起草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并被授权在协议上签了字。父亲于1997年11月病逝,现在回忆起父亲当年为北京和平解放所做的贡献,联想他生前做的许多事情,更加敬爱他,怀念他。从我记事起,就觉得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对自己过去的革命经历很少提起。每当我听到一些老革命、老红军作报告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时,总是既崇敬又羡慕。我经常想,父亲也是老红军,也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他就没有什么革命…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爱     
那时父亲远在他乡,一年回来探望我们一次。回来时往往是搭乘深夜过路的火车。我就要竖起耳朵听。我们一年到头通信,信里父亲会告诉我他回家的大概日期,此后的日子是在倾听中度过的。因为父亲会从县里的火车站坐着屁股冒烟的突突响的小三轮,乘着浓浓的夜色赶到我们家门口。他提着黑色的行李包,轻手轻脚绕到窗户边——那么多个熄了灯的窗户,他必须准确找到我们家的那个,轻轻地敲玻璃:笃、笃、笃。我听到他叫我的小名:伊莲,伊莲。我就知道父亲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父亲那一跪     
为了挽救儿子,他含屈忍辱,突然双膝跪地。这一跪,改变了儿子的一生……金色九月,清风习习。我终于等来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向父亲飞奔而去,我要给父亲一丝安慰。我那苦心的父亲哟!一年前,父亲那无言的教诲深深地触动了我,是他把我从歧途的边缘拉了回来,是他重新点燃了我那即将熄灭的理想之火。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无情的岁月在他脸上刻满了沧桑。由于母亲长期生病,父亲起早摸黑,就像一头拉磨的驴。母亲病故后,尽管家里一贫如洗,但他还是通过一个在城里的亲戚关系,不惜重金,把我从乡下转到了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在他眼里,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