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兵 《收藏家》2008,(9):76-76
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约有53件,时代涵盖汉、唐、宋、明、清乃至民国以后,其中晚唐“独幽”琴是镇馆之宝。“独幽”琴是李伯仁先生旧藏,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色泽典雅。琴身布有蛇腹断、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梅花断等,琴徽似玉非玉。琴背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  相似文献   

2.
泾县琴鱼茶     
钟穗  邹春玉 《旅游》2015,(5):155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神州茶饮,博大精深。笔者平日嗜茶成瘾,也曾在大江南北饮过不少各具风味的佳茗。但要说到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情趣盎然的琴鱼茶。琴鱼茶,顾名思义就是用琴鱼泡出来的茶。用鱼来泡茶?茶清,鱼腥,这两样东西怎会搅和到一起?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然而,这琴鱼茶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多年前的一个仲春时节,笔者得友人之邀,赴皖南泾县一游。"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泾县位于黄山东北,此处山明水秀,人杰  相似文献   

3.
1990年初,笔者因寻找有关古琴资料,准备参加本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时,在家乡发现一古琴拓片(见照片原件长85厘米,宽27厘米) 这是一件在古琴史上尤其是琴徽初饰琴上颇有价值的资料,因为琴之有徽,肇自何时,向来因资料缺乏,琴家对此尚无定论。《西京杂记》言:“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正好与拓片上相印,其琴上段处刻有“章武元年”(昭烈帝之年号)四字。从拓片纸质及残缺初析,年已久矣。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6,(12)
正故宫博物院藏琴36张,其中宋琴9张。本文根据《故宫古琴》、《蠡测偶录集》的记载,对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琴、"玉壶冰"琴、"玲珑玉"琴、"清籁"琴、"海月清辉"琴、"奔雷"琴和两张"仲尼式"琴,共9张宋琴进行梳理和分析。1.万壑松琴仲尼式,北宋制作。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通长128.6、额宽19、肩宽  相似文献   

5.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一张仲尼式琴,造型古朴,断纹多样。龙池内朱书楷体八字:"绍兴三年马希仁制。"后髹黑漆,在红外摄影下,琴名与篆印显现。琴背项部四字草书琴名:"万壑松风。"龙池与雁足间方形篆印:"御书之宝。"以形制、用材、工艺、断纹、腹款等判断,"万壑松风"琴应为南宋制作。南宋"万壑松风"琴的发现,打破已有定式,证明"马希仁制"琴横跨两宋,并为马希仁的生平增加了一条重要的解注。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就听到关心古琴的人说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张"九霄环佩"琴。据说它是一张有乾隆御题的宋琴,还附有御制琴箱等等。1987年笔者访琴东北,因得见此琴,经仔细观察,初步认为琴上的御题是伪作,乾隆辛酉年装的琴箱也是一件伪品,而琴本身也不是宋琴,它应是一件中唐时期的制作。尔后笔者围绕着上述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找到了一些证据,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看法。因为此文供识者和辽宁省博物馆的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襄樊市博物馆在1977年建馆前后,从襄阳、谷城、枣阳等县收集到几批青铜器(图一),现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作一介绍,供学术界参考。 "天"爵 1件。筒形深腹,三个三角形高尖足,流折处立双柱,腹饰一圈凸弦纹。通高21.5、口径8—14.5、流长6.5厘米。二立柱外面各铸一"(?)"字(图版叁:1),当为作器者族徽。"天"族族徽在商周金文中多见,此器"天"字和"天棘爵"铭文中"天"字相似,时代当在西周初期。"天"族青铜器多出在中原地区,此爵系原襄阳地区文史馆收藏,不知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古代乐器有琴、筝、箜篌、钟、磬、鼓、琵琶、箫、笙、笳等,论问世之早,琴可能是最古老的。而在众乐器中,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所谓"八音(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之中,唯絃为最,而琴为之首"(桓谭《新论》)。而琴之用,则与君王治身治国有关。故古有琴制始于伏羲而成于黄帝、琴音调而天下治之说。蔡邕《琴操》即谓"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桓谭《新论》有谓"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于是始削  相似文献   

9.
一墓多族徽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铜器墓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认为可将一墓多族徽作为晚商时期非商文化分布区的商周分界界标;商文化墓葬及墓地的族徽构成较为"单纯",而西周时期非商文化多族徽墓葬的族徽构成呈现"多而杂"的特征;西周早期多族徽墓葬的分布地域远大于商代晚期的多族徽墓葬,这一现象应是与周初分封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两张“晋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读到嵇康《琴赋))和《世说新语·伤逝》中王徽之的“人琴俱亡”之时,不由得就联想到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张“晋琴”。这两张所谓的晋琴,其一是孙登款的“天籁”,其次是“昇平二年王徽之斲”的那一张。这两张琴可以说都是有名的文物,一张是明清以来被收藏家、金石家所称道的,见于著录的琴;一张  相似文献   

11.
徽说     
安徽与徽州系同嫡出,但不可同日而语。说文解字,"安徽"一词,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妙哉!一个"徽"字,尽撷安徽之要。徽州作古,安徽无徽。但"徽"字毕竟活了下来,悉数安徽的家珍,首推中国的名片黄山,"五岳归来赵焕军  相似文献   

12.
徽说     
赵焕军 《神州》2012,(3S):1-1
<正>安徽与徽州系同嫡出,但不可同日而语。说文解字,"安徽"一词,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妙哉!一个"徽"字,尽撷安徽之要。徽州作古,安徽无徽。但"徽"字毕竟活了下来,悉数安徽的家珍,首推中国的名片黄山,"五岳归来赵焕军  相似文献   

13.
黄冈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归风”古琴,至今保存完好。该琴是解放初从本地雇氏家中收来入藏的。 该琴名“归风”,蕉叶状,七弦。琴身髹满黑漆,除部分剥脱外,余光亮照人,色泽如新。琴长116、宽12.8—16.9厘米,琴面、琴底分别用两块整木运用雕、刨、凿等工艺手法制成,琴身构成狭长形音箱,内空高2.4—3.2厘米,琴面作龟背形,有用圆形蚌片镶嵌的标志泛音位置及音位的十三个徽记。琴额作鹰首状,形象毕真,岳山高出琴面1.5厘米,并残有弦痕(图一)。  相似文献   

14.
王風 《中华文史论丛》2023,(1):197-249+405
就琴史而言,元代後期至明代前期最重要的傳承是“浙操徐門”和“江操劉門”兩支。而尤其“劉門”,資料散碎,極難釐清。本文依托錢福和顧清的兩篇文章建立脈絡,考察劉世賢—劉伯容、劉仲禮—劉克誠—劉鴻、劉參—劉溥、劉淵—劉文瑞六代人,從元初到明嘉靖三百多年間的流徙經歷。將已知史料一一予以時空定位,最大限度還原歷史境況。而就《步虚仙琴譜》編者顧挹江係顧清嫡長孫這一情實,本文考其生平,推斷琴藝應承自劉氏家族,因而該譜實乃“江操劉門”唯一存世琴譜。  相似文献   

15.
在军服上标出徽识,本是先秦时代沿用已久的制度,不过因为没有见到当时的具体形象,情况尚说不清楚。汉代留下的实物资料仍不完备,若干细节仍无从查考,但毕竟出现了一些例子,从而有可能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对汉代军服的徽识问题进行研究。这篇小文就此作一点初步的探索,其不足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教正。《说文·衣部》:"褚,卒也。卒,衣有题识者。"则卒是由于衣上带有徽识而得名。《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郑玄笺:"织,徽织也。……将帅以下衣皆着焉。"徽的正字当作幑。《说文·巾部》:"幑,幑识也,以绛幑帛着于背。……《春秋传》曰:‘扬幑者公徒’;若今救火衣然  相似文献   

16.
徽学作为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国际化的显学。然而,和整体的中国史研究不同,徽学尚无一本被完整地翻译成英文的著作,只有零星几篇论文以英文形式出版,徽学国际化的范畴主要局限在日韩为主的亚洲地区。因此,对当前优秀学术成果进行英译,是扩大徽学国际影响力的必要举措。而在译介工作的初期,以西方受众为导向,选择"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及"中外合作,学者加盟"的译者主体,则更利于促进徽学在西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博物馆藏明人信札中有一开为文徵明写致"琴山先生"的诗札,琴山为何人待考,信札的内容是抄录了一首近作诗歌,以寄存问之念,全文如下:扫地焚香习燕清,萧然一室谢将迎。坐移白日花间影,睡起春禽竹外声。心远不妨人境寂,道深殊觉世缘轻,却怜不及濂溪子,能任窗前草自生。别久耿耿,近作呈上琴山先生教之。徵明具草。古琴奉纳。友人张有怀玉簪二枝,倘足下可用,即收之,  相似文献   

18.
绩溪人素以勤劳朴实、排除困难、负重前行、奋力进取著称,自喻为“绩溪牛”、“徽骆驼”。胡适曾题词“努力做徽骆驼!”给绩溪人颇多激励。在“徽骆驼”精神的熏陶下,绩溪自古以来无论从商的从文的,人才辈出。清乾隆《江南通志》有“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邑小士多,绩溪为最”的记述。在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评论家、翻译家王子野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王子野生于1916年,绩溪县瀛川乡仁里村人。  相似文献   

19.
小荷 《神州》2012,(19):58-61
如果把昆曲比作空谷幽兰,那么扬州清曲则是纯洁芬芳的茉莉花。扬州清曲又称扬州小调、广陵清曲、维扬清曲等,源于元代散曲,继而在明代小曲和扬州小调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的俗曲民歌而成的一种地方曲种。扬州清曲贵在一个"清"字。"清"之于曲调,则表现在旋律清婉流畅,结构清晰严谨。"清"之于演唱,则表现为声清气肃,字清腔纯。"清"之于唱词,则表现为表述清楚,雅俗共赏。除了词清、曲清、  相似文献   

20.
余同元 《安徽史学》2003,(4):101-102,104
李琳琦教授所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一书,既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力作,又是一部垮学科多方位地论述明清徽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一、选择新视角,提出新问题,开拓了徽学研究新领域;二、运用新方法,构建新框架,探索了徽学研究的新途径;三、采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实现了徽学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