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必武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和蔼可亲.深受人民的拥戴。董老是湖北红安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乡音未变,对家乡的人和事一直十分关注,对党外人士和知识分子更是关怀备至。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吾生多难感蹉跎——董必武同志在“五朝”时期的几次险遇》一文中,记叙了董老经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时期、蒋介石篡权时期等“五朝”的革命斗争事迹,赞颂了董老坚贞不渝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赴武汉视察,列车经过济南时,董老情不自禁回忆起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与邓恩铭,挥笔写下《忆王尽美同志》七绝一首:  相似文献   

4.
抢救:浴室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董老煤气中毒了。 1946年7月我到南京梅园新村担任董必武同志的随从警卫员后,正逢蒋介石开伪国大,关死和谈大门,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11月19日撤回延安,留下副团长董老领导代表团继续与敌人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险恶。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两会”召开前夕和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成立进入第五个年头之际,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会长任建新对本刊畅谈了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记者:我们知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老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您认为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任建新:董必武同志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在革命和战斗的一生中,对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6.
吴迪 《文史春秋》2006,(10):64-64
仔细研究董必武同志的言行.不难发现功勋卓的董老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兼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少有的“清官”。他生于1886年,寿至90高龄。自1921年参加革命工作后,无论何时何地,他事事处处都为国家着想,替人民分忧,自觉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们尊敬他、怀念他,不仅仅在于他的功绩,更在于他的廉洁。就在他逝世2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谈及董老,人们还念念不忘那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和中共南京代表团,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后来的国共和谈时期,中共中央派驻的特殊机构。我于1937年8月到南京,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1月底撤退;1946年6月我又到南京,参加中共代表团,次年3月7日和董必武、钱之光等被迫撤回延安。当年在恩来同志和董老的领导下工作,时间虽只是几个月,但紧张的战  相似文献   

8.
这是董必武在旧金山的一份记账单。它长26.7厘米,宽19.2厘米,分为甲、乙两张,竖排,分别用钢笔、铅笔、毛笔记载,它是董老的长子董良羽同志于1985年捐献给董必武纪念馆的。1994年,账单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记账单甲为收入部分,乙为支出部分。收入共有20项内容,支出有33项内容。收入部分有:收延安(周)交美金壹万肆千元整,收渝办美金叁万元整,以及各界人士的捐款记录……合计美金57836元。支出部分有:购新华日报印机美金叁万元,付发行英文小册子五千份1339.8元(《中国解放区实录》)付邮电费美金74.35元……。董老参加联大制宪…  相似文献   

9.
马勇 《文史月刊》2002,(3):25-25
在全国解放战争进人大反攻之际,晋察冀边区与晋冀鲁豫边区连成一片,华北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1948年8月,董必武同志主持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经过这次大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他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当时董老年62岁。10月下旬,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企图偷袭石家庄,华北人民政府机关有计划地转移到阳泉。董必武主席住市委市政府大院。各机关住地分配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今这个时代,"家书"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我们习惯了手机、电话、社交网络,但我们与家人的距离,却并没有比以前更近。而今,读到新近出版的《董必武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7月第1版),能从中体会到"朴诚勇毅"的传世家风,并且深刻理解这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董必武家书》共4辑,分别是董老的"致妻子信""致子女信""致同辈信""致子侄辈信",共收录家书68封,同时附录董必武夫人何连芝家书10封。董必武夫妇育有一女二男,同时抚养教育了多名侄女、侄孙等后辈,书中的多数书信即是董老写给子女和后辈的家书,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11.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这是1960年10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泉州视察时留下的诗句,董老用十个字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作出了形象的描绘。这南北一条街,正是泉州百年来最繁华的中山路。  相似文献   

12.
何世庸  何康  何嘉 《百年潮》2012,(7):34-40
正1946年下半年,蒋介石撕毁重庆"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此时刚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的何康回到南京家里。他感到局势骤然变化,害怕失去党的关系,便冒险去了梅园新村。董老(董必武)看见他,用责备的口气问:"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何康讲了自己的心情,董老向他介绍了形势,说全面内战已经爆发,自己即将撤回延安,叮嘱何康注意隐蔽,在家里等着,会有人和他联系。不久,联系人带何康去见了钱瑛和钱之光。钱瑛告诉他,董老已将他们兄弟三人(何世庸、何世平、何康)的党的关系交给她,随她一同转至中共中央上海局(钱瑛是上海局委员、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1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访问延安是中国和世界新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特别委托周恩来副主席亲自负责这次接待工作,周恩来义不容辞担当起了这项历史的使命。周恩来精心部署接待工作1944年初,外国记者团提出到延安访问的要求,中共南方局常驻重庆的中央代表董必武及重庆办事处向他们表示欢迎。3月9日,周恩来发电报给董老转外国记者团,电文中说道:"我受毛泽东、朱德两同志及中共中央委托,特电你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周恩来同志嘱咐董老:"通知当时驻在重庆的《新华日报》记者龚澎和中共八路军18集团军驻渝办事处交通科长龙飞虎护送记者团到达延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先念无论是在湖北省党政军领导的位子上,还是进京后忙于国事,总是难以忘怀他一往情深的红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一 1953年春,已是湖北省党政军一把手的李先念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张体学陪同,在建国后第一次踏上故土。他们乘坐在吉普车在满是坑洼的公路上慢速前行,李先念对张体学说“全国解放4年了,我一次也没回去过。有人说我把家乡忘了,那是对我有看法,我这是回家还愿啰!”张体学接着说:“红安也是我的故乡,我和你一起还愿!”张体学是河南新县八里贩人,与红安的檀树相毗邻,战争年代在红…  相似文献   

15.
解放初,董必武的南京之行文/司马正午1947年3月7日上午9时,董必武率坚持战斗299天的74名中共驻南京、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乘美军飞机返回延安。董老挥手时对送别人员说:"再见之期,当不在远。"列宁说过:"神话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柯云  丽阳 《文史精华》2010,(7):17-21
彭德怀元帅的故乡在湖南湘潭。戎马倥偬的彭德怀元帅在建国后仅有两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第一次是1958年12月,即"三面红旗""大跃进"的第一年末。第二次是1961年冬,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这两次回故乡,彭总都反复强调实事求是。心怀天下、情系人民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肃然起敬。详情请惠阅《彭德怀回故乡纪实》一文。  相似文献   

17.
"辟地开天功莫与,耕云播雨业无称."这是中国共产党元老之一董必武的自谦之词.董必武(1886-1975)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同年参加同盟会.五四运动时,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后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兴学办报,宣传马列主义思...  相似文献   

18.
田子渝 《百年潮》2011,(7):74-78
1971年8月4日,中共元老、耄耋之年的董必武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接见了几位党史工作者。客人们请董老回忆中共湖北早期组织的情况。这一下子打开了老人记忆的闸门,52年前的人和事像海潮一般,在脑海里翻卷。他缓缓地对客人说:五四运动时,各种思潮都表现出来了,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里,珍藏着董必武同志的一件背心。这是1979年3月5日“八办”纪念馆开馆时获得的一件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20.
李远 《炎黄春秋》2022,(9):60-63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陡然变化,国民党军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行动。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指挥下,主动进攻国民党军驻守的黄安,并大获全胜。黄安战役成为红四方面军组建以来的第一场大捷,瓦解敌军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黄安县更名为红安县。这里曾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23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在革命年代,14万红安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