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做皇帝的天数,根据他复辟帝制的史实进行计算,因起算的日期不同,可有两说:第一说是从他于1915年12月12日承认帝位之日起至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之日止,共102天(即1915年12月分内合20天,1916年1月分合31天,2月分合29天,3月分内合22天);第二说是从他于1916年1月1日改元“洪宪”之日起至取消帝制之日止,共82天。以上两说,均不(忄李)史实,合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一共发表过几次讨袁宣言?现世间流传的解释,多有差谬。特别是对1916年5月发表的《第二次讨袁宣言》,其何以称为“第二次”?许多论著作了错误的阐释。别者不计,单看辞书,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作了如下阐释:“1916年5月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讨伐袁世凯的宣言。以1913年的赣宁之役(二次革命)为第一次讨袁,故称是役为第二次讨袁。……”按这个解释,似乎并无“第一次讨袁宣言”,而仅有第一次讨袁之役;《第二次讨袁宣言》之称为“第二次”,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1859——1916年),原籍河南省项城县,1916年6月6日死于北京。北洋政府遵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嘱,1916年8月24日将其葬在河南省安阳县洹上村(1909年袁世凯被罢黜后所居之地)东北隅之太平庄。墓地距安阳县北门五里许,位于安阳桥北、洹水北岸。群众称之为“袁坟”。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第七号(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即1918年7月出版——笔者注)“中国大事记”一栏中6月15日记载:“内务部呈准前大总统袁公林墓祀典并保管规则  相似文献   

4.
民国四年(1915年)底,袁世凯为实现他的皇帝梦,作了精心策划和各种准备,包括印制钱币。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准备元旦登基。袁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慨,不少省份纷纷独立。1916年3月,在全国一片讨骂声中,他被迫取消帝制,不久气愤交加,吐血而亡。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死于民国五年农历五月初六(1916年6月6日),不少书籍和文章提到袁的死,皆称他系“忧惧而死”。  相似文献   

6.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第二天——10月7日,中央即派以刘西尧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光明日报社,从“四人帮”手里接管了这块舆论宣传阵地。此后不多天,光明日报社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即总编辑)莫艾,因10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梁效”的《永远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9月     
《华夏人文地理》2004,(9):18-19
《新青年》 出版 1915年9月15日,留日归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称《新青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抨击封建主义文化。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相似文献   

8.
江淮侠义军起义,《东方杂志》(第十卷第十一号)把它作为“土匪起事”列入“中国大事记”。后来国民党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时,根据《东方杂志》的记载仍把它作为“土匪起事”系日编入《长编》,并把袁世凯政府派兵镇压江淮侠义军攻下定远事,称为“官军克复定远”。迨1959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事记》(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才为它初次正了名,称为“乡民起义”,但还不够确切。因此,根据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的有关记载,补述一二。江淮侠义军,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安徽合肥、定远等地出现的一支反袁武装力量。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原安徽  相似文献   

9.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09,(12):32-34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袁世凯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他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俯从“民意”,接受帝位,宣布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但他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举国一致的声讨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洪宪帝制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就可耻地破灭了。  相似文献   

10.
咸丰帝“避战求和”质疑苏生文中国近代史著作在提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皇帝对英法侵略者的和战态度时传统的说法是:咸丰八年《天津条约》签订前,咸丰帝“丝毫没有诉诸武力的打算”,“表示不出任何抵抗外敌的决心”,“一心一意只想求和”①在《天津条约》签订至咸...  相似文献   

11.
民警与溥仪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生坎坷。他3岁登基,在位3年后退位,按袁世凯对清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的尊号不变,仍住紫禁城,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又推出溥仪做皇帝,但仅11天就宣布退位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驱除出宫,他只好去天津居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冯祖贻同志所撰的《1913—1916年孙中山与黄兴关系的剖析》(载《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12期)一文,在论证1913年3月“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主张以武力对付袁世凯”,其“革命坚定性”“是黄兴难以比拟的”时,主要引用了孙中山在此事过去两年后写给黄兴的信和10年多后的演说,以及陈其美于1915年春写给黄兴的信,作为依据;而在说黄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主张法律解决”时,却主要引用了黄兴当时发出的《讨袁通电》等,作为自己评说的凭证。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華書局於公元2002年出版了北宋人劉摯(1030—1097)《忠肅集》點校本(附輯佚等),這是現存最完備而精審的本子。其底本爲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惜書中尚有不少被清人竄改之文字未曾改回,也存在一些失校之處,爲使新本更臻完善,兹據頁數、題目、行數的順序試加校正如下:頁6《賀神宗皇帝即位表》,行2—3:“光符歷之在,丕協人神之依。”頁6《元豐八年賀即阼表》,行1:“恭承皇帝陛下祗若遺訓,嗣膺大歷。”頁57《分析第二疏》,行4:“其利也,則下至於歷日,而官自鬻之。”頁179《上政府啓》,行2:“天相炎歷,日太和。”頁214《興龍節疏》,行4:“天保…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史学月刊》第3期发表拙文《续论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问题的“情”与“理”》。(以下简称郑文)1992年,郭世佑先生在《史学月刊》第1期发表质疑文章《“情”与“理”不宜作为评价中国近代史的价值标准(《续论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问题的“情”与“理”》一文质疑)》(以下简称郭文)。郭文洋洋万言,其质疑之具体、细致、不厌其烦、不惜笔墨之功实令人感佩。笔者从中获益匪浅。历史问题,有不同评价、不同见解,这是不足为奇的。史学工作者都在力求恢复历史原貌,力求客观评价历史、说明历史。如果史学界出现郭先生所期望的,思路都如郭先生那样的“一致性”,那才是不可思议的。本来,对郭文所持的不同学术观点,可以置而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函     
《文史精华》编辑部: 近阅贵刊《陈独秀与蔡元培》(载1998年第6期,作者张家康)一文,似有两处于史实不合,分述如下: (1)“1916年9月,蔡元培由法国回到北京”(12页)。查周天度先生《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97年第2次印刷),对此有所记述。9月1日(指1916年),蔡元培接到范源濂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促其早日启程回国的电报后,和吴玉章一道,于10月2日由马赛乘轮返国,11月8日抵上海。  相似文献   

16.
1992年9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与《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就“民国时期的历史地位”进行座谈讨论,所内外近30位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中华民国史》主编李新认为,民国史很重要,不仅从中国历史看如此,从世界历史看也是如此,因为二十世纪本身就是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17.
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仿《广西通志》例,纂修《广东通志》(以下简称“阮志”)三百三十四卷,于道光五年(1825)成书。90年以后,即民国5年(1916)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与梁鼎芬等主持修通志(以下简称“朱志”),但因时局动荡而中辍。民国21年(1932),邹鲁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兼广东通志馆馆长,  相似文献   

18.
杨度,湖南湘潭人。生于1874年,1931年在上海病逝。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他一生的经历十分曲折,几经浮沉,最后转向革命,投人中国共产党的怀抱。从他的几则联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从保皇党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辛亥革命后,杨度曾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参政院参政。1915年著《君宪救国论》一文,为袁世凯恢复帝制摇旗呐喊,并为首组织筹安会,极力主张恢复帝制。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恢复帝制。在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中,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死去。临死时袁世凯大声叫…  相似文献   

19.
“八十三天皇帝梦,五十七岁窃国贼”,说的是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袁世凯。他出身官宦、考,不上秀才,练过新军、当过总理大臣乃至大总统、皇帝。这样一位既革命又复辟的人物,其死后的陵墓,也颇多异样,从中既可见此人之复杂矛盾,又足证近代史之诡异多艰。  相似文献   

20.
正《近代史研究》网络投稿采编平台已从2016年1月1日起启用,凡给本刊投稿的作者,请登录平台,根据提示实名注册、投稿。投稿采编平台使用步骤如下:(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www.jdsyj.org)后进入《近代史研究》投稿采编平台。(2)在平台页面的左栏点击“作者投稿”,进入后点击“注册”进行实名注册。(3)注册结束后在登录框内填入注册过的用户名、作者姓名或电子邮箱,输入密码,点击“登陆”即可进入。(4)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