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世乐 《文史博览》2005,(12):15-18
朱光潜(1987-1988),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在美学领域,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和《西方美学史》等。  相似文献   

2.
杨明臣 《百年潮》2007,(6):80-80
杨明臣 1955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及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丰台区书协副主席,北京国艺轩书画院艺术指导。其作品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中国艺术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或作专题介绍,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作小楷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3.
我省民俗学家刘志先生,继《广东民俗大观》之后,又一部历史之作《广州民俗》,于今年二月在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国名民俗学泰斗钟敬教授特为该书庄重地题了词:“只有诚恳地关心自己乡土化的人,才能成为她的真正的爱护!”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郑和研究》编委、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书海出版社2004.3版)问世以来,受到陈炎、姜永仁、段立生、任福康、陈显泗等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是“上乘之作”.李元庆(山西省社科院)认为是“我国中外文化交流史学术领域填补空白工作.”《中国新闻出版报》、《新华书目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08,(1):1-1
邓维东,笔名欧阳恒山,湖南郴州人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展览,许多作品获国家级奖,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美苑》、《美术观察》等国家核心刊物曾出版过各种画册和专著.其艺术成就在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中国书画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曾受邀赴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办展、讲学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各类关术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6.
孔门四科     
《文史月刊》2013,(9):45-45
孔子当年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知识学问。当年孔子以《诗》、《书》、《易》、《礼》、《春秋》等书作为教科书,教授弟子政治、哲学、历史、文艺方面的知识。“行”即指身体力行之意,孔子要求弟子们将他所传授的学问道德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并增长学问。因为孔子教学的核心是做人,因此孔子特别强调“行”的作用,认为学问只有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才是真正的学问。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  相似文献   

7.
《钟山风雨》2014,(6):F0003-F0003
顾光明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理事。作品《菩提子》、《天七面》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大吉祥》被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收藏,出版《顾光明花鸟画集》。作品在《美术》、《国画家》、《美术观点》、《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中国决策参考报》、《中国书画报》、《书画艺术》、《艺术百家》等刊物发表。  相似文献   

8.
本刊为反映晋籍院士的成就,特开辟《桑梓英才·院士自述》栏目,以此 人们学科学、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赵国藩先生,1924年12月29日生,山西汾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土建学院教授、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科委攀登计划——工程技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重大土木及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 专家委员会委员、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理事、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名誉委员、辽宁省组合材料学会理事长等十多个学术职务。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26所院校的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曾任《土木工程学报》、《水利学报》编委,现任《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港口工程》等五种刊物的编委。曾先后20多次应邀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主席团成员、分组会主席、委员等职务,《国际水泥与混凝土制品》杂志编委,《亚洲混凝土模式规范》研究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常委。参加了国际桥梁及结构。程学会(IABS)等国际学术组织,应邀14次赴瑞士、日本、捷克、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大学讲学。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混凝土断裂力学、结构可靠度理  相似文献   

9.
《民俗研究》2021,(2):97-10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的编辑与出版又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实践。中山大学《民俗》周刊承继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对民众文化的关注,明确了办刊宗旨,初步确定了民俗学学科定位,在当时极其困难的办刊环境下,培养了一大批民俗学者和民间文化热爱者,影响并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民俗研究活动。《民俗》周刊刊发的文章既有珍贵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有民俗学问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民俗》周刊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宣传等方面展示了早期民俗学发展状况,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丁聪,今年80多岁了。30年代初就开始漫画创作,在上海、香港编辑电影画报及《良友》、《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起曾担任《北京人》、《升官图》等舞台美术设计。1946年后任《清明》、《入世间》文艺杂志主编、《人民画报》副主编,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刚过花甲之年的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余恕诚可算是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了。他先后出版独著、合著9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与刘学锴教授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李商隐诗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83;李商隐卷》等在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之有民俗调查、记录、研究、出版,始于一九二二年在北京大学出《歌谣周刊》,一九二八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出《民俗周刊》,接下去就是在北京辅仁大学的一九四。年出版了《民俗学志》。  相似文献   

13.
作为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新加坡华文文学 (以下简称新华文学 ) ,在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在经历多次起伏、迂回曲折的发展后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域色彩 ,并成为其国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华文学的发展 ,离不开当地报章文艺副刊和文艺期刊的培育 ,它们在传播新华文学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报章副刊 ,更是文学创作者不可或缺的发表园地。新加坡的报章文艺副刊 ,一向都是文坛的重镇 ,而文艺副刊又多集中在以《南洋商报》为首的四家华文日报上。1《南洋商报》刊出的纯文艺副刊有三种 :《新年代》、《星期…  相似文献   

14.
2015年第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本馆馆刊《日本侵华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围绕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近八十年斗争》,并作为该期封面标题文章醒目刊出。这是创刊以来,本刊所发文章第二次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该论文刊发于《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年第4卷,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撰写,文章从梳理战时日本当局对南京大屠杀的...  相似文献   

15.
章介绍了国内名学汤炳正教授早年在学术上的研究及教学情况,特别是在《诗经》、《楚辞》、《红楼梦》等方面的研究颇具成果;同时作追忆了师生情。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国内著名学者汤炳正教授早年在学术上的研究及教学情况 ,特别是在《诗经》、《楚辞》、《红楼梦》等方面的研究颇具成果 ;同时作者追忆了师生情。  相似文献   

17.
文艺民俗是文艺和民俗的交叉和结合,它们的联结在民间语言艺术中,较之专业文学艺术的显现更突出。《格萨尔》的文艺民俗还另有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宗教文艺——巫术艺术的表达方式。不过,其层次已不同于原始巫术。巫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的各种类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1999年6月22日,铁岭市人民政府、河北省曹雪芹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铁岭《红楼梦》文化暨曹雪芹家世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铁岭市龙山宾馆开幕,历时三天。于6月24日闭幕。出席这次研讨会的北京、辽宁、河北、贵州等地的专家学者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蔡义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顾平旦,中国工农民《红楼梦》研究小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原辽宁省红学会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朱眉叔,辽宁大学教授董文成,辽宁省红学会会长、沈阳师范学院教授马国权,中国红学会理事、贵州省《红楼》杂志主编梅玫,辽宁省春风文艺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近代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遗作《西康图经》之《民俗篇》中所节选。任先生1929年首次赴康藏考察,以一年时间遍历康定、丹巴、甘孜、瞻对等今四川省境内藏族自治州的11个县,这在当时那种艰难的条件下是非常不易的。期间先生与一藏族女子结婚,在她的帮助下成书《西康图经》。《民俗篇》出版于1934年10月。本文在编辑中有所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成都等地举行了近几届茅盾文艺奖获奖作家的签名售书活动,轰动一时。其实,第一届的茅盾文艺奖早在60年前,即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就举办了,当年就开始了茅盾文艺奖的征文评选。从108篇征文中评选了甲、乙、丙三个等级的奖共八名。首名为徐疾的《兴文乡疫政即景》短篇小说。由1946年2月28日的《新华日报》和《大公报》率先报道。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值得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评奖情况。这是四川文化史上的一个珍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