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盛垒 《人文地理》2013,28(5):105-116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的区域知识溢出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省区层面的外资R&D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差异。结果显示,我国外资R&D活动不仅对本省存在溢出影响,对邻省亦有重要贡献;东部省区同时受益于其东、中部邻省的外资R&D溢出效应,但中西部省区均只从同一区域且邻近省份的外资R&D活动获益。研究还发现,我国三大区域内部均已结成紧密的省际空间联系,外资R&D双向溢出显著;但东部与中部省区的空间关联度不强,外资R&D呈单向溢出格局;而中部与西部之间目前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割特征,造成彼此之间互无溢出。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丽  王铮  庞丽  李刚强 《人文地理》2006,21(1):72-75
本文从信息化设施和信息产业两方面来认识区域信息化水平,对中国各省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定量估算和综合评价。在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分析了信息化的区域影响。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部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省区信息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正的相关性。文章重点分析了信息化设施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运用相应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分单区域和两区域研究信息化设施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估算结果显示信息化设施溢出的增长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作用机制上,单区域信息化设施的溢出与两区域的情况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霞  王乐娟 《人文地理》2016,31(5):155-160
由于经济环境、技术创新及环境政策等因素,我国区域间环境治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区域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对两者关系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本文以2011-2014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关系以及不同区域间两者关系的表现。研究得出环境绩效有助于提高财务绩效;同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东部地区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大于西部地区,资源大省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显著。研究结论为不同区域条件下政府与企业采取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分别实施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和苏北大发展战略,造成了各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其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和县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在分析了现阶段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立足区域整合的角度,提出加快沿江开发与苏北互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扭转南北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区域政策强度是政府投入影响区域经济格局的政策变量值的大小。区域政策强度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政策自身内容和政策背景属性两类,前者主要考察政策工具体系,后者则主要考察区域政策的影响范围和政策实施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政策强度定量化的指标体系,据此定量考察区域政策强度值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特征。以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实施的区域开放开发政策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经过区域政策强度的定量化分析发现:区域开放开发政策强度具有能级上的差异,不同类型区域政策的强度值变化特征不同,并在时间上呈阶段性和周期性,在空间上由等级梯度向扁平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歌的地理背景与地域特色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歌产生的背景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人们的气质、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造就出不同体裁的民歌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同时地理环境还对民歌的流传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使得民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民歌地理背景与区域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双  曾刚 《人文地理》2016,31(1):116-123
知识溢出的本地化现象揭示了地理边界的限制机理,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也可发生在远距离的空间范围内。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采用扩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探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产生强烈的本地和跨区域的知识溢出效应,地理空间和创新网络在跨区域知识溢出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产学研合作产生的知识溢出不仅局限于区域尺度,也发生在更高的国家尺度;在地理空间的制约影响下,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十分显著且稳定,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衍生溢出机制则不那么明显,其原因可能与空间尺度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和贯彻生态文明战略至关重要,研究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必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溢出视角对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进行检验,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和效应边界。结论如下:(1)观察期内,我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波动上升,效率分布呈“东部>西部>东北>中部”格局,“中部塌陷”特征明显;在考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经济地理距离的情况下,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稳健性表现为溢出效应而非本地效应。(2)绿色经济效应空间异质性明显,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呈中部>东北>东部>西部格局,西部本地和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均显著,中部本地绿色经济效应表现为负向;效应不存在城市群和非城市群边界,均以溢出绿色经济效应为主。(3)绿色经济效应存在地理边界,1300千米后本地绿色经济效应开始逐渐由负转正,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开始衰减。文章为旅游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差异是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当前存在的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差异在空间上的表现,指出 1990年代以来,随着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江的轴线发展为带状,线形结构向菱形结构转变,以苏南沪宁线为主的沿江"一"字型空间结构将逐步向处于形成中的"工"、"Ⅱ"字型转化。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将会推动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罗浩  钟国平 《人文地理》2007,22(1):77-81
本文首先报告了作者对1990!2004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发现广东省内总体区域差距基本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三大地带间差距和珠江三角洲内部差距、第二产业差距和第三产业差距对全省总体差距的影响最大。文章继而详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缓解广东省内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缩小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区域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深圳工业化过程中同全国各省区建立起了资金、技术、市场以及人才(包括劳动力)方面的广泛联系。本文基于外来人口指标,构建了深圳户籍人口迁移模型,并加以测度及分析,从人口迁移角度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深圳同全国各省区经济联系强度与两地的人口规模成正比;其次,与两地的交通距离成反比;第三,深圳与全国的经济联系呈辐射状的圈层结构;第四,外来户籍人口数与两地收入差距相关性不明显。进而分析了形成这种联系格局的其他影响因素,并对深圳加强与全国区域经济联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少沛  庄大昌 《人文地理》2014,29(6):109-116
本文以广东省陆路交通网络为对象,综合利用可达性度量模型对广东省区域可达性进行测算和空间特征分析,并进一步实现广东省省域的等级分区。结果表明,广东区域日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呈现出同心圆分布特征,并具有明显交通网络指向性;但在空间、交通网络结构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潜力可达性表现出多中心圈层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揭示了广东省区域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分异规律,探讨了地理区位和城市发展在可达性空间分异中作用,从而为广东产业布局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位机遇与地区经济发展——以长三角城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子蓉 《人文地理》2007,22(4):95-99
区位机遇是指通过优化空间关系,促进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各种机会。它具有明显时空差异性,是激活区位优势的强大引擎。文中采用2005年长三角城市的经济总量、非农业人口、二、三产业比重、外资总额、地区经济强度等5个指标,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16个城市的综合规模指数。据此,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分成3个层次,并分析了各个层次的区位机遇。最后,文中以高速公路时代和跨海大桥时代为实证研究,辅以湖州、舟山、南通为例作翔实的分析,进一步证实区位机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伊苒  薛德升  王波 《人文地理》2022,37(4):113-121
本文基于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9市政府门户网站,采集标题中含珠江三角洲以及3大都市圈(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的新闻报道数据,并根据新闻主题归类到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和制度4个维度,分析1999—2019年珠三角及3大都市圈一体化在4个维度的动态化进程。研究发现:①区域规划编制促进一体化进程推进。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新闻报道数量受历版区域规划演进的影响;②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维度差异。其中,珠三角一体化一直关注基础设施和制度维度,并呈现对社会维度的转向;3大都市圈一体化则在4个维度不尽相同,反映政府在区域一体化的不同诉求。③不同层级政府对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的关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东省政府更关注珠三角一体化,而各市政府更关注各自都市圈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方远平  曾庆  唐瑶  毛晔 《人文地理》2016,31(6):58-65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利用ESDA分析方法和2000-2012年的数据,对广东省创意阶层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变趋势、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广东省创意阶层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分布较少,与广东省经济格局较为一致,集聚呈现二元结构;在总体空间格局上,区域创意阶层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整体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各地级市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比较微弱,创意阶层高聚集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从创意阶层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看,不同时间段的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总体上,科技是持续显著影响广东省创意阶层空间集聚的因素,其次是社会人文因素和城市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国平  杨洋 《人文地理》2009,24(5):61-65
本文通过完全因素分解法,对陕西省和广东省1997-2006年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各产业能源强度过高是陕西能源强度高于广东的主要因素,而工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是其次要因素。因此,陕西要达到国家提出的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一方面需要运用价格、税收和财政补贴等综合的调控手段推动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以有效的降低各产业部门的能源强度,另一方面应根据陕西的要素禀赋进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