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宣王中兴,内修政事,外攘夷狄的对内对外(少数民族)政策,为后世诸多统治者所袭用。蒋介石征史论今,防止中华民国重演中国历史上的亡国故事,也重提了“安内攘外”政策。国内史著大都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以及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分裂和斗争。在此形势下,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作为他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准则(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第351页.)。蒋介石本人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也回忆说:“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之战,共匪乘机扩大了湘赣闽粤的苏区,……其扰乱范围遍及于湘赣浙闽鄂豫皖七省,人心惊惶,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这时候朝野人士看清了国家面临此两个战事,为了挽救这严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二三十年代提出、执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各个不同角度时专作了具体研究,揭示了这一政策的复杂演变和丰富内涵,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有时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是当时内外交困局面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应付时局的一种复杂无奈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迟青峰 《沧桑》2012,(1):67-69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导致利权严重丧失,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因为在二次北伐与中东路事件中保存实力的张学良对他的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经过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仍有强大的军力。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失去全部军队,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蒋介石完成了削弱异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因应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历史已证明:“剿共”不是抗日的前提.“反蒋”也不是抗日的前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才是抗日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攘外必先安内"是近代统治者面对列强入侵时采取的一贯政策,尤以"9·18"事变到西安事变期间的蒋介石表现最为明显。近闻有学者评论这一政策是弱国面对强国时的无奈和不得已。鉴于此,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一政策略作分析,看实情是否如此?  相似文献   

6.
“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是谁先提出来的?史学界一般认为,这个口号是蒋介石最先提出来的,意思为在日本侵略之际,首要是镇压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叛乱”,然后再全力对外。于是这个口号便一直戴在蒋介石的头上,成为他打内战的“标签”。其实,“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并不是蒋介石提出来的。先于蒋介石提出这个口号的是军阀石友三。  相似文献   

7.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前后至西安事变前南京国民政府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准则与总方针。多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解释与评价存在着原则分歧。台湾学者认为此一方针的执行造就了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并为八年抗战作了充分准备。大陆传统观点认为,此一方针是“只剿共,不抗日”的妥协、投降方针。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够科学。为了正确评价“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有必要对此方针形成过程作一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8.
由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4月13日、14日在杭州召开. 本次会议秉承"以文会友、以老带新"的宗旨,受邀者多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与会代表共30余名,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及日本各高校、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优秀博士生论文获选,共有20篇学术论文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9.
10.
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又名中正。浙江奉化人。190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同年底被派往日本留学。1908年在日本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依附于沪军都督陈其美门下。1913年,蒋介石在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开始接近孙中山,并以"左派"自居,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1923年,他被孙中山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名义派往苏联学习军事。  相似文献   

11.
一 “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是谁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这个口号是蒋介石最先提出来的,目的是在外敌侵略之际,首要目的是消除地方军阀和红军的“叛乱”,然后再全力对外。于是这个著名口号便堂而皇之地戴在蒋介石的头上,成为他打内战的“标签”。 其实,“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并不是蒋介石提出来的。先于蒋介石提出这个口号的是军阀石友三。 石友三,字汉章,原为西北军悍将,是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但其人生性狡诈,反复无常。 1929年4月下旬,蒋冯战争爆发。冯系大将韩复榘因被蒋介石的大洋收买,联…  相似文献   

12.
张炜 《文史博览》2010,(1):28-28
<正>常言道:下棋如打仗。中国象棋寥寥三十二子,却局局不同,变化无穷,深受国人喜爱。在重庆谈判时,周恩来曾妙布奇局大败蒋介石,留下一段佳话。1945年9月,国共双方代表团在重庆举行谈判。一天中午,蒋介石突然约周恩来对弈,蒋介  相似文献   

13.
宇明 《文史月刊》2011,(7):64-65
中国的下级官员在上级面前,一般都乖得象小宝宝,许多时候甚至到了做“螺丝钉”的地步,他们知道违抗上级的命令,事情干得漂亮,不会落下个“好”字;一旦再出现差错,就等于一脚踏进了地狱。  相似文献   

14.
张炜 《湖南文史》2010,(1):28-28
常言道:下棋如打仗。中国象棋寥寥三十二子,却局局不同,变化无穷,深受国人喜爱。在重庆谈判时,周恩来曾妙布奇局大败蒋介石,留下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1887-1975年)在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时间里,都于了些什么,所得恶果已为众所周知。这里,仅就其为世人鲜知的材料,如蒋氏为何是这副德性,为何屡经大难不死的传奇经历,更有去台湾后的作为,现予以客观地叙述。 孙中山为蒋氏“算命” 蒋介石出身盐商富家,却很早丧父,缺乏必要的教养,任其顽劣个性发展。据史载,蒋自幼充当小人王,遇事爱出风头,与人一言不合,即行翻面,极喜逞强,故形成了他我行我素、言行必诈、猜忌多疑、飞扬跋扈的独裁性格。所谓“细伢看小时”是不错的。长大走上社会后,他就搞拉帮结派、混迹…  相似文献   

16.
王丰 《湖南文史》2009,(7):66-67
蒋介石时期的“国宴”,与其说它具有“蒋介石风格”,不如说它具有浓浓的“宋美龄风格”,来得更贴切。据士林官邸服务人员表示,蒋介石到台湾之后,历来操办“国宴”,都委之于台北圆山大饭店,而圆山饭店厨房在举行国宴前一两个礼拜,会以工笔中楷在精美的菜单用纸上,誊写一份菜单,派人呈送到官邸,上面写着恭呈总统暨夫人。蒋介石向来不过问“国宴”菜单琐事,均委由宋美龄全权处理。宋美龄在掌握了外宾饮食习惯后,做最后裁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如此之大,各地有各地的自然风光,各地有各地的文化特色,各地有各地的独特产品。倘是初初接触了,虽有觉得新奇者,但谁也不会感到怪的。惟独这浙江奉化溪口有些格外,乍一看了,真真地会让人生出许多的兴味来。因为,溪口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外,在不少的旅游点  相似文献   

18.
有三个重要因素促使蒋介石急于在1965年发动"反攻大陆"的战争:一、中共研制成功原子弹;二、越战的持续扩大;三、蒋介石担心自己年寿有限,他必须尽早发动反攻战争  相似文献   

19.
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也是蒋介石的忌日。但今年,久眠泉下30多年的蒋介石,却再也盼不来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旧部——迫于民进党当局的压力,台湾军方30多年来首次取消对蒋介石的集体谒陵活动。这是继3月14日凌晨,高雄蒋介石铜像被“大卸八块”后,主张“台独”的  相似文献   

20.
陈长伟 《百年潮》2006,(8):48-53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仓促宣誓继任。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总统。但是,肯尼迪时期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出于种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