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故竹林张君偕配王氏合葬墓志铭是2014年11月新出土的墓志,志文记载了竹林张君的家世、生平、事迹。通过碑文解读及研究,发现和馆藏另外两方墓志有关联,为进一步研究墓志主人家族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关系以及武清明代人口流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代后期瓷塑工艺具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当时福建德化窑、江西景德窑都有出色的作品。这些瓷器塑像具有各种不同的精神形象和表现手法:有单纯简括的、也有精雕细琢的,互有优长。德化窑传说以嘉靖万历年间瓷工何朝宗所制瓷塑最好,传世德化窑瓷像的座垫往往用海水作为装饰,以及其他仿铜器作风的器皿,这与万历景德窑的某些作品相类似,但其表现手法,各有特点。德化窑系白釉,瑩润如玉,素静淡雅。景德窑多用色釉衬托,神采奕  相似文献   

3.
韵味飘逸,形象生动──德化白瓷塑像的工艺特点和鉴定李知宴福建德化白瓷是德化窑系中较早的品种。北宋开始生产,南宋时与同窑的青白瓷都具有较高水平。经过元代的发展到明代生产一种猪油白,又称象牙白的白瓷,在中国白瓷中独具风采。德化白瓷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4.
德化窑是民窑之一,明清时期达到繁荣鼎盛,其中尤其以何朝宗为代表制作的德化白瓷享誉世界,被称为"中国白"。德化瓷器具有质地纯净坚硬,色泽明亮洁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欢迎。德化瓷器外销也有悠久的历史,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做出重要的贡献。福建古志中对德化窑和德化瓷器、德化瓷外销情况、何朝宗等瓷雕艺术家和制瓷工匠对德化窑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均有详细记载,是研究德化窑和德化瓷器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5.
藏品     
《收藏家》2018,(10)
正德化窑白瓷观音像年代:现代尺寸:通高45厘米介绍:德化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称。丁宝书鸭戏图年代:民国  相似文献   

6.
闽南地区釉上彩主要有五彩和粉彩。五彩瓷以平和窑和德化窑最为突出,但总体数量在陶瓷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闽南地区粉彩瓷以德化窑产品为大宗,安溪及华安也有少量发现。其装饰艺术与景德镇彩瓷有不同之处,同时,又受景德镇窑影响,闽南制瓷工匠娴熟地运用各种装饰技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釉上彩瓷纹样和艺术风格,具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并促使制瓷工艺、生产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化古瓷窑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它的产品造型美观,装饰丰富,工艺精湛,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宋元以来远销许多国家。德化古瓷的装饰,有刻花、划花以及刻与划并举的刻划花、印花与刻划花并举的刻印花,有贴花、堆花以及贴花与堆花并举的堆贴花,还有雕塑等技法。明代后期出现了青花装饰,清代得到发展,并烧制了彩瓷。现将一些主要器物的装饰艺术略作叙述,就正于方家。一明代白瓷明代德化窑烧制的白瓷,代表了当时制瓷技术的最高成就。它制作精美,格调高雅,瓷质如脂似玉,白釉润泽莹亮,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 1.印花  相似文献   

8.
<正>宋代以降,德化作为泉州地区最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基地,无论是宋元的青白瓷、影青瓷,明代的白瓷,还是清代、民国时期的青花瓷,都大量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输出商品之一。在品类繁多的德化窑外销瓷中,粉盒占有不小的比重,而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地区不断出土发现的德化窑粉盒来看,粉盒显然是当时备受青睐的一种日用瓷。  相似文献   

9.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宣化。志石保存完整,刻工精湛。志文为明代书法家吴宽所书,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墓志内容记录了明代宣平王朱永及夫人张氏的家族历史,对研究明代宣化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福建闽南地区古代陶瓷生产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东 《东南文化》2002,(5):56-62
闽南陶瓷产品享誉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末代同安窑系“珠光青瓷”、明代德化窑“猪油白”、明末清初平和窑“克拉克瓷”以及“吴须赤绘”、“交趾烧”和明清漳州窑“米色釉”等诸多品种。  相似文献   

11.
“南海Ⅰ号”是目前为止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巨大、船体及货物等文物信息保存相对完整的沉船,出土了大量德化窑等各类外销瓷。从德化窑外销瓷在“南海Ⅰ号”的出土情况可知其在南宋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立足“南海Ⅰ号”考古发现,从出土德化窑外销瓷的胎、釉、装饰技法、装烧方法等方面探讨其工艺特征,并从造型特点、包装方式、墨书题记现象等方面探讨其贸易属性。  相似文献   

12.
早在宋代,安溪就已开始生产青瓷、青白瓷。明清时期安溪制瓷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窑址数量众多。自明代中期开始,安溪就有窑场模仿景德镇窑生产青花瓷,是福建最早生产青花瓷的窑场之一。明代晚期至清代,安溪制瓷业生产达到鼎盛,与德化窑、东溪窑成为我国明清时期外销青花瓷的重要产地。为全面梳理安溪窑业技术发展脉络及内涵,2019年9月至12月,福建博物院联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安溪县博物馆对安溪县龙涓乡庄灶村下尾林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窑炉遗迹4座,出土了一批瓷器及窑具标本,为研究明清时期闽南窑业技术发展演变以及外销青花瓷器产地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刘铮 《文物春秋》2016,(4):68-69,79,2,81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三件佛道人物瓷塑: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明代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清代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是研究当时瓷塑工艺、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章从造型、釉色、风格等方面对这三件瓷塑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张治强  马顺平  方华 《文物春秋》2007,(5):61-62,80
河北易县新出土的明《故处士王公墓志》,记载了明南京礼部郎中王甫之父王杰的生平。王氏系军籍,志文中所反映的明代前期军户的社会生活状况与正史所载有很大出入,可以补正史的不足。志文还提供了有关南京官舍的材料,为研究明代前期南京城的官舍布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义康 《文献》2006,(4):25-30
陈琮墓志石长49厘米,宽49.5厘米,厚10厘米.志文共27行,行27字,正书,现藏国家博物馆,志盖失.据志文所记葬地,志石出土于洛阳邙山.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下)①、《唐代墓志汇编续集》②、《全唐文补遗》③均未收录.国家图书馆公布的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当中也未刊列志目④.  相似文献   

16.
王健丽 《收藏家》2010,(7):21-24
德化窑以生产白瓷闻名,因位于今福建省德化县故名。其中该县境内的碗坪仑、屈斗宫、南窑岭等都是著名的烧造白瓷窑址。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的证实,德化制瓷业在宋代就已开始烧制白瓷,但釉色大多为青白釉,至明代生产的自瓷由青白变为纯白或白中闪黄,被陶瓷界命名为“建白瓷”。  相似文献   

17.
福建瓷雕家陈仁海先生的德化窑瓷雕作品以精湛的工艺、优良的质地、独特的风格在2000年南京·德化名瓷展览会上吸引了众多收藏者。他的5件代表作品《金陵春晓》、《世纪吉马》、《葫芦献瑞》、《福寿如意》、《荷花女神》已被南京博物院收藏,成为该院首次收藏的德化窑现代艺术瓷雕作品。  相似文献   

18.
明代许庄及其妻周氏墓志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河北滦县,其志文印证了民国《滦县志》关于明永乐元年滦州接受移民的记载,同时也反映出明代一个延续实行的官吏分配制度"筮仕",为研究明代官吏分配制度以及滦县地方志的编纂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9.
德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瓷都,德化窑产陶瓷千百年前便已扬名海外,德化窑生产的瓷器在世界影响巨大,月记瓷器作为德化陶瓷史上的代表性瓷器,见证德化瓷史在明清和民国时期的辉煌。本文通过对月记瓷器实物的赏析,介绍了德化瓷器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北京海淀区出土了明代房汝中墓志,志文不仅记载了墓主房汝中的生平履历及家世,而且涉及明代军户移民、特例封赠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明清时期山东益都(今青州)房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可补相关史志记载之不足,史料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