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武 《文史月刊》2007,(6):36-38
1974年,我有幸成为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的一名解放军学员,在校学习三年后,回到了部队。有人对当年工农兵学员上大学那段历史缺乏了解,以讹传讹,认为这一批人都是白卷先生,这与我知道的事实有很大出入。我有责任将我所了解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情况及我的经历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2.
魏英敏 《纵横》2013,(8):58-62
我“掺沙子”到北大 记得是在1970年的初秋,我在江西余江县的人民大学“五七”干校临时出差,去那里做清队、整党工作。忽接调令,要我去北京大学报到,参与教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苦并快乐着 总的来讲,我们最后这一届工农兵学员的学习气氛很浓,学习成绩也是比较好的,这在我们政治系几乎为老师们所公认。 我们的学习生活很紧张。一般是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或者两节课。如果上两节课,就有两个小时可以自由活动,我们通常是打打篮球或办办个人的私事。我因为是学校排球队的队员,每周还要参加几次集中训练。我们每天晚上都要雷打不动地上图书馆自习,从晚上7点到10点钟,去迟了就找不到座位,直到图书馆闭馆大家才回自己宿舍休息。在我的印象里,只有遇到电视台播送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时,同学们才舍得牺牲一次晚自习,把系里仅有的一台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大家一边围着看一边为中国队加油。  相似文献   

4.
赶上“末班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围家的教育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探索,到上个世纪“)年代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道路。我接受小学教育的阶段正值国家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后来“文革”批判最厉害的“反动教育路线”时期。那个时候我们的学习有章有法,教材统一,教学规范,  相似文献   

5.
文革中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到1973年已是第三次了。那时,我在农村接受“再教育”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那些年,作为一名“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我是多么渴望能够早日跨进大学的校门啊。但是,前两次我虽也曾动过报考的心思。由于政治条件不过硬加上“朝里无人”。最终都不得不颇有自知之明地自动放弃了。  相似文献   

6.
严宗国 《文史天地》2013,(12):77-79
催生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最早是由毛泽东所欣赏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的。为使教育面向农村,从1963年起,农、林、医、师的中等专业学校就采取了公社保送与考试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并实行“社来社去”(学生从公社来,回公社去)的办学方式。“文革”时期,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1975年,贵州农学院、贵阳师范学院分别在安顺开办分院。于是,我才有“社来社去”的工农兵学员经历。  相似文献   

7.
何申 《文史精华》2006,(6):53-58
著名作家何申的新作《我的烦恼的“工农兵学员”生活》,记述了他在不正常年代的一段不正常的生活。文革中的大学,与文革前所谓“十七年教育”的大学和文革后恢复正常教育的大学,是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绝对的另类。政治运动不断,帮派矛盾重重,在一个文明之所却文明难觅,在一个斯文之处却斯文扫地,焉能使人不烦恼?“工农兵学员”生活是文革史料中较为罕见的,故本文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8.
工农兵学员是“文革”后期教育制度的特定产物。众所周知,“文革”开始后学生停课,高校停止招生数年。1972年,国家首次招收小部分工农兵学员进入高校学习,揭开了高校恢复招生的序幕。从1972年到1976年,国家一共招收了多少工农兵学员,笔者手中现无资料可查,但该阶段的工农兵学员起到高校人才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我走进工农兵学员的行列有人对当年工农兵学员上学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以讹传讹,笼统地说“工农兵学员都是白卷先生,都没经过考试就上学的”,这就有出入了。我是1973年也就是第二届工农兵学员,我所在的辽宁省原锦县…  相似文献   

9.
我读高小时,从四川迁来一户以缝纫为生的人家,住在我家对面。户主姓段,五十多岁,人们叫他段裁缝或段师傅。老裁缝段师傅经常戴着一副铜边老花眼镜,是用两根麻绳系在脑后。他看人时总是埋下头去,从眼镜上方往外瞧,显得又专注又严肃。加之他不苟言笑,板着一张长脸.除了与顾客交谈服装式样、尺寸大小和讨价还价外,几乎成天不说一句话,这就令我感到他庄重得有几分威严了。我有空常去站有他家门外,隔着大案板看他裁剪衣裳。他手持一把大剪刀,照着布上画的线条,咔嚓咔嚓把整块的布料剪成大大小小的布片,神情是那样专心专意,正经八…  相似文献   

10.
樊斌,五十年代军队著名作家,一场反右斗争,把他发配到边疆进了劳改营。如今,他已是著名的麻风病医生。作者十分熟悉这个被误诊为政治“麻风”人的兴衰际遇,他以真切沉重的笔触,为我们焊接了樊斌大沉大浮,鲜花坟场的大悲大喜生平。  相似文献   

11.
王兵 《湖南文史》2008,(2):61-61
三十多年前,我们一批来自各个单位的干部遵照上级指示组成工作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去为贫下中农们割“资本主义尾巴”。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前,我们一批来自各个单位的干部遵照上级指示组成工作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去为贫下中农们割"资本主义尾巴"。"十年浩劫"中的农村生活非常贫苦,老百姓只能种社会主义大田,其他经营活动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存在。白天我们这些"割手"同老百姓一起劳动,夜晚组织大伙儿听广播、学文件,偶尔的娱乐就是看几部样板戏拍成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郭凯敏——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拥有那个时代的诸多美德:敬业、羞涩、很有社会责任感……出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某种理想化的信念,他贸然前去迎接一个陌生的时代。十多年频频碰壁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其实是一个演员  相似文献   

14.
正我怕来不及,来不及在时光匍匐后对你说一句"我爱你"。——题记一蓝色的天幕上散落着朵朵白云,微风中有淡淡的薄荷香气。那时我正年幼,你也风采依旧。我爱在纸上画花、画树、画你,你爱摸着我的头发说画得真棒。日子像溪流轻唱,流过一个又一个落日迷人的黄昏,没有烦恼。二那天学校布置作业,要我对你说"我爱你"。回到  相似文献   

15.
我怕来不及,来不及在时光匍匐后对你说一句“我爱你”。——题记 蓝色的天幕上散落着朵朵白云,微风中有淡淡的薄荷香气。那时我正年幼,你也风采依旧。我爱在纸上画花、画树、画你,你爱摸着我的头发说画得真棒。日子像溪流轻唱,流过一个又一个落日迷人的黄昏,没有烦恼。  相似文献   

16.
正我怕来不及,来不及在时光匍匐后对你说一句"我爱你"。——题记一蓝色的天幕上散落着朵朵白云,微风中有淡淡的薄荷香气。那时我正年幼,你也风采依旧。我爱在纸上画花、画树、画你,你爱摸着我的头发说画得真棒。日子像溪流轻唱,流过一个又一个落日迷人的黄昏,没有烦恼。二那天学校布置作业,要我对你说"我爱你"。回到  相似文献   

17.
"姚蜜"说:不缺广告效应的姚明收购濒临绝境的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说明他是真的想为曾经的母队做点事情。"姚黑"说:精明的上海人,受伤后整个09-10赛季报销,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我”与现在的“我”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短兵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陈晓露 《南京史志》2023,(15):58-62
<正>教材原题1.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革的这段历史,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我从学校出来后就碰到了文革,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卷入政治,接触到高层领导。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招来了十二年牢狱生活。现在我将过去的事情讲出来或许对后人会有用。不过,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会造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加之个人的认识和情绪的驱使会使记忆发生偏差,我是没把握将我经历文革的事完整准确地讲述出来的,仅凭记忆说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