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城市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拿大城市史研究概述李巍城市史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的演进和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加拿大对城市史的专门研究,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与城市研究的热潮同时出现。城市史研究和城市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与城市有关,因此又可统称为“城市研究”。①但城市研究的重点是城市...  相似文献   

2.
徐振伟 《史学集刊》2022,(1):133-144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对中国发生的粮食紧缺问题,作为美国冷战盟友的加拿大开始采取自主行动,主动与中国开展粮食贸易。此时美国仍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加拿大的行为无疑与美国的冷战遏制战略相冲突,美国与加拿大的博弈由此开启。美加双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加拿大希望扩大粮食销售市场,解决国内粮食过剩的问题,而美国更看重冷战联盟,并着眼于维护冷战联盟内部的团结,为此在不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向加拿大做出一定的让步。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博弈反映了作为联盟主导者的美国开展联盟管理的困境,也体现了联盟政治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考古学是 2 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 ,但却是整个 2 0世纪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随着考古学的发展 ,2 0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物资料大量出土 ,如 4 0年代初 ,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帛书 ;6 0年代 ,洛阳西汉壁画墓中出土的星象图 ,宣化辽墓出土的星图 ;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等抄本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 ;80年代 ,陕西兴平、河北满城等地出土的西汉漏壶 ,江苏仪征出土的东汉圭表 ,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汉墓出土的标有二十八宿古度的漆制圆仪 ,湖北随县曾侯乙…  相似文献   

4.
60年代美国对中苏冲突事件的观念演变及其对华政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世纪 5 0年代 ,美国一心想分化中苏同盟 ,争取中国脱离苏联 ,学术界对此早有研究 ,但 6 0年代 ,当中苏分裂真正发生后 ,美国却逐步改变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这是被史学家们忽视的问题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中苏分裂事件的观念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肯尼迪政府执政之初曾短暂地认为 ,美国争取中国脱离苏联符合自己的利益 ,并于 1 96 2年底提出过所谓对中国“微开门”的方针。但进入 1 96 3年后 ,美国决策者开始挑选自己的“头号敌人” ,最终他们错误地选择了中国充当这一角色。 6 0年代美国民主党政府之所以未能跨出对华政策的关键一步与其对中国的偏见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 2月 1 2日至 1 3日 ,第二次中华民国史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及加拿大共 80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60余篇 ,报告论文 49篇。会议选择以“1 940年代的中国”为主题 ,与国际民国史学界对 2 0世纪 40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近年来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反映。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指出 :40年代是 2 0世纪中国历史重要的嬗变期 ,蕴涵着中国历史演进的多重信息。政治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背后 ,是中国各阶层对国家、民…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战略西移。第一次从 2 0世纪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经济发展重心从东部逐渐向西部转移 ;第二次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两次战略西移所面对的国情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却不同 ,因而采用的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是在完全不同的体制条件下进行的。比较研究两次战略西移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和体制选择 ,对于实施 2 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中朝边界沿革史研究历程 中国与朝鲜毗邻,自古以来关系密切。历史上由于政治、民族、迁徙及战争等诸种原因,两国边界几经变化。中国对中朝边界史的研究,严格地说应始于20世纪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至今。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私自宣布,决定将钓鱼岛作为其托管的琉球群岛的一部分,一并“归还”日本,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激起了全球华人的共同愤慨。为表示抗议,留美中国学生率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举世震惊的“保钓”爱国运动,其后这场运动迅速扩展至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的台港澳等地区。  相似文献   

9.
刘军 《史学理论研究》2000,79(1):119-129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Feminism)这一名词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但作为一种思潮和社会运动,它已有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加拿大妇女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拿大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回顾和考察其半个世纪曲折发展的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加拿大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女性主义、妇女运动中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妇女运动的关系。直到本世纪80年代末,即使在加拿大对加拿大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也很少研究。对加拿大左翼势力(通常指在社会主义、工联主义、社会民主思潮影响下的政党和…  相似文献   

10.
李良明 《史学月刊》2003,(10):122-125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研究 ,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形成第一次热潮。当时囿于资料的限制 ,对越飞关于孙中山、吴佩孚联合统一中国的政策未能涉及。随着近年俄罗斯保存的有关共产国际、俄共 (布 )与中国革命档案的陆续解密 ,一度消沉的这一研究课题又开始热起来。王新生先生的《从主张“孙吴联合”到主张国共合作》、杨建英先生的《共产国际、苏俄由联吴到联孙方针的转变》等论文(见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编 :《俄共秘档与中国革命史研究》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开始触及到越飞提出的这一政策问题 ,探讨了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志》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机关刊物 ,它伴随我国新方志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创刊至新世纪元年 ,已经度过 2 0周年。这 2 0年 ,正好是我国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机关刊物和新方志事业发展的窗口 ,它反映了我国新方志事业的辉煌历程 ,也记录了我国新方志事业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正>按:2015年8月11日,加拿大西蒙菲沙(Simon Fraser)大学考古系教授凯瑟琳·迪安德雷雅(Catherine D’Andrea)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了题为"古代非洲小米研究:传统认识与和植物考古学证据"的学术讲座,向大家介绍了她对非洲小米驯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凯瑟琳·迪安德雷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教授,著名植物考古学家。早年曾从事日本植物考古学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长期  相似文献   

13.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4.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风韵初赏流派独具80年代初期的一个明媚的春天,在北京舞蹈学院那高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8个大字,并明镜四壁、立体照人的敞阔教室内,根据中国文化部与加拿大文化交流计划的安排,正在迎接加拿大芭蕾名家西莉娅·弗兰卡女士的光临。这位远来自白求恩故乡的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黄贤金  张捷  姚磊 《人文地理》2012,27(3):147-151
本文梳理了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总结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由基础层、应用层、联合应用层三个层级组成。将南京大学九十年的人文地理学科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1919年到建国初期的近代中国人文地理学源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承担全国性科学研究和生产任务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的优势学科凸显,同时"大人文地理科学"蓬勃发展与国际化阶段。认为南京大学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科发展有四大贡献,即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摇篮与创新源地,中国人文地理学思想理论发展的中坚,中国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建设的引领者,以及中国人文地理学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