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巫溪南门湾一号棺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巫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山区,长江北岸。大宁河流经巫溪,巫山两县于巫峡西口注入长江。据史书记载,商周至春秋前期,县境为康国鱼邑,春秋中期属巴国,战国时,鱼邑并于楚,为楚巫郡地,战国后期属黔中郡巫县。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巫县属荆州南郡,西汉承秦制。县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山势陡峭,为生活于此的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崖葬场所。据调查,县境内现有崖棺穴387处,大宁河流域现有崖棺48具,时代从战国晚期延续到六朝,是我国行崖葬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2.
战国宜阳故城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宜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商山,阪山之间,素称“商阪之塞”。夏、商、西周时属豫州,春秋时归晋,战国时属韩。战国宜阳故城,位于今河南省宜阳县城西25公里韩城乡东关村与城角村之间。该城为战国时韩国的名城大邑,韩昭侯的封地,系韩国西部之军事重镇。它东望洛阳,西出商阪、函谷,是东西往来的要塞,且背山面水,形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战国策》、《史记》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秦、  相似文献   

3.
关于项羽所立的西魏国封域存在不同看法。史籍记载和相关史实可以证明,西魏国疆域包括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共五十二个县。  相似文献   

4.
传世文献记载秦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很少,有关其地方设置的郡县情况更是不清。但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出土的秦文物涉及到秦代的历史地理,这就为研究秦郡县问题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能见的重要史料。本文就是利用秦文物和战国秦汉城市考古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首次考证秦代在燕地五郡的设县情况,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5.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斟寻,而此种观点与考古实际和文献记载均不相符.依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二里头遗址应为夏代晚期的都城"河南"而非斟寻,"河南"与阳城、阳翟、斟寻、原等相比较,是夏王朝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国都.  相似文献   

6.
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记》等史书中记载的三晋郡县资料比较零碎且少 ,难以窥见其全貌。战国文字中有许多资料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三晋设置了郡县 ,这为研究三晋郡县制提供了传世文献所见不到的重要史料。本文着重搜集并推考了一批已经公布的战国文字中三晋设置的县邑资料 ,为结合文献进一步研究战国郡县制作了准备 ,同时也证明了《史记》等书记载的三晋地名大都是县名。  相似文献   

7.
无故获利遭祸殃树荣春秋战国末年,秦国猛攻韩国。韩国上党(郡名)太守冯亭觉得自己无力抗秦,上党最终会被秦国占领。与其向秦国投降,不如向赵国投降。这样秦见赵得地,必怒而攻赵,赵被秦攻,必亲韩,赵韩同患,必合力抗秦。于是冯亭派使者献上党十七城地图给赵王,以...  相似文献   

8.
姜杉 《文物世界》2010,(5):35-39
<正>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部边缘,在太行山山脊中段,倚漳河中游。左权县历史悠久,夏属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晋改名阳县,属乐平郡;隋改名辽山县,属并州;唐、宋仍为辽山县,属辽州;金、元仍属辽州;明清裁辽山县,  相似文献   

9.
聂菲 《江汉考古》2020,(4):81-91
马王堆汉墓出土器物中有带"素"铭的漆器,我们认为战国秦汉漆器中的"素工"是指在木胎上刮底灰漆的工序,是制漆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而"素"铭则是"素工"过程中烙印或刻画的戳记,主要出现于汉代蜀郡、广汉郡官营的高档漆器上。"素"铭漆器的出现说明至迟在战国晚期漆器制造业已经有了较为明细的分工。  相似文献   

10.
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炜  晏昌贵 《江汉考古》2008,(2):92-100
从里耶简文出发,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秦简牍所见洞庭、苍梧两郡,将传世文献所见楚洞庭、苍梧,汉苍梧郡与两秦郡相比较,另将楚秦黔中郡、秦汉长沙郡、汉武陵郡等一并考虑,以考察楚秦洞庭、苍梧之源流演变。认为最早楚洞庭应指山名或一较小水泽名,后泛指沅湘下游洞庭湖平原,亦指楚邑名,战国晚期因楚秦战争,楚国才在此设郡,其范围当与"洞庭五渚江南"(楚邑)及包山楚简所见楚县邑有关,含湘资沅澧下游通道;而秦洞庭郡含沅澧中下游(包括酉水流域),郡治应在临沅或索。楚苍梧腹地在九疑山区,而秦苍梧郡更重视五岭关口,二者范围、南界应有不同;汉苍梧郡仅设于五岭以南,与秦越(西瓯骆越)战争、秦朝平定南越后分设桂林等郡、楚秦移民及其后裔对岭南"封中"等地的开发、秦苍梧郡分划以及汉初南越国设苍梧王属地(或以桂林监守之)等过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清涧县李家崖东周秦墓进行了重新分析探讨,认为墓地以战国晚期为界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地性质为晋系文化遗存。第二阶段为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墓地性质为秦文化遗存。这一考古现象与文献记载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夹道村秦墓发掘在乾县上述首例,填补了该地秦墓葬空白,亦扩大了关中地区秦墓分布范围;已发掘的4座小型秦墓年代跨越战国早期至晚期;M3"同穴合葬"为研究战国时期葬俗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这批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与战国秦置"好畤邑"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由于历代战乱、传抄等原因,存在着不少脱漏错讹,本文通过利用几方唐代墓志,结合史书记载,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赵郡李氏一支的相关人物、官职进行了考证和补缺。  相似文献   

14.
陈瑞青 《文物春秋》2005,(4):52-52,65
本文根据朱益墓志中关于其祖父曾任饶阳郡守的记述,对北魏曾设立过饶阳郡的史实进行了考订,并对史书中对此均无记载的原因作了推断。  相似文献   

15.
湖北鄂西自治州博物馆藏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西自治州地处川、鄂、湘、黔四省交界处,是东周时期巴楚接壤之地。全州为大山区,主要由云贵高原东延的武陵山脉和秦岭南出的巫山山脉组成,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西周这里属夔子国,春秋属巴国,战国属楚国巫郡,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这一地区的历史,史书记载很少,因此出土文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这里历来山大人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发现很少。从70年代起,州博物馆征集和发掘出了一批青铜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上的记载,我国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后期就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罪犯指纹进行破案。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秦国的竹简,这就是著名的“云梦竹简”。“云梦  相似文献   

17.
战国迄秦,对湘黔地区的控制是以河道为轴心建立战略据点,继而逐渐向水道上源与山脉腹地渗透,武陵山脉分水岭导致乌江、沅水形成两大分离的政治空间,仅凭借长江沟通。通过重审古地图画工的意图可理解施政实情,故司马错绝无可能由乌江转酉水前往沅水流域所谓的楚黔中,建立在此行军道路基础上的楚黔中临沅说或沅陵说不能成立,而"更始水道"纯属郦道元主观造作的谬误。楚"黔中郡"治位于乌江彭水,公元前280年被司马错所占。楚在洞庭以南沅水及支流建有十五个邑点,主要在于扼守濮、越等族东出水道,重心位于沅陵。公元前277年江南十五邑曾被蜀守张若攻占,并连同司马错所占乌江组建临时大战区"黔中郡",然而次年十五邑便被楚夺回,由此导致秦楚史书产生不同的史学叙事,最终导致《史记》秦本纪与楚世家记载差异。直至公元前222年,王翦才清除沅水流域楚势力建立秦"洞庭郡",十五邑始转化为里耶简所见洞庭辖县,其目的仍在于防控武陵山脉腹地的敌对族群。  相似文献   

18.
从《史记》、《汉书》、《后汉书》、《水经注》、《湖南省志》等史书记载、考古发现和屈原在溆浦的活动以及他的诗作《涉江》的描述,可以断定楚国黔中郡郡治就在湖南省溆浦县县城南的茅坪。  相似文献   

19.
尖足布币是流通于战国早中期的赵国铸币,学界对部分尖足布币铸造地的地望考订尚有分歧。结合史书记载与出土战国文字资料,我们认为战国中期秦惠文王侵夺魏国上郡地之后,始与赵国在今陕北地区正面交锋;魏国上郡的北界止于今无定河一带,肤施等地原为魏地,后被秦、赵所据;结合张家山汉简《秩律》等资料可以判断,"平州"尖足布币的铸造地在今陕西米脂县,"平州、中阳、襄城"尖足布币、"言阳"直刀币、"干关"方足小布等都是赵国占据陕北地区之后的铸币,时间上不早于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的公元前306年;实行大、小二等制的尖足布币"虑虒"的铸造地仍以定在今山西五台县境为妥。  相似文献   

20.
刘卫华 《收藏家》2010,(1):29-36
战国中山国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西部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鼎盛于战国中期,后为赵所灭。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当时的五个“千乘之国”之一。但由于历史短暂,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一直被称为“神秘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