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心静论“八一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数年来有关"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问题所缺重点史料的发掘,欲彻底搞清楚那份至关重要的"8·20"中方最高统帅部发布的作战令的真伪问题,以及它对"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评价的影响,并针对种种的不同观点,进行深入的再探讨,并以心平气和及尽量客观公正的观点与态度,对"八一三淞沪战役"的起因问题作出新的评价.即"八一三战役"引敌南下"改变日军侵华路线是中方战略意图,但它只是一种在战前设想的并被后来战争实际所证明是正确的战略意识,而不是一份曾经公布过的作战方案.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1915年提出对华“二十一条”并逼签“大四条约”以后,虽然在一战结束后被迫归还了中国的山东主权,但又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废约要求,继续坚持并努力实现其既定要求。日本对此可谓是念念在兹,必欲得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首次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要求承认其“二十一条”与“大四条约”的要求,作为双方直接谈判的重要条件之一;伪满政权成立后,日本先以“日满密约”、再以《日满议定书》,将“二十一条”要求中的“满蒙权益”完全确立下来并加以继续扩大。华北事变期间,日本外交当局在发起的与南京政府的两次谈判中,无论广田三原则还是具体要求,均包括了甚至于超出其“二十一条”中未得之要求。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日军在华北、华中地区扶植傀儡政权,并派驻大量日本顾问进行控制;汪精卫集团投敌之后,日本通过“日汪密约”与《日华条约》的签订,继续巩固与扩大了包括“二十一条”在内的更多侵华要求。“二十一条”不但是日本发动十五年侵华战争的“远因”之一,也是其侵华政策要求的重要内容,它亦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2月 7日至 9日 ,由常德师范学院主办、美国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协办的“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常德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的近 8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向大会提交论文 5 0余篇。此次会议的主题为 :(一 )细菌战罪行研究 ;(二 )细菌战战争责任研究 ;(三 )细菌战受害调查研究。在细菌战罪行研究方面 ,军事医学科学院郭成周提交的《侵华日军细菌战问题新补充》 ,提出了日军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新证据 ,并举证了他在浙江收集到的“石井培养箱”实物 ,认为“细菌武器试验成功增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信心” …  相似文献   

4.
"八一三"淞沪抗战已经70周年了,那时我还年幼,但因当时父亲身处淞沪战场,所以对许多事还有很深的印象。我父亲彭戢光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当时我已知道父亲在上海参加对日抗战,报纸上不断传来他  相似文献   

5.
苏小东 《民国档案》2001,1(3):83-88
20世纪30年代初,口本加快了侵华的步伐。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直至1937年的“七七”事变,终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期间,最早与侵华日军遭遇的中国海军是东北江防舰队。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实现其吞并中国、争霸世界的计划,公然违抗国际公法,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南洋地区,相继秘密地建立5支细菌部队,大量生产细菌武器,使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的战争罪。日军北支“甲”1855部队,其总部设在北平(北京)城内,其分部遍布华北各地,山西尤多。而建立较早的,是继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支细菌战部队。而它的罪恶在新世纪的200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才第一次全面被揭露出来。1991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在沈…  相似文献   

7.
“八一三”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一次著名的反击日本侵略之役,历时三月余,中日双方投入了主要兵力,使中日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移向华中,其结果直接影响了抗战全局。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日本著名侵华老兵东史郎给山东枣庄的一位退休教师寄来了一封信,对当年日军在枣庄一带犯下的罪行表示沉痛忏悔,并表达了这名年逾九旬老兵跟日本右翼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位令《东史郎日记》的作者痛哭流涕的中国老人叫任世淦。  相似文献   

9.
王贞勤 《文史天地》2012,(10):29-32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后,在中国加紧实施“以华治华”的政治阴谋,精心谋划成立效忠自己的中国傀儡政府。1940年1月下旬,以汪精卫、王克敏、梁鸿志为代表的卖身投靠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三大汉奸集团,在日本人的组织下,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了一次三方会谈,这是汪伪政权粉墨登场前夕所进行的一次组织上的全面准备,对当时的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汪伪“青岛会谈”。  相似文献   

10.
6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抗日战争的烽烟弥漫。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侵略在中华大地上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尽残暴之能事。在面临亡国危险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奋勇反抗,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11.
隶属于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驻蒙军是百万侵华日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年侵华战争中,驻屯在东起怀来西至包头的平绥铁路沿线所谓“蒙疆”地区,对沿线占领区人民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驻蒙军的产生、发展及衰亡是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相始终的。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制造事端,次日占领沈阳,到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为止,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1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三倍之多的领土。3月12日,日本一手扶植的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粉墨登场;9月15日,日本政府以签订日“满”议定书的方式,对其予以了外交承认。至此,日方所谓之“满洲事变”,总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3.
"共同体"理论是战前日本中国观的核心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论传入日本之后便成为当时日本认识、研究中国问题最风行的理论。但是,受军国主义政策的影响,"共同体"理论在日本却演化成"中国社会停滞论"。这个观点不但从理论上支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厌恶、蔑视感情,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得到军国主义分子的拥护和宣扬。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中国认识深层次里依然还存在着这种根深蒂固的"停滞论"和"专制论"观念。  相似文献   

14.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施的一项侵犯人权的制度,是有组织的国家犯罪。但是,战后日本官方矢口否认曾经实施过这项制度,辩解称其为个别从业者的私人行为,与日本政府和军队无关。然而,在已经发现的若干中日档案资料中,明确记载了日本政府和军队在“慰安妇”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早的城市。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新近发现的部分档案资料进一步考察日军“慰安妇”制度在南京的实施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而其中1941年6月5日由于日机轰炸所造成的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更是惨绝人寰!但长期以来,各界在该惨案死亡人数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在充分占有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论述,进行重新考证,论证惨案死亡人数为12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为了便于采取军事行动,强化对各沦陷区的控制,试图以东经135度平太阳时(即东京标准时间)为参照,构建统一的标准时间,形成各沦陷区与日本一体的时间秩序。为了推行东京标准时间,日本侵略者通过无线电报时等多种方式,使之得以广泛传播,并在沦陷区社会秩序中加以规定,将其融入普通民众生活。不过,侵华期间日本构建的标准时间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且与中国传统时间习惯多有冲突,其推行范围及效果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和日本研究中心主办,“日本侵华史与教科书修订问题研讨会”于2001年1月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辽宁、上海、天津、吉林、黑龙江的近20位学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与此同时日本狼吞天下的野心也开始急剧膨胀。而日本称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最直接的对手莫过于中国,为了扳倒东方巨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渗透可以说无孔不入,军事挑衅、商品倾销、移民渗  相似文献   

19.
肖石 《炎黄春秋》2000,(5):59-61
当年因不堪忍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迫害,只身逃到北海道深山里当了13年“穴居野人”的著名难胞刘连仁,近年来在中日朋友的帮助下,先后三次赴东瀛,向日本政府讨公道索赔偿。刘连仁出国打官司的经过怎样,最近,听说86岁的刘老刚刚从日本归来,笔者专程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0.
经盛鸿 《民国档案》2005,1(2):98-104
1939年10月日本当局在南京组建"中国派遣军"后,由新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华中日占区发动与推行了一场"东亚联盟"运动.它既是石原莞二在"9·18"事变后提出的"东亚联盟"理论的实施,又是日本当局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摆脱对华战争的泥潭,而提出的对华新的政治谋略运动.这场运动在华中日占区的起伏与变质,表明了日本侵华战争日益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