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碑刻是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之一,宋代的碑刻对宋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现存文献很少记录有关宋代社会、宗教、风俗、妇女等诸多领域的资料,而碑刻却能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拓展宋史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碑刻可与史籍互证,相得益彰,更好地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二者互证能纠正现存文献的某些错谬,为历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史料,从而有助于对宋史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汉魏南北朝碑刻中的婚姻词数量可观,时代确定,材料可靠,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汉魏南北朝碑刻婚姻词的考释、分析,揭示其基本面貌、语义特征,同时也考察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这类词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传播和保存文化的特殊社会文化载体,本文对苏州碑刻的介绍正是要突出其重要的史料、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碑刻文献学通论》从碑刻文献的总貌、整理和研究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全面清理了我国碑刻及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详细论述了碑刻材料、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该书的出版,创建了碑刻文献学,填补了碑刻文献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存在未附插图、原稿删例过多等缺憾.  相似文献   

5.
碑刻、墓志、题记、刻经、刻帖等在我国经久不衰,现存之多,浩如烟海,从内容史料或从字体书法角度,均具有重要价值。河南碑刻流至今日者数以万计,重要者不下数千。本刊从此期起,辟为专栏,拟陆续发表河南重要碑刻叙录,诚望各地、市、县,将未发表过的有历史价值和名人撰写的碑刻寄给我部。文字在千字以内、并附拓片,以便利用。  相似文献   

6.
同碑铭韵语一样,唐宋碑刻随文和集中标注汉字读音两类注音材料都是汉语音韵研究的重要对象。注音方式有标调、直音、描述发音方法和反切四种,以反切法为主。少数注音直接采录前代辞书所收字音,绝大部分注音暗借已有字音并加以改良,既强调音理,又贴近时音,因此注音效果总体良好。本文分类爬梳、补正阙误,为学界整理出一份完整、科学、准确的碑刻注音资料,可藉此考求汉字古音,抉发特殊语音现象,揭示字音的复杂来源和层次,从而为汉语断代音系和语音史研究提供积极支撑和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
吴敏霞  何炳武  王京阳 《文博》2005,(5):104-107
一碑刻,即含有文字内容的石刻,是历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碑刻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碑刻又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碑刻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相似文献   

8.
路远 《文博》2015,(2):110-112
陕西地区,尤其是汉唐旧都及京畿所在的关中地区,古代碑刻遗存十分丰富,有"古碑渊薮"之誉。在前贤以全国碑刻为著录对象的《金石录》《金石萃编》等金石著作中,陕西碑刻的条目几乎占去半壁江山。据初步统计,陕西境内现存碑刻类文物达万余种。以其分布状况计,关中约占70%,陕南约占20%,陕北约占10%。陕西是中国碑刻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发现于凤翔、被称为"碑刻之祖"的《石鼓文》,属战国时代秦国刻石,是我国境内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碑石刻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5次出巡。  相似文献   

9.
《文博》2016,(5)
碑刻,记载着中国历史变迁、社会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展示中国古代文法技艺和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石刻多处与室外,长期经受自然环境的风化与人为的扰动,所以保护和提高碑刻文物展示效果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保护多采取围栏保护和喷洒表面加固剂等方法。在多年的保护经验指导下,尝试全新技术,即采用冷裱膜装裱技术对碑刻及拓片进行覆膜,对室外环境下的石碑进行保护。该方法使碑刻的展示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有效的隔绝了环境中有害物质和人为刻划与涂抹,是一种较好的室外碑刻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高阳县自古碑刻很多,但是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的破坏,大多数碑石已残毁殆尽,现存碑刻屈指可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收藏有自元泰定四年至民国二十五年的高阳碑刻拓片238通360余张,具有数量多、材料新、内容丰富等特点。本文从碑刻的主要内容及研究价值两个方面对这批拓片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碑刻是对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的记录,也是对古代文法技艺及书法艺术的展示,可以将其看作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露天碑刻类文物本身处于室外环境下,因受自然环境风化以及人为扰动的影响,容易出现损坏,保护难度较大,文物展示的效果也相对较差。文章从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苏州文庙四大平定碑的保存现状,对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与展示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碑刻研究序     
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保存和传播文化的特殊版本,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史学、考古学、文字学、文化艺术等学科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碑刻还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古代的石刻大师们将画家的画稿或书法家的手迹依原作维妙维肖地镌刻在石碑上,不仅可供人们学习、鉴赏,且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3.
碑刻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最原始的记载,而且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民风等密切相关。利用碑刻资料来研究历史,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傅衣凌教授倡导以来,至今已经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山西省陵川县保存了从五代以来大量的碑刻资料,这些碑刻记载了陵川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笔者有幸参与三晋石刻陵川卷的编纂,因此现就以商业和宗教信仰两方面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4.
关中地区的长安是唐朝的首都,因为唐朝经济发达,国际地位崇高,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也为后世遗留了数量众多的唐代碑刻。在唐代碑刻中,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现代人对唐代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从唐代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术界针对关中唐代碑刻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来看整个研究工作缺乏集中性与系统性,还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具体分布特征及其所具备的史料价值,旨在为揭示关中唐代碑刻的具体价值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称包公,是我国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清官。他曾任开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等显要职务,为人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爱国爱民,对世人影响很大,被誉为“包青天”。然而,文博考古界对其有关文物却很少系统地整理与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仅就有关包拯的各类碑刻,粗略地加以考述,疏漏及不当之处,尚望学界同仁教正。历代关于包拯的碑刻为数不少,但大多为金石著作所缺载,这些碑刻有的流传至今,十分珍贵;有的已经失落或废毁,近年又经有关部门复刻重立。其大致情况如下:一、诗文碑刻包拯的诗文碑刻,有《诗》碑和《家训》碑,共两通。1、《诗》碑。包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一首题壁诗,即《书端州郡斋壁》。其诗  相似文献   

17.
最近得阅高文、高成刚先生合编的。《四川历代碑刻》一书,颇受启迪。该书对于散碎的四川汉代碑刻,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收集,可以说,这是目前收集最全面、最完整的四川汉代碑刻了。即或有遗漏之处,该书亦能基本展现出汉代四川碑刻艺术大观。 为此,笔者试以该书所收集的汉代碑刻为材料,力图较为全面地论述四川汉代碑刻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8.
《处州重刊孔子庙碑》《曲阜祖庙真影碑》原为处州孔庙碑刻,处州孔庙毁后藏于丽水市博物馆。本文试对碑刻年代、相关人物、碑刻内容等作一考述。  相似文献   

19.
武侯祠的碑刻反映了祠庙的沿革等重要情况。本主要考察祠内碑刻刻建、搬迁、补镌、现存情况等等。《武侯祠碑刻之沿革与现状(一)》,已载于本刊2003年第4期。现将已整理、考证完毕的武侯祠碑刻的有关情况继续刊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的危机越来越严峻,与人类无度的索取行为有关。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保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资源生态状况。保护渔业资源离不开公权力,也离不开民间的"自觉遵守"。在古代和近代福建沿海各地方宗族和有识之士,通过乡规民约约束与监管,取得良好的成效。古碑刻是古代乡村社会官府和地方士绅治理的历史一个侧面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从福建沿海县市田野调查,从福建沿海各县市现存的港澳滩涂和近海管理的碑刻,从中我们可发现先人在资源利用领域的智慧。总结前人的渔业管理实践,为当今的渔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