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七事变与华北煤铁工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主要指向煤铁盐棉等战争资源。尤其煤铁,在七七事变前后的日本对华北经济掠夺计划中始终占居前列。但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没有采取在伪满实行的那种由特殊会社垄断的政策,而是使日本特殊资本和财阀资本瓜分了华北战争资源。煤炭掠夺就分成六大集团,外加满铁控制的集团。日本不断加强掠夺,竭力增加对日供应。从1943年起因海运受阻,在人造石油、铝和生铁等方面推行“原料产品化”的掠夺方针。大肆修建小高炉和收掠“土铁”,但战时经济已走向全面崩溃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而后扶植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了进一步推行"大陆政策"①,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国内市场原料、燃料紧缺问题,于是"满铁"②便进行了疯狂的铁路建设.阿尔山车站便是在这样背景下修建的.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实施惨无人道军事侵略、经济掠夺的同时 ,丧心病狂地进行文化侵略和思想奴役 ,档案史料记载和揭露了“满铁”和“满映”从事罪恶活动的勾当。一、“满铁”、“满映”的建立和发展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去了我国辽东半岛 ,1 90 6年在大连成立了“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简称“满铁”。它表面上经营南满铁路 ,实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工具。 1 92 3年 ,“满铁”设立了弘报系 ,出版杂志、书刊、照片等 ,广泛向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宣传和思想渗透。 1 92 8年 ,“…  相似文献   

4.
关于满铁与“七七事变”的一组档案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日本政府为经营从沙俄手中获得的长春至旅顺铁路及其支线而设立的国家垄断资本殖民企业,它在“铁路会社”的招牌下,凭借攫取的种种权益,经营各种事业,大肆进行露骨的政治、化侵略和疯狂的经济掠夺。  相似文献   

5.
"满铁"的第一个面子工程1904年2月—1905年9月,日本与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争夺殖民地利益的战争。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失败后的沙皇俄国将由其建设管辖的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即南满部分)拱手转让给了日本。作为战胜国的日本由于庞大的战争开支,也使本来就不充裕的财政捉襟见肘,欧美列强对其是否有能力经营好南满铁路及其  相似文献   

6.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绝不是一个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铁路公司,而是按照日本官方要求在中国长期进行侵略和渗透活动,逐渐发展成为能够影响日本高层决策的“国策会社”。九一八事变以后,满铁紧随日军侵略步伐,谋划在华北成立各种调查机构,至七七事变前后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情报机构体系。日本当局利用满铁情报机构,深入华北农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近代日本开始进入战时体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和确保农村的稳定,军部控制下的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打击寄生地主、扶植自耕农和保护佃农的战时土地政策。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日本政府不得不对土地和粮食推行严格的统制政策,进一步使战时的土地制度走向极端,同时消弭了农村的寄生地主制。日本战时的各项土地制度是决战体制下的非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8.
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满铁经营权及关东州租借权,伴随着日本资本殖民经营东北,大批日本人流相率涌进东北,在日本当局统一组织的商业会议所及居留民会的指挥下,凭借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践行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成为构建日本人强势社会的基础因子。  相似文献   

9.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后,日本政府对在胶济铁路运输的本国商品征收低于他国商品的运价,排挤他国商贸,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政府迫使北洋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其对胶济铁路利权的攫夺"合法化"。在北洋政府的坚持下,中日条约订明青岛为中国自开口岸,这为日后中国自主制定运价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管理权,自主制定运价,对铁路运输商品实行统一运价并按照运价征收货捐。日本反对征收货捐,不断提出交涉。但直到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的目的也未能实现。中日关于胶济铁路运价和货捐的交涉,其实质是中国反对日本侵夺中国铁路利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简称满铁)调查课成立于1907年3月(始称调查部,1908年12月改称调查课),1932年12月撤销。满铁调查课在其存在期间,打着经营满铁、开发满蒙的招牌,以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我国东北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侵略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我国东北急剧扩张势力,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日本为与俄国在我国东北争夺势力范围,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进行了一场争霸战争,结果沙俄战败。1905年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不仅霸占了朝鲜,而且占领了我国东北的南部(南满),即原本是俄国从中国讹取的东清铁路长春以南的部分及其附属地的所有权益。日本为经营南满洲铁路及其附属地,1906年6月7日日皇敕令第142号批准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有关日本经济体制的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衷探讨的重要课题,人们愈加注意到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与其战前的经济体制关系密切,特别是其战时推行的统制经济,对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拟从战时统制经济与战后经济体制的连续性入手,以组织与市场的结合为中心考察战时统制经济与战后经济体制的关联。在经历了战时统制经济之后,战前与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论述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特征时,我们又可看到以下种种观点。1967年《伦敦经济学家》杂志指出:“日本不是欧美式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张廷尉 《神州》2012,(21):229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职工素质至关重要,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与文化素质矛盾日益凸显,铁路高素质职工培训机制亟待健全完善,本文通过对当前职工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并就提高职工培训质量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战时中国的认识——满铁的若干对华调查及其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30年代以来满铁的若干对华调查,反映了日本对战时中国的认识和侵华政策意向。满铁经调会的“特殊调查”和个人调查偏重于农业与农村。中心人物大上末广坚持中国社会封建性固定论,目的在于尽快利用中国社会既有结构,推行日本备战的“总力战”体制。冀东、江南农村实态调查和无锡工业调查,都是与日本对沦陷区军政统治相衔接的“把握社会结构基础实态”之举。同时也贯穿着调查始作俑者伊藤武雄所说的“三角地带论”,即在与共产竞新四军相对抗的同时,对长江三角洲采取某种怀柔政策,并“不战而取”全华中。中国抗战力调查的主导者是中西功等左翼调查员,由于他们把中国抗日战争性质和中国社会性质联系起来,深刻分析了中国抗战力的消长变化。所以他们的调查作为日本对华诱降急需的战略情报而备受军部关注。也正因为它只是情报,所以不具有改变侵略国策的回天之力。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所藏的满铁资料3万余件,大部分为满铁调查部的文书、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往复信件等,其资料保存形式有微缩胶片、手写稿、铅印体、晒蓝、打印等。这些日文原始当案资料涉及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其中满铁调查报告书内容包括中国东北铁路、港湾、煤炭、矿山、农业、林业、渔业、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满铁图书馆的职能及其在东北的侵略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铁是日俄战争的产物,作为日本侵略东北的“国策会社”,它的业务范围不仅垄断经济,也涉足政治、文化等领域,其中在东北建立图书馆是一个重要举措。这些图书馆的设立不仅使东北原有图书遭受了罕见的破坏,而且日本侵略者采取各种措施宣传日本文化精神,灌输日本思想,奴化东北人民,并直接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17.
满铁哈尔滨图书馆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三家图书馆之一。满铁哈尔滨图书馆源流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一部分是满铁在哈尔滨成立的原满铁哈尔滨图书馆。本文介绍了满铁哈尔滨图书馆源流、馆藏特色文献以及1945年抗战胜利后满铁哈尔滨图书馆被接收情况和文献流向。  相似文献   

18.
Gao L 《世界历史》1999,(5):49-55
殖民主义者总是采用军事暴力手段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以移民的形式来达到其经济掠夺和长期霸占的目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也不例外.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以继承沙俄在中国"南满"的权益,经营旅大租借地和"满铁"及其附属地为契机,便开始了移民侵略政策的实施."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为日本向中国东北大力推行移民侵略政策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到抗战胜利以前,日本先后向中国东北推行了"武装移民"、"百万户移民"、"满蒙青少年义勇军"移民等"满洲移民"侵略政策,并将其列为日本政府的七大国策之一.日本"满洲移民"从表面上看是一场日本人口的大移动,但其背后却隐藏着险恶用心,其中以治安、国防的军事意图尤为突出.本文仅就日本"满洲移民"的军事战略意图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1905 年日俄战争以后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他们大多在“满铁附属地”或关东州内经营水田,也有的经营旱田。一般将土地出租给当地中国或朝鲜农民耕种,也有的雇佣当地农民耕种。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还进行了建立集体移民村的试验,但并未取得他们预期的效果。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关东军的推动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成为日本的国策。到1945 年日本投降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移民总数约27万人。在日伪政府的支持下,侵占了中国农民的大量耕地,其农业经营也是建立在大量雇佣当地中国农民或向他们出租土地的基础之上的。日本移民并未给这一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耕作技术或耕作方式,反而给当地中国农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由于其家庭开支较大,经济状况并未达到日伪当局的理想,并不能作为自耕农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20.
《攀登》1999,(6)
一、在总量上,存在着基本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基本既定的新增就业需求与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供给之间的矛盾。二、在结构上,存在着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就业岗位不相称的矛盾。三、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环境相对宽松与特困地区不堪重负之间的矛盾。四、在吸纳渠道上,存在公有制单位吸纳能力下降和非公有制单位潜力得不到发挥的矛盾。五、在解决途径上,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与就业市场化政策导向之间的矛盾。六、在劳动力供给队伍内部,存在着城镇新生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下岗职工、政府机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