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一卷中关于“关东州”教育一章的论述,在史料运用和概括的科学性、准确性方面有待商榷。日据“关东州”时期所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规,基本上分为适用于日本人教育和适用于中国人教育的两种体系。《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一卷中所列一些文件的标题、发文机关、文号、公布及修订时间等,同日本殖民当局公布的法规汇编原版文献存在严重出入。  相似文献   

2.
《民俗研究》2021,(5):31-38
日本《社会教育法》把博物馆定性为教育机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的正式职员需要有"学艺员"国家资格。日本高校设置几十年的"学艺员资格"课程,构建了文化财(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概览日本文化财学科从构建本科教育到更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变迁,为构建我国高校非遗教育提供参照和反思。非遗教育课程构建的多学科化、高层次化是一种倾向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米南阳 《百年潮》2007,(4):80-80
米南阳 擅书法,近年来连续八次荣获日本东邦书展最高荣誉奖和国际书法金奖。199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专题影片《书法家米南阳》,已载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现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院院士、日本教育书画联盟名誉顾问、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弘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在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日本侵华教育史料的基础上,对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隆重出版了四卷本《日本侵华教育全史》。  相似文献   

5.
胡宁 《日本学论坛》1991,(2):33-34,46
关松林同志的《试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成功之动因》一文(载《日本研究》1990年第1期),对日本近代的教育体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认为“从明治维新起……随着教育改革的完成,日本的教育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教育的转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日本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这一点似乎已成定论。对此,愿与关松林同志做些商榷。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论坛》2010,(2):43-43
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自2006年起实施《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丛书》项目。丛书主编系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日本教育专家组成员尚侠教授。本套丛书计划出版10本,涉及日本文化与文学、日本经济与经营、  相似文献   

7.
南宋高似孙《史略》六卷,中土久佚而流入东瀛之书,清末黎庶昌、杨守敬出使日本,始访得宋刊原本,影校刻入《古逸丛书》。《史略》广引他书,校勘价值极高。卷四《刘勰论史》,节录《文心雕龙·史传》篇,而文字颇有异同;杨守敬取与今本《文心雕龙》互校,得十七条(见《史略校勘割记》,王重民辑,载《图书馆学季刊》1928年2卷4期),日本友人石田肇先生复取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古逸丛书》本与广田浩晓新译汉文大系本《文心雕龙》比勘,复得十五条(见《高似孙〈史略〉研究》,载日本《群马大学教育学部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编,1985年第35卷)。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2006,(11):80-80
米南阳,擅书法,近年来连续8次荣获日本东邦书展最高荣誉奖和国际书法金奖,已载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199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专题影片《书法家米南阳》;现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院院士、日本教育书画联盟名誉顾问等职。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战前的"大武汉"该如何"复员"教育工作,特别是复员最为基础的小学教育工作,这是战后摆在武汉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日本投降次日,教育部长朱家骅便向收复区教育界广播,要求"暂维现状,听候接收"。随后颁布《战区各省市教育复员紧急办理事项》14条、《教育复员及接收敌伪教育文  相似文献   

10.
日本书讯     
日本评论社在战后很快出版了《法学全集》(共二十五卷)。接着,又编辑了《新法学全集》(共二十卷),是以新宪法为中心。该社对日本法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战后经过了二十几年,法学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比较显著,最近大学的法学教育也面目一新。该社为了迎接和纪念创建二十周年,重新鼓起干劲,又系统地编辑了《法学全集》,决心回答现代提出的各种要求,这就是正在出版的《现代法学讲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岩手县博物馆创建于1980年。本文总结了该馆建立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对我国地方博物馆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特摘译其中“教育普及活动概况”一节于此。本文载日本《博物馆研究》1984年第9期,原名《岩手县博物馆的工作——以教育普及活动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志》2005,4(11):23-2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组织编写,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宋恩荣、于子侠任主编,首部旨在揭露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教育侵略罪行的4卷本大型学术专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近日出版。这是我国在日本侵华教育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部近200万字的著作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作者查阅了各种日伪档案卷宗等原始性文献以及各级各类图书馆收藏的日本侵华时期出版的报刊、图书,并充分利用了近年来地方志研究的成果和访谈所得的口述史料。该书从日本侵华教育政策、日本侵华教育实施、中华民族教育应对三…  相似文献   

13.
单士厘,字受兹,萧山人。她1899东渡日本,1903年离日本赴俄,后遍历德、法、英、意、比等欧陆诸国,直到1909年冬才回国返居余杭,留下《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她作为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女旅行者,东赴日本时,就指出女子教育与女学的重要性,翻译了《家政学》;远赴西欧,将西方古罗马神话介绍给国人;她还是第一个将托尔斯泰详细介绍给国人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7,(6)
大慧宗杲的相关著述《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大慧普觉禅师书》《大慧普觉禅师法语》以及《大慧禅师年谱》等,是日本五山禅僧平时的重要读物,也受到幕府将军的钟爱,更是丛林讲筵、众僧谈资的材料。从流传在日本五山丛林的各种逸闻趣事可以得知,大慧宗杲的人格魅力、弟子教育以及佛法追求等,在日僧心目中具有较高地位。大慧宗杲虽然没有和日本进行过直接的交流,但"大慧再世说"的出现,实乃大慧精神及其所创禅风因东渡扶桑而被世代传诵之最好印证。  相似文献   

15.
正1915年5月9日,日本法西斯政权以武力相威胁,逼迫“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欲将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条约签订后,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全国教育联合会将这一天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才彻底废除。在此30年间,中国民间人士从未停止过与日本帝国主义取缔该不  相似文献   

16.
通行的《论语集注》主要有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朱子全书》本,前者流行广,后者校勘精。本文参考《四书大全》以及日本刻本校勘出讹字、倒文、衍文、脱文、标点错误、避讳字等两个本子共同存在的讹误数条,校勘出中华书局本讹误数条。  相似文献   

17.
白宇 《黑龙江史志》2014,(12):49-50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长达14年,其施行的奴化教育作为教育侵略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日伪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载体和工具,也是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绝对罪证。本文以日伪教科书《国民学校满语国民读本》第八卷为例,对日本殖民者蓄意篡改中国和渗透奴化思想等奴化教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国语》刊本主要有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校本、冢田虎本、上善堂本、秦鼎《定本》和高木熊三郎标注本,其中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本、冢田虎本、秦鼎本和高木本属于《国语》公序本系统,而上善堂本则属于《国语》明道本系统。公序本系统中,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本、冢田虎本、秦鼎本和高木本具有前后继承的渊源关系。道春点本既是日本《国语》刊本的开端,又是早期日本《国语》研究者所凭借之本。秦鼎《定本》既是日本《国语》研究的重要著作,又是此后日本《国语》研究、点校的重要依据版本。  相似文献   

19.
饶亮亮 《神州》2011,(10):178-179
本文以2011年日本《防卫白皮书》为基础,结合日本的国防政策,对新版日本《防卫白皮书》的方向性关注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对该《白皮书》进行文本解读,对日本的安全关切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白皮书》中隐含的诸如关于中国军力、网络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国际维和行动等方面日本新的关注动向。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侵华教育全史》日文版已于2016年1月由日本明石书店正式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撰著而成,宋恩荣、余子侠联袂担任丛书主编。作为海内外第一套全面系统论述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该套著作共约200万字,包括第一卷(东北卷,曲铁华、梁清著)、第二卷(华北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