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其荣 《史学集刊》2007,19(2):65-7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其特点之一就是技术移民剧增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技术移民之所以在全球备受青睐,与发达国家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和加拿大是成功吸引技术移民的国家,两国之所以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是为了应对信息革命带来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同时美、加技术移民政策产生了双重影响。为了遏制人才外流,亚洲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人才强国战略,吸引有用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此后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就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欧洲发达国家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实施较晚,但到20世纪末期,欧盟国家成为当代全球继美国之后另一个人才聚集最多的地区。从人才来源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从母国迁入发达国家的移民,第二类是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无论以何种身份入境,科技人才作为母国政府、家庭和社会多年来投入的人力资本的载体,其作为移民永久性定居欧美发达国家,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流失,其中以人才资源稀缺的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遭受的损失最严重。从科技人才迁移的原因看,在微观上,科技人才的主观因素作用比普通移民更加突出;从宏观上而言,用传统的移民观已经无法解释战后扑朔迷离的跨国人才流动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可以发现,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出现了科技人才跨国活跃流动的趋势。同时,区域性的经济协作和跨国公司及各国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等因...  相似文献   

3.
陈锦华 《百年潮》2011,(9):14-17
2001年2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后,美国CNN记者追上我,要对我进行单独采访,并毫不掩饰地提问: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是不是针对美国?我说《博鳌亚洲论坛宣言》讲得很清楚,它是亚洲各国讨论亚洲发展问题的一个对话平台。它是开放的,欢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来这里交流、对话,共商亚洲和世界发展大计。我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欧洲、美洲、  相似文献   

4.
美国技术移民政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特点,尤其是以技术移民政策方面美国吸引外国人才的制度优势为着眼点,综合梳理了美国技术移民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调查报告及统计数据等。认为美国的移民政策始终基于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历了自由开放、限制移民和高度选择三个阶段。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受国和技术人才引进国,但它的移民构成特点仍以家庭关系移民为主。它通过永久居留类职业签证、临时居留类职业签证、临时居留类的留学生和学者签证等三种签证类型吸引人才,并且建立了劳工证制度、配额制、担保制、优越的科研条件等多制度配合的吸纳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境流动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上述人口的跨国流动也不可避免地席卷了中国,掀起了中国人口流向世界的热潮。同时,一个日益开放的中国也成为世界各国人士移居或工作的场所,这一波新的人口移动浪潮成为国际移民研究关注的对象。2005年6月10日至11日,在暨南大学召开了由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PacificFoundationofCanada)、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都市移民和整合问题研究会(ResearchofImmigrationandIntegrationin Metropol…  相似文献   

6.
移民与族群关系问题是当今全球化大都市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经济近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使之成为当今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人口流动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2亿多的流动人口。与此同时,国际和境外人口移人中国的数量也在显著增长。据最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中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士共102万人。不同社会群体的语(方)言文化、生活方式与习俗、社会经济背景等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程度的隔阂、误解、公开的或潜在的冲突给日益全球化城市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和谐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一 引 言  二战后 ,以交通、通讯、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高科技发展为基础、以商品、人员、资本和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快速自由流动的结果之一 ,是引发了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重创了东南亚甚至东亚的经济。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危机爆发的起源、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危害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研究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也就危机对华人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但从…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女性移民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地区分布趋向多元化、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教科书》与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对2001年4月3日由日本部科学省审定“合格”获得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宣扬错误史观、掩饰日本国家侵略罪恶。进而反映战后日本国家错误历史认识的表述和企图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并试图对日本国家错误的历史认识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章认为:战后日本社会对其侵略历史的错误认识,是有着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国际环境基础和经济基础的,是与战后几次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不久之后其对日政策的改变以及日美同盟关系的确立和固化、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罪行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清算不彻底、战后日本国家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重建过程中对各种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战后日本国内经济的恢复及其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近期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思潮的盛行及经济状况的不景气和政治局面的动荡,以及亚洲邻国对日本这种趋势发生发展的相对无力的应对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利用俄罗斯联邦移民局和联邦统计局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探讨近年来俄罗斯移民尤其是劳务移民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从事行业以及中国移民在俄罗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俄罗斯在制定移民政策存在的弊端,并从"现有移民政策的局限"和"有效管理外国劳务移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认为一国移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符合该国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大局,而且要认识到移民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人的亚洲观及澳亚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澳大利亚人的亚洲观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清晰,从平面到多维的发展过程。要简明地描绘其历史演进是困难的,但如果我们从种族化观、地缘政治观和移民问题三个层面人手考察,有可能把握其实质、内涵与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的英国种族化特征和地处东西方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构成了澳大利亚人亚洲观的基础,并影响着战后至今的澳亚关系。而移民问题则与澳亚关系同步发展,并成为澳大利亚制定亚洲政策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葛庆华 《史学月刊》2003,(1):102-106
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河南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初年.大量河南移民的迁入,对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着重考察藏族移民在美国生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过去七十多年间,美国藏族移民不仅人口持续增加,生活状况有所改善,而且在整体发展上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方面民族特征日渐淡化,大有被美国主流文化完全同化之势;另一方面群体内部四分五裂、纷争不断,有些甚至发展到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地步。与此同时,藏族移民普遍信仰的藏传佛教也已严重异化,或被当作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或被用于经营谋利乃至敛聚钱财,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成为西方化的"美国佛教"。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融入与同化、团结与分化、信仰传承与宗教异化的矛盾都将是美国藏族移民群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分别介绍了国际移民的规模、流向和主要的来源地及目的地,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际移民的发展特点作了详细阐述,并对"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国际移民的大背景下,国际移民在中国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中国并非移民输出大国,"中国移民威胁论"等都是没有依据的渲染和猜测。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与各国及国际组织一起努力,共同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正常人口流动,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期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随之进入政治与军事全面对峙的冷战时代.五六十年代的亚洲形势远比欧洲错综复杂.东亚和东南亚成为冷战时期大国利益的交汇地区.日本与东南亚在战后冷战的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重新交往,始于战后初期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赔偿.这种赔偿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利用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初期一段时间内的困难处境迫使它们开放市场,以便进行经济扩张;另一方面,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整个冷战时期,日本依靠美国的安全保障致力于经济活动,是冷战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的黑龙江,军事、工业、经济地位异常重要,其人口的发展状况非常复杂,于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特征可看出城市的发展轨迹,也可从中管窥黑龙江地区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迁徙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一、战后始于日本的“亚洲奇迹”战后世界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亚洲奇迹”的出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用20年的时间从一个后进的工业国迅速成长为亚洲唯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66年赶上英国,1967年超过法国和德国,此后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60~70年代,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在1960~1996年的36年中,韩国只有一年经济负增长,新加坡有两年,而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经济增长均为正值,又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地区”。80年代,中国和泰国、马来西亚、菲律…  相似文献   

18.
H.V.伊瓦特从1941年10月至1949年12月出任澳大利亚外务部长.战后初期澳大利亚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由伊瓦特所开创的,特别是他提出的新亚洲政策--协调政策,极力主张扩展与亚洲的外交联系,积极发展经贸关系,密切关注亚洲事务,寻求在与西方相互信任和互惠基础上加强亚澳地区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伊瓦特的新亚洲协调政策在调整、改善和发展战后澳亚关系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促进了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外交和经贸关系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其以后的澳大利亚外交.  相似文献   

19.
1933—1945年罗斯福时代的美国移民政策是美国移民制度史、移民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罗斯福政府在欧洲犹太难民、亚洲移民、拉美移民以及犹太知识难民等问题上都出台了一些新的移民政策,为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新移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中,亚洲移民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使排斥亚洲人的种族主义移民原则被打破,使亚洲移民由禁止时期进入限额时期,为亚洲人进入美国打开了缺口。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崛起得益于美国的外来移民,而恰当的移民政策是美国保持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一个国家制定任何一种政策都是为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服务的。美国的移民政策也不例外,接受何处、何种移民,接受多少,都反映了这个总要求,本文试图分析出美国历史发展中对于移民的态度和移民对于美国的影响,为其他国家移民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