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旅游在民族地区的维持、转变及重建方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质是一种自由、主动、积极的文化活动。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旅游正是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  相似文献   

2.
王秋萍 《民俗研究》2006,(3):188-194
关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历来的研究者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在科举失败后,为了寄托孤愤而写作的泄愤之辞。但是《聊斋志异》素材的民间来源,《聊斋志异》与民间审美、民间叙事的种种割不断的联系,也是不容抹杀的事实。《聊斋志异》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具有民间审美趣味,人物身上很少有庙堂之气,多了民间凡尘的世俗味,他们都是凡夫俗子,“引车卖浆者流”。就连具有神奇法力的妖魅鬼怪们,也没有神圣的光环,他们也同样要食人间烟火,与普通人相差无几。因此,《聊斋志异》的叙事贴近民间生活,全书充满着价值取向趋于…  相似文献   

3.
The Folk     
Joseph Jacobs 《Folklore》2013,124(2):233-238
FOLKLORIST OF THE COAL FIELDS: GEORGE KORSON'S LIFE AND WORK. By ANGUS K. GILLESPI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University Park and London, 1980. Pp. 200. £10.20. 271 00255 7. Reviewed by J. D. A. Widdowson.

THE CRAFT OF RALPH ELLISON. By ROBERT F. O'MEAL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London, 1980. Pp. 212. £8.40. 0 674 17548 4. Reviewed by J. D. A. Widdowson.

ROSC: REVIEW OF SCOTTISH CULTURE 1 (1984), Edited by ALEXANDER FENTON with HUGH CHEAPE and ROSALIND K. MARSHALL. John Donald Publishers Ltd. and National Museum of Antiquities of Scotland. Edinburgh, vii + 104 pp. Illustrated, £5.00. Reviewed by W. F. H. Nicolaisen.

RESEARCH IN RITUAL STUDIES: A PROGRAMMATIC ESSAY AND BIBLIOGRAPHY. By RONALD L. GRIMES. The 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Scarecrow Press. Metuchen N.J., and London, 1985. 177pp. $15. 0 8108 1762 4. (ATLA Bibliography Series No. 14). Reviewed by Susan Drury.

KINTYRE: THE HIDDEN PAST. By ANGUS MARTIN. John Donald Publishers Ltd., Edinburgh, 1984. xii + 232 pp., illus. £12.00 p.b. Reviewed by W. F. H. Nicolaisen.

NATIVE AMERICAN FOLKLORE, 1879 to 1979.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ompiled by WILLIAM M. CLEMENTS and FRANCES M. PALPEZZI. Swallow Press (Ohio University Press), Athens Ohio, London, Chicago, 1984. 247pp. 0-8040-0831-6672. £29.65. Reviewed by Robert Turpin.

ENZYKLOPÄDIE DES MÄRCHENS. Editor K. RANKE. Volume ii Fascicle 5. 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979. Cols. 1186-1444. Volume iii. 1981. 1446 Cols. Reviewed by Ellen Ettlinger.  相似文献   

4.
桑俊 《民俗研究》2007,(1):268-272
近年来,随着“文化热”的高涨,以文化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文学现象已越来越普遍,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最鲜活的文化现象,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进行研究也颇受学界的重视。黄永林在如何以更广的文化视野和更高的学术高度来审视和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他的《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华中师范  相似文献   

5.
6.
王科 《满族研究》2005,12(3):121-125
满族作家曹革成的长篇小说《四季蛮荒》.以其浑朴、自然的“东北书写”.穿越大东北民间历史的风尘,为我们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黑土地上底层群众的风俗史,在破译和解读大东北的民间历史.认同与高扬大东北的人文精神以及表现大东北地域特色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不啻是满族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喜人硕果。  相似文献   

7.
论俗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俗信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目前的民俗学研究中,“俗信”(或称“民间俗信”)还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在为数不多的涉及俗信的研究著述中,对俗信的理解和给出的定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民艺镜头     
千张明月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于工绿可粉皮制作技艺 一片晴空下,鲁北平原的农家晾晒场上,秫秸帘排排站,成了天然的图案画,而主角其实是北方最家常的粉皮。纯天然绿豆粉浆经过旋盘摊薄、浸冷,由灵巧的手,将其一张张展放在黝黑的托盘上。只有高超的手艺,才能让它们浑圆一致、薄厚均匀,沐浴着干净无污染的空气,承受强烈日光的洗礼,最大限度保存粮食的原始味道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9.
民艺镜头     
《中华遗产》2012,(6):144-147
“万载”傩神 以面具为神,独此地无二。江西万载县池溪村傩神庙就是傩面的世界。“面”“面”相视:有怒目阔口者、眉清目秀者、忠义威武者、皂面无情者,这四色傩神,其受香火。客家傩舞开锣的时候,傩面即被迎请出庙,开始傩的“神戏”之旅。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艺人匠心独运,从刻制的赣傩面具上,既能感受到他们对干种神角的致敬,  相似文献   

10.
Frances Browne 《Folklore》2013,124(4):389-400
  相似文献   

11.
神性的山歌     
钟健 《民俗研究》2007,(4):119-136
肇始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是我国现代歌谣搜集和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期间的代表性著作,如董作宾《看见她》、刘经庵《歌谣与妇女》、顾颉刚《吴歌甲集》等,都无一例外地将歌谣整理成固化的文本,随后进行相关研究。抗战时期,出现了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光未然《阿细的先鸡》、陈智良《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等  相似文献   

12.
13.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3,(3):146-152
民间剪纸中常见以鱼、凤、蝶、猫、虎比附男性,以莲、牡丹、葫芦、瓜比附女性,又常合二而一为“猫卧莲”、“鱼钻莲”、“金鸡探莲”、“鹭鸶绕莲”、“鸡卧牡丹”、“蝶闹牡丹”、“蝴蝶戏牡丹”、“蝴蝶扑瓜”、“蝴蝶闹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绘画的现代趋向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品质价值与西方现代绘画是相似的,其美感意识主要源自作者的美感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秦陇一带的农家,从古运至今,一直崇尚珍重传统的春节和元宵节.  相似文献   

16.
王岩岩 《丝绸之路》2011,(10):76-77
在"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作家的叙事形态与富有权利色彩的政治话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十七年小说"因其过强的政治性而缺乏可读性。在这样的文本世界里,是否保存了乡村民间的社会丰富、生动、复杂的面貌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石芳  王文仁 《丝绸之路》2010,(18):50-51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唱响着《西凉乐》的遗音,流溢着敦煌乐舞的神韵,更有丰富多样的民间小戏。河西民间小戏以敦煌曲子戏、民勤小曲戏、凉州半台戏、秧歌戏、木偶戏、皮影戏和眉户戏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王华峰 《民俗研究》2009,(1):225-233
随着民间法研究的兴起,大部分研究成果将注意力集中在宏观研究的方面,但是具体的民间法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遗嘱且无法定继承人继承”这一乡土社会传统民事习惯,正是对具体的民间法进行研究的一个视角。通过对该传统民事习惯进行社会学解读,可以看出其在降低选拔难度、人际关系维持以及补偿方式多样化三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优势,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我国的法制建设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  相似文献   

20.
河西民歌历史悠久,自汉晋有记载开始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本文对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概述,试图以张掖民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河西民歌的内容分类、曲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