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郑黛 《人文地理》2021,36(5):73-82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北京、广州的两个典型社区,分别作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郊区化"政府主导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的代表案例,基于两个社区的活动日志调查数据,比较两个社区居民的工作日出行行为,以此探究居住郊区化模式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在国内已有时间地理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城市间直接比较研究的尝试。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居住郊区化模式为居民提供了较完善的活动机会与便捷的出行环境,但并没有避免职住空间错位;市场主导的居住郊区化模式无法提供完善的活动机会与良好的出行环境,居民日常活动高度依赖于内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已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已有关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中,缺少对于居民活动情境的社会分异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时间地理学中对人类活动的情境嵌入性与情境的不同维度的相关理论,以北京清河街道为例,分析不同住房来源居民在日常情境、地理情境和社会情境下的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尝试从多个情境维度拓展对时空间行为社会分异的理解。研究发现,市场性住房居民“朝九晚五”的活动特征明显,活动同伴选择外向性突出;单位性住房居民职住相对接近,在社区空间内分配时间最长且活动目的多样;安置性住房居民活动较为分散,地理情境与社会情境都呈现出“家庭内向性”特征;保障性住房居民非工作活动的“滞后性”明显,对社区空间的时间分配总体较低。除住房来源因素与个人社会经济因素外,建成环境因素对于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使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区内的日常活动空间共享有利于创造居民面对面的社会接触,进而增进理解、提升社区信任和社区融合。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共享—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路径,揭示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共享的研究意义;从结构、层级、尺度和载体四个角度构建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分析框架;从社区和个体两个层级构建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基于共同活动的联系衡量社区居民空间共享的广泛程度和频繁程度。在理论框架与指标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上海市郊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活动空间共享的社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研究指出,提升居民空间共享对建设充满人气的活力社区具有意义,能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建设和社区治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春市活动空间特征与社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时空行为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研究长春市活动空间及其社区分异,轮廓性的揭示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消费休闲空间的分布规律,从人地互动的过程与格局的视角认识城市空间。研究发现,居住活动对中心城区依赖明显高于就业和消费休闲活动,就业活动呈现多中心连片发展格局,近郊的欧亚卖场和郊区的净月潭成为人们消费休闲活动的重要选择。就业-居住距离和消费休闲-居住距离的社区分异显著,折射出三类活动空间关系复杂,由此感知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和社会空间结构。通过对社区分异的空间聚类分析明晰各地域自身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长春的空间调整优化和居民行为引导提出建议,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渗透融入社会生活,变革了传统的人地关系,时间、空间和距离被高度压缩,重塑了居民购物活动及其空间指向。受新冠疫情爆发和居家隔离政策实施的影响,居民在线购物行为呈现出不确定性,其特征及影响因素值得深究。基于对潍坊居民的问卷调查,厘清疫情期居民在线购物行为特征及其与平时的差异,进一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诠释疫情期居民在线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疫情期居民在线购物频率、费用和时长均高于平时;城市中心区居民的在线购物频率、费用和时长高于郊区,揭示出“创新扩散假说”在疫情期仍然成立。疫情期居民在线购物认知和实体购物行为均对其在线购物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在线购物年限更长、居住区位越佳的居民更倾向于在线购物。研究丰富了居民在线购物行为的学术讨论,能为城乡零售空间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深圳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深圳居民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不同类型商品总结出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频率特征、购物时段特征以及空间特征,提出了低等级商品购物的三圈层结构和高等级商品购物的扇形模式。本文还通过购物行为空间与居民属性的相关关系分析对居民购物消费空间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人本导向的动态蓝绿空间品质差异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城市居住分异视角切入,以南京市单位小区、传统社区、城中村、保障房和商品房小区的不同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居住地、工作地、其他日常活动地点以及主要活动路径上的蓝绿空间品质,交叉对比不同类型社区和不同收入群体获得的蓝绿空间品质差异,进而研究蓝绿空间质量对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基于活动空间测度的不同社区类型居民蓝绿空间品质差异明显,但不同收入群体蓝绿空间品质差异不显著;活动路径的蓝绿空间要素比活动地点对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日常医疗消费出行调查数据,剖析了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出行空间社会特征,并与特大城市比较,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选择以市域最高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形成"一超多强"多中心结构,出行空间呈"三带四圈层"的核心-外围形态。低收入群体近距离就医特征突出,出行空间小;高收入群体消费选择较为多元,出行时空范围广。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私人诊所,出行距离是首要考虑因素,出行空间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特大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区级医院,更重视医疗机构社会声誉,与中小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民大型超市购物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零极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06,21(5):124-128
以上海居民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探讨零售业态变革下上海居民大型超市购物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时空间特征。上海居民选择大型超市购物的比率及频率较高,在大型超市购物的耗时相对较长,并且有集中于夜间的特点,购物出行方式上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陪伴者以家人居多。通过不同类型商品购物行为空间的分析得出,大型超市对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的影响显著。受大型超市空间分布和周边其他零售业设施发育程度的共同影响,居民购物活跃度的空间差异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鹏军  胡昊宇  于昭 《人文地理》2020,35(4):1-8,138
交通是乡村地域系统形成的重要内容,也是刻画乡村地域系统特征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从交通出行视角对我国乡村地域系统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村-镇-县逐级体系仍占主导地位,村-县联系成为新趋势;农业相关活动仍以村-镇-县等级为主,但其他活动在村-县间联系比例较高,且东部地区及城市近郊更明显;不同目的出行形成20分钟生活圈;随着村民出行范围扩大,传统乡村地域等级体系将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论对乡村空间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布局等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租房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为研究框架,运用核密度、缓冲区分析等方法从社区物质环境以及居民对社区感知两个维度对城市公租房社区的生活空间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西安市公租房社区空间布局较为偏远,集聚特征明显;除教育资源外,医院、商业以及游憩等资源均处于低可获性状态;社区居民对公租房社区房屋面积、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社区绿化等方面满意度较低,社区归属感及长期居住意愿不强。西安市公租房社区在社区资源可获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空间剥夺现象,社区整体生活空间质量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3.
社区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事关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社会公平与公正,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以南京市居住用地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对南京市的教育、医疗、商业和公园绿地四大类社区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相关低收入社区的实地调研,研究城市边缘区低收入群体的服务设施空间剥夺问题。研究表明:南京市四类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水平均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衰减的空间分异格局;较低的社区服务设施可达性不仅直接造成低收入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设施较低的满意度,导致其空间剥夺感的产生,还极大地阻碍着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导致社区居民强烈的迁居欲望,在他们较低的支付能力下进一步加剧其空间剥夺感。政府未来在规划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社区时,更应注重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做到社会与空间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4.
孔翔  宋志贤 《人文地理》2019,34(4):47-53
开发区周边主要聚居着本地失地农民和外来普通劳动力,可能存在的内群体交往倾向会制约这两类居民间的平等、正常交往。为此,本文主要结合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居民的调研,重点考察了内群体交往倾向对居民社区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区周边居民确实存在内群体交往的倾向,这使其社区感水平普遍不高;而归因于征地拆迁中的复杂矛盾,本地居民的群体的内部交往对其社区感有消极影响,但外来人口的内部交往因为有助于增强其适应新地方的能力,对社区感建构有积极影响。由此,建议既要促进两类群体之间的交往,也要关注本地居民之间以及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协调,以普遍提升其社区感。  相似文献   

15.
孔翔  陈丹 《人文地理》2016,31(4):26-32
我国的城郊开发区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在招商引资中易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困境,急需通过增强地方性来促进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郊开发区建设对东道区域地方性消解的机理。研究表明,城郊开发区建设主要是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过程,主要生产可复制、可交换的同质空间,因而会消解东道区域的地方性,这在调研中突出表现为当地居民对新的空间缺乏深厚的认同和依恋。为此,有必要尊重当地人的发展需求,更好保护东道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从而把开发区塑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宜业宜居"空间,以增强开发区的特色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时代的中国大都市热点空间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兴平  崔功豪 《人文地理》2003,18(1):44-48,74
本文从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提出了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大都市开发的热点空间,分析了该类空间的特征,动机制,主要类别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对部分城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优化和调控该类空间的对策建议,为合理规划大都市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将城乡道路网系统解构为需求、供给两个子系统,构建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和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地市、县市层面揭示了1995-2012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的时空协同演化格局:地市层面上,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给系统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空间生长趋势,需求系统呈武汉"一城独大"格局。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耦合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空间差异较小,协调度由失调向良好协调发展,呈现出同步进阶的态势;县市层面上,供给系统县际差异趋小,呈现等级圈层式的空间发育格局,需求系统也发展较均衡,呈板块集聚特征。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核心-边缘"格局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侃侃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12,27(2):78-81,61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为目的,运用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理念分析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的公正性和客观可获性的内涵。构建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的模式,即阶层化居舍剥夺指数评价模式和阶层化社会区剥夺指数模式。阐述了基于"城市资源的配置是均等的"这一假设,结合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要素,提出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的操作模式,以期构建完整的城市社区体系结构,提升城市社会空间的阶层可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