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已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一种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关注到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对郑州市老年人出游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老年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概况,汉移民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汉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围绕移民的形式及明清两代移民的特点,汉移民与土著居民在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同化融合的现象以及移民对促进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封闭局面的打开几方面来展开明清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老年旅游的发展是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象之一,成为了旅游学、老年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老年旅游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尚处于现象描述等初期阶段,各学科关注度和研究深度较一般.本文以人文地理学科为背景,收集、整理并仔细分析了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主要文献,系统性的地总结了国外...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与2005年1%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采用流数据分析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用省际人口迁移的最大联系线、最大迁出流、最大迁入流、期望线、迁移效率、粗迁移率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我国1995-2010年间省际迁移的时空动态特点及其区际联系。结果表明:全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东部地区更明显;省际最大人口迁出与迁入流反映了中国省际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整体框架,全国大致可以分为3个人口吸引片区和5个辐射片区;省际最大净迁移流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其空间分布与各省的MEI(i)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元代岭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4)
本文主要论述了元代岭南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特点及其意义,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7.
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特殊性,人口迁移和流动现状呈现出普遍性特点,但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本文尝试对兵团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文章首先概述了近1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特点;然后对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即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作用,人口迁移政策建议以及人口迁移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人口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应该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归绥道始设于乾隆六年,驻归化城,属山西省。归绥地区由于土壤肥沃、社会资源的优势以及逐渐形成的农耕水利系统,促使归绥道外来人口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以17世纪中叶为界先后形成了生计型迁移和改善型迁移两种模式。17世纪中叶以前,随着人口快速增长而出现乡村人口过剩,许多人为生计所迫,在原住地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生计型迁移模式。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17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增长减速,经济地理布局日趋均衡,城市拉力作用减弱,人口迁移走向地方化和有序化,从而形成了改善型迁移模式。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深刻影响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旅游决策过程调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旅游决策过程是一个从心理到行为的连续体,包括一系列相关的阶段或步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发现个人的旅游决策过程可以划分为产生旅游的需要或动机、收集有关旅游的信息、确定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线路、进行旅游预算、确定出游方式、决定是否外出旅游、外出旅游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旅游者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福州会展旅游发展条件及战略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会展旅游能为旅游城市带来综合效益。福州具备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注重战略决策的研究,把福州市打造成亚太地区海峡西岸国际会展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群体心理特征的老年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以关中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心理特征分析引入旅游产品谱系构建当中,是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导向型下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本文从感知、情感和情绪、意志和兴趣等方面对老年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三维视角概括老年群体旅游动机,并从安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三方面总结该群体的旅游偏好。针对旅游动机,结合旅游偏好设计了相应的旅游产品系列,并对每个系列具体旅游产品类型进行选择,得到面向老年群体的旅游产品谱系。以关中地区老年旅游市场为例,通过问题的分析,运用所构建的老年旅游产品谱系对该地区旅游产品深层开发和拓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Eva Thulin Bertil Vilhelmson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 = Revue de géographie économique et humaine = Zeitschrift für ?konomische und soziale Geographie = Revista de geografía económica y social》2016,107(3):257-269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non‐local migr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by investigating emerging virtual practices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 We focus on the initial inspiration phase that theoretically defines the attainable reach of individuals considering moving. Using a case‐based approach, we distinguish how online information and social contact influence an individual's early considerations and desires to move elsewhere. We draw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young adults in Sweden. Our findings characterise how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influences the spatial, social, and temporal horizons of inspiration 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subsequent plans. We find that virtual practices spatially expand these horizons and promote a shift towards insider information.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a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regarding opportunities in other places drives the inspiration phase, extending its duration until it is more or less continuous. Reduced information friction increases the scope for impulsiveness to spark migration inspiration and inten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新世纪以来古村落已发展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大众旅游地,在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口在此常住与工作,形成旅游移民。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研究案例,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其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结构及融合现状。结果表明:①宏村旅游移民社会融合包含4个维度,分别为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②宏村旅游移民整体社会融合度不高;其中,心理融合最好,公因子得分达到3.57分;其次是文化融合与身份融合,融合度均未达到中等水平,且文化融合维度的内部离散性较强;最后是经济融合,其融合度最低,移民经济收入未达到预期水平。③影响宏村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和迁入地因素,其中迁入地因素影响程度大于个人因素。最后对古村落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旅游效应与中国奥运旅游圈构想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举办奥运会最大的经济受益点是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应充分抓住奥运给旅游业带来的各种效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合理确定和设计旅游区位,确立\"一个核心、多中转辐射地、五圈共享\"的\"中国奥运旅游圈\"区位开发模式,构建北部历史古迹都市文化核心旅游圈、东部东方文化现代都市旅游圈、南部经济特区热带风情都市旅游圈、中西南奇山丽水民族风情旅游圈、西部神奇景观旅游圈,实施整体形象设计与促销战略、多等级多系列产品战略、网络化大交通战略、信息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规模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发挥奥运旅游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对重游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哈尔滨赴海南的养老旅游者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的3个维度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亲密性、养老旅游者感知的受欢迎程度、养老旅游者对目的地居民的认同感;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通过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19.
William Terry 《Tourism Geographies》2018,20(1):85-106
ABSTRACTOver the past couple decades, hotels and res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ome to rely on the influx of foreign guest workers to meet labor demand during peak tourism seasons. In particular, employers leverage two visas programs: J-1 and H-2B. While helping to solve seasonal workforce issues, these programs have come under scrutiny by worker advocacy group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who have recognized that both programs at times featur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workers. This case study focuses on the precarities embedded in the lives of these foreign guest workers when they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ways that policies crafted to facilitate the flexibilities required by employers have a hand in structuring the precarities associated with living and 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show that workers are at times vulnerable to inadequate housing, questionable employment practices, weak program sponsorship, and, in rare cases, human trafficking. Analysis suggests a general spatial unevenness in the ways that workers experience precarities, especially pertaining to the presence of effective community outreach programs aimed at assisting foreign workers. It is argued that the latter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ensuring that guest worker programs can achieve the goals laid out by government agencies of providing employment and protection for workers. Research is based primarily on interviews with major stakeholder groups associated with tourism guest work, including guest workers, advocates, and program sponsors. It is suggested that despite recent reforms, more work is needed to ensure that guest workers' exper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not fraught with vulnerability.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0年~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不包含西藏)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混合回归(POLS)、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对旅游发展与房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发生在当期,两者之间的跨期影响并不明显;(2)旅游发展与房价的正向关系并不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在旅游发展对房价的影响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3)系统GMM对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地区房价具有“自我收敛”功能,房价决定系统中存在一种“逆风向”的动态调整机制;(4)旅游发展对房价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其对西部、东部、中部房价的影响强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