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9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9年中英就西藏问题进行了交涉。北京政府提出解决西藏问题的新建议。英国希望迅速解决西藏问题 ,交涉时在西藏与中国内地分界线问题上表现出灵活的立场 ,但北京政府突然中断谈判使其感觉受到了愚弄 ,并在外交上对中国进行了报复。日本干预西藏问题的谈判 ,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北京政府采取“拖延”谈判的策略 ,对英交涉的立场也越来越强硬 ,最终挫败了英国迅速解决西藏问题、侵犯中国主权的图谋。  相似文献   

2.
本文涉及了西藏现代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使中国接受一个类似于《西姆拉条约》那样的解决藏事的办法,逼迫北京政府与之重开谈判的情况2.五四运动、外蒙古问题和日本等国的插手对北京政府态度的转变的影响;3.英国本国政府与英属印度政府在如何分裂中国西藏的问题上出于各自利益的种种考虑和意见分歧,英国驻华公使馆的朱尔典、台克满、金等官员对当时西藏问题的不同看法;4.康藏冲突的演变及噶伦喇嘛、陈遐龄、马麒等人的作用。相关史料的欠缺,使目前国内对这一期间西藏历史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本文大量引用了现存于英国伦敦东方与印度事务部资料档案馆的英文原始档案,有助于我国学者更深入地探讨西藏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问题。文中有些错误的提法不妨碍木文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辛亥革命后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新政策”元代西藏地方的基层组织古格王国兵器与外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在1912年3月11日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但辛亥革命时期国内...  相似文献   

4.
张皓 《史学月刊》2015,(2):51-65
抗战胜利前后,英国制造西藏"自治",中国再一次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国民政府调整边疆民族政策,同意赋予西藏"高度自治",强调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西藏为中国固有疆域之一,将"高度自治"具体化为中央政府指导下的地方自治,明确西藏及省属藏区参加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的名额。西藏地方按照规定选举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当选者向有关机关报到。西藏的政治地位在宪法上再次得到确认,再次向世界表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相似文献   

5.
范双杰 《神州》2012,(11):9-10,12
西藏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屏障和四川的门户。自元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从来就没有放弃和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19世纪以来,以英、俄、法、日等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对我西藏加紧渗透、企图侵占,驻藏大臣文硕临危受命,在隆吐山设卡问题上多次上书总理衙门阐明情况,论证隆吐归属,揭露英国阴谋,极力支持设卡,坚决带领西藏军民共同抗击英国侵略者,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6.
天津比租界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唯一一个完全通过谈判收回的租界。该租界设立后,比利时政府并未着意建设,而是将其经营权让与私人公司。1927年比方在中比修约谈判过程中承诺交还该租界,随后的交还谈判却由于比方在"私产"问题上做文章及北京政府的垮台而中辍。南京国民政府与比利时签订平等新约后,中比重开谈判,双方在比租界专管公司资产性质、租界市政债务等方面僵持不下,其间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工潮的爆发打断了谈判进程。而后,比方在英国的影响下提出以向中方出售地亩的方式偿还市债的方案,最终南京国民政府妥协让步,双方订约。中国收回比租界的交涉过程既反映出比租界特殊的治理模式所引发的连带问题,亦凸显收回租界谈判中诸如私产性质、市债处置及列强在修约问题上互为援引等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21,(5)
正从1950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到1972年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英全面建交谈判时断时续进行了22年。两国谈判的重点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台湾问题。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希望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要求英国在联合国投票时赞成恢复中国代表权,不再与台湾当局有任何外交来往。9月,英国投了赞成票,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因为一些国家阻挠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西藏代表出席国民大会档案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从十三世纪的元朝归入中国版图以后,一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史实如此,众所周知。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照孙中山“五族共和”政治主张,历届民国政府都十分注意吸收蒙藏等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北洋时期的国会参众两院、1931年国民会议、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1946年国民政府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及1948年召开的行宪国民大会等,西藏均派出代表参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觊觎西藏由来已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西藏则成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重要侵略目标。他们千方百计地在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培植自己的势力,进行分裂西藏的活动,以达到把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目的。但是,他们的梦想一直未能得逞。本组所辑档案资料,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西藏各族人民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时亦揭露了国际敌对势力策划西藏独立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  相似文献   

9.
1950年6月中国出兵朝鲜以后,印度、英国等联合国成员国就开始酝酿停火谈判问题,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半,其中两年半的时间是在停战谈判或边谈边打中度过的。所以,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中,停战谈判同战争起源问题一样,也颇受国际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即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在历史的长河里虽然时间不长(1912—1928),但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时期:帝制终结,共和初始,革新与保守兼容,南北政治冲突,国体与政体纷争,军阀派系博弈与内部倾轧交织……  相似文献   

11.
正该书由吕乃涛、陈昌滨、苏骏编著,2014年1月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华纸币研究会编撰的《中国纸币标准图录》系列系统工程中中央银行部分的首部,随后将陆续出版剩余三部。书中辑录了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南方广州军政府在1923年广东革命根据地设立的第一家以中央银行为名、准国家银行性质的广州中央银行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设上海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于参战案的探讨,以往较多集中于府院之争、派系之争、南北之争上,对参战一事颇多贬斥。从外交史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实有必要。欧战爆发之初,北京政府宣布中立。这一政策看似稳妥,但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境况下却蕴藏着危机。虽曾有人提出对德采取积极进取政策的建议,惜未被采纳。1915年末,北京政府暗中与协约国有接洽之举,但在日本的反对下退缩。1917年,转机出现。围绕着中国是继续保持中立还是对德绝交宣战,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将领及社会各界都卷入了争论。总体而言,主张对德绝交的力量超过了主张中立的力量。北京政府不仅希望通过参战获得战后处分权这一远期利益,还希望获得延付庚款、提高关税等现实利益。以参战为筹码,北京政府与协约国列强展开了并不轻松的谈判。中方的要求获得了部分的满足。可以认为,参加欧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到积极的一个重大转变,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可说由此而发端。  相似文献   

13.
胡岩 《民国档案》2003,7(2):99-104
192 7年 4月 1 8日 ,在北伐胜利的基础上 ,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于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在其统治中国的 2 2年间 ,同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我国西藏的阴谋进行过斗争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这些斗争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 92 7年至 1 945年 ,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英国政府和英属印度政府 ;第二阶段从 1 945年至 1 949年 ,斗争的对象是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第一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 ,不仅宣称奉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并且做出了某些表示 ,如宣布要经过正当手续废除“前北京政府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  相似文献   

14.
正金陵大学的前身是汇文书院,该书院是由美国美以美会的传教士在南京创立的。同时期美国基督教会和美北长老会也在南京各自创立了书院,分别是基督书院和益智书院,1907年两校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正式合并,组成了金陵大学,包文为首任校长。金陵大学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逐渐发展壮大,在1925年就获得了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的正式认可,是民国时期教会大学最早在中国政府备案的,1928年9月又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一、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国产炼乳业的兴起民国以来,在中国食品市场中炼乳制品一直是以洋货占绝对支配地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制乳公司均在中国市场投放制品,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中国市场上最具影响的炼乳制品是由英国的英瑞公司所产的“鹰”牌炼乳,该商品的商标本来是由英国的波顿公司最早在1926年以前向民国北京政府登记注册的,1927年6月“鹰”牌商标由英国波顿公司转给另外一家公司英瑞公司,但办理过户手续的仍旧是原北京政府的工商管理部门,没有经过当时已经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工商管理部门。英瑞公司是一家…  相似文献   

16.
印度独立后想要延续它从英国继承的西藏政策,因而较早地承认了新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积极支持中国并反对美国干涉西藏的种种企图,希望获得中国的让步。印度还两次阻挠西藏代表赴京谈判,向中国施加压力及提出权益要求。中国的军事和外交手段的完美结合使西藏和平解放顺利实现。然而,印度政府上述政策的目的─—使麦克马洪线合法化及保持西藏的缓冲地位─—却早早地埋下了两国冲突的祸根。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1997,(5)
意外受命中南海1951年春,张经武刚刚就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兼人民武装部部长不久,一件与其职务几乎毫无联系的大事落到了他的肩上:毛泽东要他同李维汉、张国华、孙志远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土登旦达、土登列门、桑顿·登增顿珠进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李维汉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西藏还没有解放,其上层人士正在阴谋策划西藏独立。直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边疆领土的一部分,在近现代历史上,西藏很早就受到西方列强的觊觎。与美国相比,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更早涉入西藏问题,早在20世纪初叶英国就确立了在西藏的势力范围优势。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发现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时,势必与英国在西藏的利益发生冲突。本文通过抗战前后中美英关于西藏地位问题的交涉,分析新老列强在西藏问题上立场的不同。由此还可以看到战后美国与英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西藏立场差异之由来。  相似文献   

19.
1907年至1911年清政府与荷兰就在荷属东印度设立领事问题再次展开谈判。在谈判中,荷方强硬地将设领和华侨国籍问题捆绑在一起,因而,中荷设领谈判与华侨国籍问题交涉交织在一起。为了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中荷双方都加快有关国籍法律制定的步伐,中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及其施行细则因之而加速颁行。以陆征祥为代表的中方对有关国际私法欠缺应有的认知,与此相关,对中国的根本利益的定位发生偏差,进而影响了谈判策略的设计。陆征祥起初主张中方既取得设领权利,又依据血统主义维持对荷印华侨的属人主权,并抵制、反对荷兰依据出生地主义制定相关国籍法律。然而中方既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没有有效的手段逼使荷方让步。经过近四年漫长的谈判,中荷签订《和兰中国关于和兰领地殖民地领事条约》,中国得以在荷属东印度设立领事,而在华侨国籍问题上,中方完全屈服于荷方的立场,荷兰得以将出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收纳为臣民。  相似文献   

20.
从元朝起,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曾采取各种卑劣手段,企图侵占西藏,分裂我们的国家,但是,他们的阴谋和野心,始终未能得逞,西藏始终是我国神圣领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目前,对西藏地方史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展开,特将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政府及寺院组织简述如下: 一、西藏:地方政府组织:西藏地方政府的结构是由各级官吏终身充任的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这些官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份是贵族官员,即俗官,另一部份是僧侣,即僧官,他们都归属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的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