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会政治下的国会选举通常会透露出社会政治意识的走向。战后的日本议会政治,是在战前议会政治基础之上植入美国式民主政治理念,以英国式民主政治为范本确立起来的。而1949年1月日本国会大选,则可以看成是战后日本议会政治由英国式民主政治模式转为日本式民主政治的标志性选举。藉助这次选举,保守性质的政党开始确立优势地位、派阀政治出现、中间政治意识失势等战后日本社会政治诸多特征都呈现出来。研究1949年1月的日本大选,对于把握战后日本保守政治体制的形成和日本社会政治意识的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尹虹 《史学月刊》2003,(3):74-78
都铎时期是英国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英国虽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国王在政策上仍需要议会的支持,议会亦需要王权的保护。这种“互助”的关系也反映在流民立法上。当英国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时,议会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中充分体现了国王的意志。因此,无论是“血腥立法”还是“社会福利”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发生动乱,稳固统治,在这一点上议会与国土的利益是一致的,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16世纪的英国人看重议员身份并重视议会立法,说明英国此时已初步建立法治社会,法律受到尊重,且议会拥有立法权威。溯其迹象可追至中世纪。除了西欧封建制中的契约因素和英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普通法体系外,英国中世纪确立的法律专业性、"先在理性"原则及其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倾向也不容忽视。从16到17世纪,英国宪政发展在什么程度上具有转型性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民主制度确立于19世纪,在现代民主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英国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二次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由早期现存制度的反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开始寻求在阶级合作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的方法实现现有议会制度的民主化。工人阶级态度的转变,不仅为英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保证了英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历来被看作确立了议会主权,但欧美学界对此有争议,国内学界则没有详证确立的过程。事实上,1688年底奥伦治·威廉进入英国、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后,政治精英们已经面临着一个是否变更政治制度的局面。在随即召开的"非常议会"中,对革命解决持不同立场的威廉派、托利党与辉格党展开了博弈,三方最终因革命解决的现实需要达成妥协,以一种不易察觉到变革所在的方式确立了议会主权。随后三方又在王室收入问题上展开较量,达成了延迟解决的妥协方案,进一步保障了新生的议会主权。  相似文献   

6.
西方史学界对中古后期英国政治史的研究素来聚焦在对议会的考量上。然而,要全面理解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政治史,仅仅研究议会的历史是不够的,还应该研究那些在议会内外活动的政治势力尤其是世俗贵族群体的活动,因为它们对议会活动的主题与限度乃至整个王国发展之政治走向具有重要的乃至关键的影响。探讨那些在王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贵族即所谓的"超级臣民"因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习俗到法治——试析英国法治传统形成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的法律体系经由习俗到普通法,再到议会立法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英国的宪政体系和法治传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法律渊源,诺曼贵族的法制努力,以及英国社会经济力量的变化和各阶层的抗争,都对英国法治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卖淫问题突出,对社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净化运动在英国应运而生,英国政府也试图通过立法加以干预。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面临重重阻力。1885年7月,《帕尔摩报》刊登系列报道"现代巴比伦的少女献祭",揭露了伦敦严重的卖淫尤其是童妓问题,指出了该问题背后的社会与思想根源,呼吁议会与政府加快立法,推进该问题的解决。该报道发表后,引起英国社会震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压力,迫使议会与政府改变视而不见的冷漠态度,直接推动了《1885年刑法修正案》的通过,社会净化运动也因之得到快速发展,卖淫问题的解决取得很大进展,助推了19世纪英国道德整肃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略论英国议会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学者往往把英国议会称之为“议会之母”。盖因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议会的国家,并且也是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国家。其它各国的议会制度虽各有不同,却多半都是效法英国的。早在十三世纪,英国就有了议会,称之为巴力门。“Parliament”这个字是英国议会的专有名词,它有自己的特殊含义,不宜译成国会。十三世纪,英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时代。那时,国王是国家的主宰,议会不是代议机构,只不过是封建国王统治臣民的一种御用  相似文献   

10.
我年已古稀 ,生来酒量仄小 ,有过33岁前的三次酒后呕吐并全身不适的痛苦经历之后 ,一直坚持适量饮酒。同时通过多年的耳闻目睹 ,对不少亲友向人乞酒解馋的丑态和嗜酒罹病、身衰或不得好死的恶果 ,感触至深。下岗离休的近十年来 ,着意研究探讨敦劝世人莫酗酒的课题。“酒中自有真情在 ,饮而不贪是真正的风流” ,当代著名文学家王蒙在《文人与酒》中所揭示的这个道理 ,可说是道出了我蕴藏已久的心声。人们适量饮酒 ,可以起到调剂生活 ,振奋精神 ,增添喜庆情趣 ,和谐人际关系 ,以致激发创作灵感的积极作用 ,而不至产生醉酒伤身和酗酒败事的恶…  相似文献   

11.
确立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议会民主制是否可以在前一个世纪、即都铎时期(1485—1603)找到起源?这个问题长期为史学界所关注。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史学家中先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出现于本世纪50年代的“正统派”观点。该派代表人物、英国史学家尼尔认为,在都铎末代君主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1558—1603),下院在宗教改革、王位继承、下院权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女王、枢密院选有不和,议会与王权的“政治对立”颇为尖锐,实际上已经揭开了议会反抗王权、夺  相似文献   

12.
都铎王朝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受圈地运动、价格革命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英国社会出现大量居无定所、无所事事的贫困人口,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英国各郡陆续建立了感化院。感化院改变了先前单纯的惩罚政策,通过收容并强制劳动,初步解决了贫民四处流浪问题,但其管理方式也使贫民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3.
早在十三世纪,欧洲还处在封建社会中期,还是封建割据和宗教统治一切的黑暗时代,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就于1295年建立了议会。当时称之为“模范议会”,又叫做巴力门(Pa-rliament)。所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就有了议会的国家。十七世纪中叶,除了荷兰外,欧洲各国还都处在封建统治的时代,而英国便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英国开始建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所以,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就有了议会制度的国家。英国的这种议会制度,后来成为许多资产阶级国家效仿的蓝本。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英国议会称之为“议会之母”。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议会改革是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英国的改革模式与和平发展之路非常具有典型性,它说明政治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英国议会的起源,我国学者长期因袭苏联人的传统观点。他们认为,英国议会的产生是13世纪英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结果,其产生的过程表现为三大事件:1215年大宪章,1265年孟福尔召集紧急的议会和1295年“模范议会”。他们一般把议会的起点定在1265或1295年。我们认为,社会经济的演变并不是导致英国议会出现的唯一因素,三大事件不能涵盖议会产生的全过程,甚至不是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事件。本文试图从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体制沿革、社会关系的演变和调整等多方面对议会的起源进行全方位探讨,最后就英国议会的起点提出自己不甚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皇权的衰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权至尊”的确立是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的核心事件。它的确立直接导致“教皇权至尊”原则的衰落,削弱了教皇和教会管理社会和宗教事务的功能。在“王权至尊”确立后,英国16世纪僧俗两界的权力体系得以重组,宗教改革演变为政治变革。“王权至尊”由亨利八世创立,确立了王权在宗教和世俗世界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国王在议会中”使国王拥有了立法权。国王可以联手世俗立法机构直接面对教职会议并使其职能削弱,最终一身二任的国王实现了对教会的直接管理。但“王权至尊”的确立并非终局,质疑其合法性的声音从未停歇,膨胀的王权最终还得面临进一步的“被革命”。  相似文献   

17.
苏格兰王国的形成是苏格兰议会产生的重要政治基础。由于苏格兰的封建化,御前大会议得以产生和发展,成为苏格兰议会产生的制度渊源。13世纪时,商业革命推动了苏格兰小贵族和自治市镇的发展和不断壮大,为议会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而苏格兰王国分裂和入侵的危机则使议会应运而生并获得初步发展。独立战争期间,苏格兰议会的发展加快,其司法、立法和税收功能先后确立。1326年,一院制运行机制的确立则标志着苏格兰议会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开封作为北宋的京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以上,由此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其一就是许多贫民生活无着或流落街头,为此,北宋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收容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北宋开封的收容机构大致分三类。第一类叫福田院,以收养乞丐为主。“福田”是佛教用语,佛教徒相信“轮回报应”,认为积德行善会使自己得到好的回报,而行善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救济穷人,这种施贫救苦当然会使“行者得福”,就如种田会有收获一样。因此,凡有施贫救苦等善举者皆称“福田”。这一佛教用语后来就成为北宋收容机构的名称。开封的福田院建于北宋…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 在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大概没有什么问题能象两党制度形成问题那样众说纷纭了。仅国内有关著作就至少提出三种意见:(一)认为英国两党制度形成于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即威廉三世和安娜女王在位时期;(二)认为形成于十八世纪前半期,即沃尔波尔担任内阁首相时期;(三)认为形成于1832年议会改革前后。前后涉及的时间界限,竟差一个多世纪之久。 在英国史学界,对此问题争论很久。正统派辉格党史学家马考莱认为英国很早就出现了两党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在议会的授权下,先后于1536年和1539年解散了年收入不足200英镑的小修道院和年收入超过200英镑的大修道院。修道院的解散不仅引起了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且在多方面对英国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等教育领域,许多修道院学校被解散,修道院的图书被毁,女子教育受到了巨大打击。在高等教育领域,许多修士被迫离开了校园,修道学院被解散,在校生人数大大下降,图书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宗教教育机构受到打击的过程中,世俗力量加大了对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