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塔山先民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塔山遗址及其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稻作农业发展、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和史前文化面貌等考古学信息。塔山遗址动物和先民骨骼胶原蛋白C、N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野生动物属于陆生系统C3草食性食物结构。家猪的食物来源中C3植物类食物占主体,兼有一些δ15N值较高的食物,可能与人的饲喂活动有关。人主要依赖于C3类食物,这可能来自水稻等C3类食物的贡献。结合考古学资料,对比动物和先民稳定同位素结果,发现塔山先民主要依赖稻作农业经济,可能辅以少量采集经济。毗邻大海的塔山先民摄取的动物蛋白资源并不是来自海生系统,而主要来自基于陆生系统的渔猎经济,少量来自家畜饲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聚落10个属性不同单位的动物骨骼,探讨该聚落中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单位中动物骨骼的种属、消费部位与年龄的分析显示,聚落中不同性质的功能区间消费动物种类及部位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聚落肉食资源的生产、屠宰与消费可能在不同的地点,对动物的屠宰也并非皆与最大化地利用肉食的模式相符.  相似文献   

3.
张天恩 《文博》2004,(5):17-18
04年下半年以来,被媒体炒得烫手的岐山县周公庙遗址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被认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粟黍农业发展初期,家畜饲喂与粟黍利用的关系,本文对距今8000年前后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重建当地野生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家犬和部分猪的食物结构中包含了一定量的粟黍,说明它们明显受到粟黍农业活动的影响。其次,结合大地湾、兴隆沟等遗址猪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可以发现距今8000年前后磁山遗址粟黍农业对部分猪的饲喂影响强烈,它们的食物结构已经被直接或间接添加了一定量的粟黍类食物。  相似文献   

5.
2004年,周公庙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祝家巷北地点进行了发掘,以期搞清2003年两片刻辞卜甲出土单位的年代与考古学文化面貌。本简报主要介绍了包括出土卜甲的H45在内的5座典型灰坑发掘收获。这5座灰坑层位关系明确,出土了刻辞卜甲、龟背甲器、骨器及大量陶器。从出土陶器面貌可知,5座灰坑基本属同期遗存,其年代早于周原遗址以往所认识的西周早期,而略晚于周原遗址的先周晚期,大致相当于商周之际,很可能属西周初期。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05,(1):141-141
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十五华里的凤凰山南麓.其地三面环山。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在相传其制礼作乐的“卷阿”创建了周公祠。  相似文献   

7.
河北村遗址和滏阳营遗址是河北南部的先商文化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出土的77件动物骨骼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猪(-7.6±1.4‰,n=33)、狗(-9‰±2‰,n=7)和牛(-9.4‰±2.6‰,n=15)的δ13C值普遍高于羊(-13.3±3.9‰,n=16)的相应值,这说明前三者主要以C4类食物(粟、黍及其副产品)为食,而羊则以C3类(野生草本植物)和C4类食物为主,据此可推测这两处遗址先民可能主要从事粟黍农业。将猪的食物作为重建先民生业经济的替代性指标可知,滏阳营遗址比河北村遗址的粟黍农业发展程度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居民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肉食以C4类型家畜为主,反映了发达的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业。等级结构和地域差异是影响遗址内居民饮食状况的主要因素。以齐镇东地点为例,中层贵族日常饮食以C4类为主导并伴有大量肉类;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饮食虽也以C4类为主导,但肉食量有所下降且个体间差异较大;低等平民或奴隶则基本无肉食,个别还摄入较多C3类食物作为补充。另外,遗址内齐家村东人群的δ15N值较齐镇东人群普遍偏高,这可能与该地临近河流湖泊,居民生前摄入较多淡水鱼类和蚌类有关,显示出大型都邑性遗址内部人群构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宫城应天门东侧,后代历经修缮.五贤祠位于周公庙旁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周公庙的补充和延伸.文中披露有关文献和近年出土的碑刻文物,见证了洛阳周公庙与五贤祠的兴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成立周公庙考古队之始,就把判定该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作为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低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3类植物为主,很可能来源于稻谷,还有部分C4类植物的摄入,来源于粟米。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复原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13.
双墩文化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跨度约为7500—7000BP,本文通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该遗址的家畜饲养策略。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猪群的稳定同位素值整体上反映出以C3类植物为主的食物结构特征,与大、中型鹿科动物比较相似。虽然动物考古的相关分析表明遗址的猪群是以家猪为主,伴有少量野猪、返野家猪等,但猪群个体之间的稳定同位素值很相似,反映了相近的食物结构。植物考古的研究表明,禹会村遗址及所在地区,在双墩文化时期以采集为主,辅以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在这种背景下,禹会村遗址的古人对家猪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其食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禹会村、侯家寨一期和双墩三处遗址的猪群,整体上的食物结构比较相似,但双墩遗址中3例以C4类植物为食的猪可能非本地饲养。双墩遗址作为一处中心型聚落,其在外来稀有资源的占有上优于另外两处遗址,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发展,聚落间的差异和分化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与其他农业起源地一样,华北地区的居民在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开始尝试驯化动物[1]。动物资源的获取策略由依赖型转向开发型,家畜饲养逐渐成为先民肉食的主要来源[2],畜牧经济也逐步成为史前社会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中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比北刘遗址不同时期以及姜寨(6900~6000BP)、史家(6300~6000BP)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探索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从老关台文化期到仰韶文化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仰韶文化期内,粟作农业存在先繁荣后衰退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与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石峁遗址后阳湾地点出土的猪、黄牛和绵羊等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6个猪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小于其他动物,其平均值是0.711185,将该平均值加或减2倍标准偏差得到石峁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在0.711303~0.711067之间。根据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可以推测在我们所测定的样品中,仅有1只绵羊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当地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据此推测这只羊可能不是在当地出生的;其他黄牛和绵羊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当地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之内,推测它们可能是在遗址当地饲养的。  相似文献   

17.
霞浦屏风山贝丘遗址出土了1件未知属性猪骨样本,拟通过骨样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此猪个体生前的食物结构特征,通过与已发表有关数据进行对比来推断该猪的属性。为此,对该骨样进行了骨胶原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测得该猪骨样本骨胶原的δ~(13)C值为-12.2‰,δ~(15)N值为4.9‰。碳同位素比值显示该猪的食物结构中既包含C_3类植物,也包含C_4类植物,但更偏向于C_4类植物。而氮同位素比值则表明此猪个体营养级较低,摄入肉食较少,但仍高于对照组野猪及部分陆地野生哺乳动物的营养级。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猪的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供应,应该是驯养的家猪。同时,该猪食物结构中的碳四植物来源提示该遗址可能存在粟作农业。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马的驯化极大地推动印欧语系人群和文化的分化与扩张,扩大了草原青铜文化的影响范围,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运输和战争能力。因此,马的驯养和开发被认为是欧亚草原文明快速演进的核心条件,也深深地影响着古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①。世界范围来看,家马的驯化最晚可追溯至公元前四  相似文献   

19.
考古遗址出土的人体骨骼,其化学组成,一般只能代表其死前10年左右的平均水平.与骨不同,牙齿的珐琅质和牙本质,自钙化形成,就不再参与新陈代谢作用而发牛改变,其化学组成就直接源自该牙自萌发至完全长成时的食物,更多地反映了该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的食物结构.本文通过对固岸墓地先民系列牙齿本质中胶原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诸个体生长发育阶段食物结构的细微变化、生存方式、人群迁徙等.此外,通过与诸个体骨骼δ13c和δ15N值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先民生长发育时期和成年后阶段食物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固岸先民在牛长发育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肉食资源,暗示畜牧生产在崮岸先民的生活方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陆续开展,揭示出这一地区在中国史前文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生业经济作为史前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和研究视角,成为现今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安徽定远县侯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探讨该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双墩等遗址的已有研究,可对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的生业经济活动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