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渡众生论,是大乘佛教提出的一种学说,也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主要观点。这种思想是大乘佛教针对小乘佛教只追求个人解脱而提出来的一个迅大目标。因为小乘佛教注重个人修行,以取得阿罗汉果为究竟;而大乘佛教则以引导有情众生到达彼岸世界为首要任务,为是提倡一种利他精神,培养为有情众生服务的高尚思想。也就是说,大乘  相似文献   

2.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社会现象。原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人生和世间“一切皆苦”的基本观念出发,以追求超脱世俗、了断生死的个人解脱为最高境界。视富贵如浮云,目权位似粪土,认为政治是妨碍个人解脱的束缚,具有摆脱和超越政治的倾向。但是,另一方面,没有统治阶...  相似文献   

3.
菩萨是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简称,意译“觉有情”。是指已证得觉悟,获得自我解脱而专为众生谋觉悟和解脱的佛教大乘学人。是大乘佛教的忠实履行者各大乘佛教济世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佛教修行境界上,是仅次于佛而居第二位的果位。菩萨的形象为在家居士相,一般头戴花冠,上身着天衣,饰项圈、璎珞,下身穿罗裙,戴有手钏、臂钏、足钏。菩萨像同佛像一样也有相好和量度的规定,菩萨的相好要求面容端庄慈祥.衣饰华丽多彩,以体现菩萨慈悲济世的情怀;菩萨的身量为108指,比佛像身量少12指。菩萨像的造型姿势也比较简单,多为一面二臂形象,也有多面多手的形式,但不多见。另外菩萨像多为男相,长方形脸,躯体壮硕,与汉地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等。再如以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桨等。二者的不同点表现在:藏传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无上瑜伽;汉传佛教是解脱道和佛菩提道。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普遍将以禅修和解脱生死轮回的涅槃为核心的上座部佛教视为一种朴素的哲学宗教。同时,在他们看来,东南亚的本土宗教因与迷信共生且未遵循"纯粹"的经典原则而颇为落后。直到最近,格雷戈里·叔本(Gregory Schopen)、罗伯特·沙夫(Robert Scharf)和阿什利·汤姆森(Ashely Thomson)等学者才扭转了东南亚佛教研究的视角,即将佛教修习纳入所在地区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东汉佛教图像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佛教传入我国,殆始于西汉末。东汉时,特别是在东汉后期,因社会危机日益加重而导致的政治腐朽,道德沦丧,物质贫乏,达到了类似罗马帝国产生基督教时的那种"经济、政治、智力和道德的总解体时期"的严重程度,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就纷纷沉迷于宗教。那时,起于中国本土的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占据着宗教信仰的主要位置,佛教还处于附庸状态,人们的宗教崇拜往往是这几种信仰的交糅,但佛教信仰在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米拉日巴传》中的经济社会和宗教社会 张雪梅、秦伟发表在《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上的文章研究了《米拉日巴传》,认为这本传记是想通过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来宣扬佛教,但同时也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十一二世纪西藏民间经济和宗教生活的大量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社会对宗教社会的影响和选择,是佛教取代苯教,最终扎根于西藏社会的根本原因。米拉日巴生活的年代正是藏传佛教后宏期伊始,佛教在西藏得到重新的传播和弘扬,但苯教在民间仍有一定势力。当时的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呈现为季节性的双重形态,游牧生活与定  相似文献   

9.
丁山 《收藏家》2005,(3):59-64
菩萨菩萨,源于梵文菩提萨(土垂)的简略,其中菩提是“觉”,萨(土垂)指的是众生,所以意译有“觉有情”、“道众生”多种,在大乘佛教中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类尊神。佛教认为,菩萨以修持大乘六度,即通过六种方  相似文献   

10.
正此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的历史、教法基础、仪轨和象征外道供养、修道与解脱。书中每一小节,均可作为一部辞书的条目。本书对"密宗"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资料翔实,是一本难得的海外藏学著作。  相似文献   

11.
王慧慧 《敦煌学辑刊》2007,54(4):217-221
传统宗教学往往立足于各大宗教与政权建设的关系及宗教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忽视宗教在民间的发展状况,佛教也不例外,但随着官方主宰下的大传统佛教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间佛教信仰及边缘化佛教信仰的研究.因为在关于中国佛教分类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共识,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佛教进行了或细致或粗略的分类,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许理和先生把中国佛教分为"王室佛教"、"士大夫佛教"、"民众佛教",顾伟康先生把中国的佛教分为雅文化层次的"经典佛教"和俗文化层次的"民俗佛教",李四龙先生认为中国的佛教可分为学理型佛教和民俗佛教.  相似文献   

12.
15.乐观致社会部呈(1940年5月28日)一、佛教之演变与佛教革命佛教自从印度输入中国,迄今有二千九百余年之历史。唐玄奘留学印度归国以后,佛教积极人世之学理,因而阐发。历代沙门,受佛陀“不舍世间,不离世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乘教理之薰陶,而为国人群服务者甚多。如姚广孝等,均是牺牲一己,为国努力。其丰功伟业,载在史册,洵足为爱国沙门之典型。然在当时封建时代,只有少数人表现此种勇猛无畏精神。换言之,只是个人之表现,而非集体表现。民国以还,佛教受革命怒潮之启示,僧众思想为之稍变。  相似文献   

13.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不承认救世主的存在,确认因果报应。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是佛教的基本特征。弃恶扬善、迫求觉醒,是佛教的基本要求。唯有通过"戒、定、慧"才能解脱的"贪、嗔、痴"三毒,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根本原因。人身难得易失,生命短暂。人生极为宝贵,人类极为智慧。珍惜生命,抓住瞬间,修炼正果,是为至要。近两年,我国藏区接连发生自焚事件令人痛心。藏族人民从无自焚习惯,太平盛世反而连连自焚,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出土的海昏侯墓中,多处出现"羽人"图像,应受当时的社会风俗影响,也和刘贺的际遇与心境相关,同时也和他的价值取向相联。海昏侯墓中之所以多处出现"羽人",首先应该是羽化升仙之意。内棺及马当卢上有"羽人",正是刘贺渴望死后成仙的心理表现。其次,应该是刘贺希望死后解脱,追求自由之心态的表征。第三,除了升仙、灵魂解脱之外,或许还与海昏侯的昌邑情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佛教认为死亡非苦的结束,人们应给予极大关怀的人生根本问题,是如何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摆脱生死,最终走出痛苦的轮回。  相似文献   

16.
在藏传佛教供养体系中,观音的供养最为流行。而对身形众多的观音供养像进行基本的辨识,是佛教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是对观音众多身形之一“世间尊”的辨识。  相似文献   

17.
刘钊 《收藏家》2020,(3):31-46
观音菩萨在大乘佛教众神殿中拥有崇高且无法替代的地位。他源生于五方佛中的西方无量光佛及其配偶白衣佛母。由于身处贤劫当中,观音菩萨负责掌管自释迦佛寂灭到弥勒佛诞生这段的佛教世界。《大乘庄严宝王经》详细描述了观音的形象、祈愿方式及神迹的内容,当中提到观音菩萨誓愿坚守菩萨职责不入涅槃直到所有有情众生皆获菩提智慧。  相似文献   

18.
四臂观音     
观音,亦称观世音、“观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积多伊湿俄罗”(佛教菩萨名),阿弥陀佛的左胁持;“西方三圣”之一。佛教将其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应机以种种化身前往拯救解脱。故佛教中有各  相似文献   

19.
林尚斌 《收藏家》2008,(6):23-27
大乘佛教宣称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由此将佛推向神话。佛教传入藏区青藏高原时,大乘佛教已成定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藏传佛教自然拥有许多佛。特别是藏传佛教形成时期正是佛教金刚乘极盛时期,藏传佛教在其形成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佛教金刚乘教义,因而在藏传佛教中产生了庞大的佛、菩萨、护法神等佛教神像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安徽史学》2018,(1):34-38
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僧人长期自称"贫道"。僧人谦称"贫道",是不同文化具有互通性的一种表现,亦是佛教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借用和依附。所谓本土传统文化,包含但不等于道教文化。僧人谦称"贫道",有利于佛教快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佛教真正走进中土并生存扎根。僧人谦称"贫僧",是唐宋之际禅宗发展壮大后,中国佛教真正开始自我反思,并自觉使用佛教自身语言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在王者面前,僧人的谦称从"贫道"开始转向直称法名,进而俯首称臣。向君王称"臣"是佛教走近庙堂,依附王权寻求官方支持以便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