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玉波 《神州》2013,(23):122-12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正在逐步优化、精英化,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比较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教师精英化犹为迫在眉睫。近几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系列招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乡村优秀年轻教师知难而进,踊跃进取,通过招考进城、公务员等途径充分展示他们自身的才华,离开了乡村学校。看到这么多的教师都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偏僻的地方,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去工作,其他教师也都跃跃欲=,因此无法在农村安心工作,所以农村教学质量是越来越差。但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还离不开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因而,还战斗在农村的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区的不断收缩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治理也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和主体精英化的趋势。乡村精英在农村社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然而,乡村精英作用的发挥也存在困境,影响甚至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为此,乡村精英的培养显得曰趋重要。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区的不断收缩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治理也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和主体精英化的趋势。乡村精英在农村社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然而,乡村精英作用的发挥也存在困境,影响甚至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为此,乡村精英的培养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树妹 《南京史志》2023,(28):65-67
<正>近几年,笔者所在区域兴建的学校大多处于城乡接合部位置。城乡接合部属于建筑学名词,处于城市和乡村相连地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脚步,城乡接合部学校生源极速增加,新招聘的教师数量也随之剧增。如何加快城乡接合部新手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这是教师培训部门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一、城乡接合部学校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分析面对新时代的新教师以及城乡接合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心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这部分工作视为重点工作内容.近年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在各大重要会议上,都要求全面深入地开展农业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本质需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原因,对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状况,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乃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俊 《旅游纵览》2022,(24):55-57
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职业教育可为乡村旅游输送专业的管理型、应用型人才。当前,职业教育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支撑力度不足,现存问题是人才培养方向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不匹配、教师队伍实践指导能力不足、学生缺乏乡村旅游创新创业能力等。针对以上问题,职业院校应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以人才需求为基点改革乡村旅游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立体的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实训等。  相似文献   

9.
高超勇 《神州》2011,(3X):43-44
人们常说:“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民办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必然是一所学校的立校、强校、兴校之本。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和管理实践,从以人为本,实现教师管理理念创新;创设平台,实现教师管理手段创新;激发潜能,实现教师管理机制创新,这三方面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管理策略。力求通过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主体,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乡村精英概念、类型、演变历程三方面讨论的基础上,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的逻辑性,系统评述了乡村精英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梳理了乡村精英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隐忧。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存在明显的学科“烙印”,研究议题有待丰富。因此,未来研究应开展跨学科多视角研究,强化多源数据量化研究,立足中国乡村社会实践,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桂清 《南京史志》2022,(32):16-18
<正>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老师、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这次能被评为泰州市首批特级校长,我深感荣幸。从教以来,我一直有个小目标:做一名受人欢迎的好教师、好校长,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一、初心不改,扎根农村三十载我1993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成了一名教师。从小我就觉得,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三尺讲台是最美的舞台。我热爱教育工作,喜欢当老师,但当我真正成为老师后才发现,教师的工作烦琐而辛苦。  相似文献   

12.
1928年国民党势力进入山东后,何思源主持教育工作,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立遍布全省的乡村师范学校。通过深入考察其创建过程及其教师选聘和学生招考情况,发现此举正是执行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和法令的结果。国家、省、县、乡村的行政链条在新政权下得以凸显,以往被认为"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也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在国民党人看来,党已掌握国家,或者说"国已治",而乡村却濒临破产,且有他党活动其间,所以谋求"乡治"已刻不容缓。于是乡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并且被当作"国"通往"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改革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培养优质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从事传授文化、培养人才的工作者,无论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在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各类人才,都肩负着重任。我们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认真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使其为提高教师队伍,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受教育条件限制,图书方面的阅读需求不是很多。衢州市图书馆发挥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与农村学校、行政乡村等机构联合开展为农村儿童服务,提供图书资料和鼓励措施,促进农村儿童阅读,促进他们文化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提高农村孩子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海英 《旅游纵览》2023,(17):55-57
中职学校是我国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旅游类专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中职学校亟须发展旅游类专业,更好地完成育人使命。然而,目前部分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思路,以旅游类专业为中心,深入了解当前旅游类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旅游类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师积极性的高低。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现如今多数高校中,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正确把握青年教师积极性的运行规律,健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竹青  冯海英 《神州》2012,(14):232-232
科学有效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路径作为顺应提升教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在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背景下,部分地区绩效工资的空虚化、绩效工资衡量标准的偏激化与考核标准具有背后可操作性等已成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动因,破除绩效工资的空虚化、衡量标准的综合化及强化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机制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鲁卫东 《安徽史学》2011,(4):108-116
19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安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是一个以中等学校毕业为主的男性群体。他们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训练,尽管学历不高,年龄不大,但却是乡村社会中的知识传播精英。他们收入微薄,繁重的生活压力与工作负担使得他们最终成为乡村革命的播火者。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辉 《史学月刊》2007,3(11):107-1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以来,人们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实验区及其代表人物、乡村私塾与乡村学校的关系、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师及其待遇、乡村师范、乡村社会教育等方面。由于资料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评价有失偏颇,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