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宁睿 《神州》2013,(20):225-225
学生管理,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法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进行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既实施“从严治校”治学方针,又注重大学生充满朝气、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个性,以管理促进教学与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2.
范翠梅 《神州》2011,(3):145-145
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木”的管型服务理念,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实现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唐俊杰 《神州》2012,(22):12-12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教育也主张“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自主”绝不是放任自流,“张扬个性”也绝不能让孩子丢弃纪律、道德与责任。我们的教育目标首先是“成人”教育,再是“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人性的“真”、“善”、“关”等方面。反映人性善的感恩,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一会感恩,才会从善;会感恩,才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会感恩,才会热爱生活!因此,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黑秀丽 《神州》2012,(9):366-367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子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囤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袁静 《神州》2012,(19):258-258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选择,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实践最终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由此可见,个性化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亚军 《神州》2012,(4):149-149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心理及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超 《神州》2012,(10):15-15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心理发展。一个优秀的班级体的建立,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巨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促进后进生转变。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个性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潜意识中把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楷模。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加强班级管理是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李文秀 《神州》2011,(1):35-35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和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我们要善于针对不同情况因势利导,为我所用,使课堂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焦鹏飞 《神州》2012,(9):368-36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武”。语文学习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弘扬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0.
薛剑莉 《神州》2013,(2):228-228
当前,“9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同时,“80后”高校教师的队伍也逐渐壮大,“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个性都十分突出,当90与80相遇于大学校园,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成为一个高校学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及“80后”高校教师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有效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林海英 《神州》2012,(36):104-105
在当今时代,学生的思想教育深得人们关注。世纪初的金华学生徐某”杀母事件”及2004年云南大学生马某的”谋杀四同学事件”,更是震撼着国人的心。值得思考的是,这两起事件的制造者,在校都是”好学生”,因而,如何加强优等生健康人格及个性培养的问题,就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在一些好学生中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罗超 《神州》2011,(8S):94-9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也谈批评     
韩昌银 《神州》2012,(4):281-281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等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在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有些人行为发生了偏差,“无批评教育”便是典型的例子。老师不准批评学生,家长对孩子稍有成就便大加赞扬,甚至犯了错误也不敢提醒批评,惟恐损害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同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励;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改进不足,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相似文献   

14.
王重海 《神州》2012,(10):31-31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三、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耿玉柱 《神州》2012,(18):181-182
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自由思考问题”等,看上去不是直接的创新教育,但它却是“创新素质”的源头活水。因此,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实施和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教育观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尊重学生”的内涵不断被扩大和曲解:“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话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社会舆论也蜂拥而上,积极倡导激励  相似文献   

17.
安天翼 《神州》2012,(12):276-277
1“引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首先“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单一的解释“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18.
马石姑 《神州》2011,(8S):50-50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关键在于“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韩延超 《神州》2011,(7X):99-99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还“政”与“民”,真正做一个“平等对话的首席者”,阅读过程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赵贵书 《神州》2012,(16):89-89
新课程标准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