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到“杏林”,大家都知道它代表祖国医学。为什么会用“杏林”这个词语来代表祖国医学呢?原来它和古人种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正杏林、杏坛一字之差,语源都与杏树有关,但二者之间意思差别极大,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用来称颂医家。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一类的词来赞美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大夫。"杏坛"的典故源自《庄子·渔父》,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每天用它,对它司空见惯了,便没有意识到它可能是一个有学术价值的题目。而不起眼的糖,却让大名鼎鼎的季羡林先生年过八十还花了十多年时间来专门研究,并终于从季老的学术生命中获得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一部长达八十多万言之作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4.
昆虫之月     
《华夏地理》2007,(12):29-29
本月“你来掌镜”的编辑很为这些漂亮的昆虫着迷。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能令你为之着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请赶快拿起你的数码相机,拍张照片寄给我们,它也许将出现在“你来掌镜”网站的“每日十二幅”照片精选栏目中。你甚至还可能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大作。了解投稿须知,获得作品提交表格和更多信息,尽在:ngm.com/yourshot。[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97年第3期《文史精华》上,《中医药界大请愿》一文中第三个小标题是“杏坛同心沪上集会”。这里作者误将“杏坛”一词当“杏林”使用了,特指而辨之。 杏坛,原为孔子讲学的地方,以后常比喻为儒家传道的阵地、讲坛,有时也用于著名学  相似文献   

6.
神医张栋梁     
民国年间,南京曾出了一位名满南北的杏林高手——张栋梁。他医术高超,为人善良,一生救死扶伤,挽救沉疴不计其数,被市民们誉为“神医”,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相似文献   

7.
造型艺术的壁画(包括广泛意义的绘画),人们称之为“空间艺术”。但是只以“空间艺术”来看待壁画,囊括不了它作为一种艺术存在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种种时间特征。有时间和空间的一切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壁画艺术自然也有自己的时空特性。  相似文献   

8.
卢婉玲 《神州》2020,(5):8-8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必定有自己的根脉,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的灵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凭借自身的智慧,诠释了无数的“中国奇迹”,锻造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只有继承和弘扬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国家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精神生发于传统文明,积蕴于现代社会。它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担当的品质,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敢于奉献的精神;它在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鞠躬尽瘁的铮铮铁骨里,也在平凡如你我的小女孩袁媛于危难时刻奋力营救父母的勇敢笃定里。它流淌在许许多多伟大或平凡的中国人的生命血脉里,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相似文献   

9.
追逐时尚     
楼上,又唱起了——说是唱,不如说是配乐朗诵——近来很流行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难听,没有《红楼梦》中《枉凝眉》的典雅的词句,亦没有《梁祝》那样悠长的旋律。我捂上耳朵。猛然间,我发现自己是个落伍的人,总是与时尚格格不入,亦或跟不上时尚的步伐,还总以为自己是“阳春白雪”。我该出去走走了,去感受一点流行的风,让自己融入流行中……我走街串巷,迎面吹来的是温和却强烈的流行风。以前,我惯以称之为“世俗风”,还以“可以鄙视世俗,但决不公开反对它”来告诫自己。如今,情随事迁,  相似文献   

10.
失落的安妮     
操雨辰 《南京史志》2010,(11):19-19
坐在桌边,打开自己脑海里的书库,开始在自己的脑海里“看”书,嗯,读哪本书好呢?安妮?好,就它啦! 还没有开始看呢,不知是谁扯着嗓子来了一句:“死了都要爱!”这么一吓,我一下子把安妮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触电似的跳了起来。那破锣似的声音还在继续:“到绝路都要爱!”我忍不住了,  相似文献   

11.
侯家明 《神州》2012,(32):255-256
在波澜壮阔的金融海洋里,金融企业犹如一艘航行其中的巨轮,领导者便是便是“掌舵人”,巨轮航向何处完全取决于“掌舵人”把舵水平和脑中的“路线图”。这就需要“掌舵人”用不断学习来培育领导力,用高尚品德来增加领导力,用三个条件来强化领导力,才能使自己掌舵的巨轮不至于颠簸在海浪中,并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航行。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党内高层领导围绕着工作组的存废问题发生争论。这实质上是对进行“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和方法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对“乱”的不同看法,是要“天下大乱”与有领导、有限制、有秩序地开展运动的分歧。毛泽东是主张“乱”的。7月8日,他在给江青的信中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8月23日,他又在工作会议上说:主要问题是各地对所谓“乱”的问题采取什么方针。我的意见,乱它几个月,坚持相信大多数是好的,坏的是少数。没有省委也不要紧,还有地委、县委呢!……1967年夏…  相似文献   

13.
楚礼乐     
在通过考古学来探讨复杂的楚乐之前,我觉得还是谈一谈我自己对汉学研究的看法为好。1.南音与“南”在古代中国的史书中,涉及到“南”音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虽然它们确切的意义尚难确定。首先,“南”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音乐术语,比方说,它最初就出现在《诗经》中的“鼓钟”这首诗里:(诗经: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古诗集)。  相似文献   

14.
在瑶族民间有关“瑶蛊”的传说愈说愈玄,大部分并不符合它的愿意,有许多甚至是自觉不自觉地借“瑶蛊”的卦爻辞发挥自己的思想,许许多多的人仍谈蛊色变,把它视为“能致人于死地”的神物。“瑶蛊”对瑶族社会发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深刻地影响了瑶民的思想,千余年来,瑶族民间人们视“瑶蛊”为瑶家祖传道术,对它只能相信,不可怀疑。因此,只有将它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够使我们真正看清“瑶蛊”的原貌并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晶称她“女版周星驰”。他说,香港再没有新吴君如,要遇见这样彻底忘记自己容貌的人,难。“连周星驰都要找李健仁扮女人来挖鼻屎。”她说自己懂得照镜子: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身为艺人,你就得如此”,吴君如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这样说。严格控制饮食、穿漂亮衣服,也是因为艺人要时刻保持光鲜,还要给观众新鲜感。“你是明星,观众花钱不是来看路人的。”  相似文献   

16.
红学来敲哲学之门。——我在给这本书写跋语的时候,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的写作进行总结。多年以来,自己痛感到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楼梦》的必要,这无论是它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还是版本和“脂批”的考辨都应如此。因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许多以前认为很纠缠不清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看,就明白了。”可惜个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尝试着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数都有皇权主义思想。他们起义“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清君侧”、“诛奸臣”,拥戴一个从奸臣中解脱出来的“明君”,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好皇帝”,他们就自己“称王称帝”,自己来“坐天下”。农民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的进程,是农民战争史应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青年森鸥外与庄子的"性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时代的森鸥外主张“余等自然学者,求人类之进步与知识的开拓”。他以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基点来理解《庄子》的“性命”论,并在与他人的论争中引用《庄子》的学说为自己的主张立论。鸥外以为,依照庄子的学说,今天的学者们应该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而非单纯地守“性命”或养“性命”。鸥外还列举了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概念为佐证,将其与自己对《庄子》“性命”论的理解融合为一,以此来探求“自然”与“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吟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千百年来,人们对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坛。有人作过调查,我国各地有80多处取名为“杏花村”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杏花村”有以下几处:山西杏花村在汾阳县东部,自北朝以来,就以产“汾酒”著名。村中有一口“神井”,井水“味如醴泉、甘馨清冽”,取水酿酒,馥郁芬芳。该村盛产的“山西汾酒”,为全国80家名酒之一。山东杏花村就在水讲英雄故地的梁山脚下,阳春时节,满村杏花怒放,素有“杏林飞霞”之称。江苏杏花村位于南京城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铜镜,以它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图纹和铭记而闻名于世,它既是文物与考古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收藏家的珍藏之物。然而,众多的数量和种类又使人们对铜镜的称呼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一类铜镜,人们的称呼也不一致。如唐代的“海兽葡萄镜”,有学者称为“瑞兽葡萄镜”或“海马葡萄镜”或“禽兽葡萄镜”等等。此类现象,有的是历史上首先定名不妥而导致后来将错就错,有的是约定俗成的称呼,有的是当时研究者根据自己熟悉的某一图纹内容而定的名称,有的则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名称而以图纹内容的说明来代替名称等等。我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