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发展考古学的语境化阐释,考古主题展览的策划不断创新,“空间”概念或为此提供多元路径。以复旦大学博物馆“御街行——考古发现中的南宋临安”展览为例,该展览作为高校博物馆的“教学型”策展成果,在策展过程中对考古主题展览的空间构建问题进行实验探索。通过物的空间叙事、地的空间再现以及人的空间体验,策展团队从内容策划、展示设计和阐释规划等方面切入对空间的构建考量。将空间的概念思路融入考古主题展览策划,或可完善人、地、物关系在展览中的传播,以兼具专业水准和公众响应为目标,优化拓展考古学视野下的展览语境化阐释。  相似文献   

2.
齐晓瑾 《世界遗产》2014,(11):23-23
<正>在聚落保护工作中,常常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传承人、传承活动和文化空间作为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方式。其中,文化空间有时体现的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分布空间,有时对应的则是这些非遗可以展示的空间。以博物馆作为非遗展示空间,是城市中非遗存在的一种常见形态。南京的甘熙故居,现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在故居内一组多进穿堂式庭院里,展示着竹刻、绒花、剪纸、云  相似文献   

3.
陈述知 《东南文化》2021,(3):142-147
运河流域非遗项目众多,生存发展业态多样,展示传播方式多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展览策划上,选择与运河相关、有区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突出空间、过程、人的非遗属性为基调,以过程性静态展示和轮换式动态展演的方式提升观众的参与互动性,力求打造主线清晰、时空拓展、灵动多变的非遗展.基于非遗展的"活态"特性,提出以策划组织活态区的展示、展演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展览运营"的概念,以持续的人力和财力为保障,统筹利用其他展厅、公共空间,以期与社会教育、文创研发等进行多维度碰撞,用文旅融合的视角探索非遗传播与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彭牧 《民俗研究》2015,(2):20-26
基于湖南、山东和江西的田野作业,考察了民居厅堂神堂——神龛及其周边墙壁上的装饰组合的构成与意义。神堂既是与祖先、神灵沟通的仪式空间,也凝结着家庭的现实生活和历史记忆,更投射了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在神堂上,记忆与现实、历史与未来、逝去的祖先与绵延的子孙、熟悉的家庭与远方的世界、日常生活与看不见的神灵世界,交织、并置、关联并得到同时呈现,家庭传统与身份也不断成形与更新。作为民众家庭生活的中心与灵魂所在,在岁时节日的律动中,神堂沟通、连接了民众所想象的多重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刘锋华 《旅游纵览》2023,(6):117-119
文旅融合,事实上是要实现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相互衔接,在挖掘乡村文化与推动乡村旅游实践中,要注重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展示、体验和情感传递,以此来构筑“以文塑旅”的空间体系。同时,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对乡村文化的活化与呈现。在空间重构路径上,要强调在地性、情景性、数字化、产业化开发,通过搭建真实的乡村文旅场景,技术赋能,让游客能够参与乡村文旅项目,体验乡村生活。由此,乡村文旅融合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6.
刘锋华 《旅游纵览》2023,(11):117-119
文旅融合,事实上是要实现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相互衔接,在挖掘乡村文化与推动乡村旅游实践中,要注重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展示、体验和情感传递,以此来构筑“以文塑旅”的空间体系。同时,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对乡村文化的活化与呈现。在空间重构路径上,要强调在地性、情景性、数字化、产业化开发,通过搭建真实的乡村文旅场景,技术赋能,让游客能够参与乡村文旅项目,体验乡村生活。由此,乡村文旅融合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7.
方云 《东南文化》2018,(1):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惠娟 《风景名胜》2021,(2):0083-0084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深入挖掘和利用音乐类“非遗”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音乐类“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音乐类“非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市教育局合作共建的“行前一课”教育活动是爱国主义和国际和平教育的一次创新。馆校合作中博物馆作为特定的学习空间,往往通过观众情感参与来提高馆校合作教育的有效性,目的在于重视情感在博物馆教育领域中的协同作用,促进博物馆可持续性记忆和公共话语的形成。在这个典型的博物馆教学活动中,记忆与观众亲密接触的关键是历史事件中的人与物,无论是物质表现的真实性光环还是幸存者个人见证的多重阐释,这些对塑造与回应观众情感关系来说都至关重要,增强了观众从博物馆参与中获取意义与获得情感体验的能力。博物馆作为与过去建立关系的地方,需要从情感参与的角度重新想象博物馆中观众的学习面貌,从而开展具体的馆校合作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何秀芬 《旅游纵览》2023,(15):87-8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带有市场效应和流量热点的IP为非遗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以江西省非遗资源基础条件及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机遇为出发点,对江西非遗与旅游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理念、功能、产品、市场四个维度创新性地提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路径,以期推动江西“非遗+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久良 《人文地理》2023,(5):62-70+106
选取黄山屯溪老街为例,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探讨非遗旅游街区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屯溪老街空间结构经历物质空间的景观化、文化空间的多元化和社会空间的流动性演化过程;老街旅游空间生产是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耦合生成的产物,资本和权力动力分别作用在“社会经济”层面和“政治制度”层面;资本和权力在塑造空间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实现文化意义的构建、社会关系的重构和社会权力的表达。在空间生产多元主体利益博弈下,屯溪老街面临资本过度商业化和空间权益“失衡”等社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空间正义或许是根本路向。  相似文献   

12.
张娜 《东南文化》2023,(4):157-163
现象学倡导的具身认知理论更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科技馆科普展示的“策划—设计—参观—教育”的展教生命周期,也呈现为“抽象—具象—具身—体验—感知—认知”的感官化叙事过程。科技馆科普展示具有感官的缺席、在场与超越三类形态,其中在场形态可分为元感官、原感官、他感官、多感官四种。梳理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方法及案例,可以建构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模式,探索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形态及观众的“感知—认知”机制,同时将具身认知理论纳入科技馆感官化叙事视域,研究相应科普展示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婉琴 《文物天地》2022,(S1):125-128
埋藏原址馆是依托化石埋藏地而生的展陈场所,其策展视角与埋藏化石的特点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位于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桦林古生物化石埋藏原址馆,采用了双向定位的手段,运用双线叙事的展陈逻辑,合理规划展示内容;同时,在展项设计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将现代多感知活态化展示手法与跨学科视野很好地进行了融合。  相似文献   

14.
清代班房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班房,又称班馆,是明末以后迄有清一代在国家正式的监狱之外由地方官吏非法设立的管押轻微未决人犯及干连人证的场所。所谓差馆、押馆、卡房、歇家、便民房、自新所、候质所、知过亭、支搁亭、中公所等等,均名异实同。笔者在通过对班馆概念的语言学分析和班馆现象的文本信息分析后,引入资源、实践与时空概念对班馆的结构化过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与其说是将班馆作为实体加以把握,毋宁说是将班馆置于行为过程的关系网络之中加以审视,目的则在于采取新历史法学的路径勾勒“纸面法”与“活法”(或者说“显规则”与“潜规则”、“法律表述”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转换规则”,将帝国的法律和法律的帝国视为多元的同一,认为班馆实质上是一种资源/博弈/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野马,尘埃》作为一部丝路历史文化小说,其所并置呈现的互文性文本,主要表现为在叙事结构上的即唐史与各民族史、及东西文化的互文性;叙事方式上的历史记述与神话传说的互文性,叙事语言上的诸种文体及不同地域语言风格互文性。并且在三个维面的互文性并置上,都以文化符号相串连。以此探讨小说所呈现出的"致广大,尽精微"文学民族志的诗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吕睿  毛若寒 《东南文化》2023,(3):179-184
在媒介哲学的视野之下,对博物馆元宇宙展示的媒介性考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突破“博物馆讲好故事”的表征性研究范式。探索元宇宙展示的媒介物质性和非表征性,一方面从媒介“符号-表征”的结构转为“物质-社会”关系的认知范式,阐释其本质是一种社会聚合的过程。另一方面,揭示博物馆元宇宙展示的生成机制是经由物与展览的再媒介化而生成新媒介的动态演绎过程,以实现人主体性的递归,完成人的具身认知到生成认知的转变,从“权力-文化”表征性思维转向“身体-实践”。媒介哲学视野不仅树立了元宇宙展示的理论框架,在方法论层面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官信仰的民俗谱系包括族群谱系、空间谱系及形式谱系。漳浦三官庙宇群落传承关系较为清晰,能够较为清楚地展示三官信仰的民俗谱系。族群谱系以赤岭的蓝王两姓为中心,蓝姓与王姓等有后人迁徙到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在此基础上形成庞大的空间谱系;形式谱系通过叙事呈现加强和巩固了空间谱系和族群谱系。  相似文献   

18.
该著打破了以往只研究精英而忽视下层民众的传统,转而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公共空间、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以“街头文化”作为研究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用“叙事”的方法将读者引入到身临其境的境地,感受成都街头茶馆儿里的舒适与闲暇、街上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街道两旁闲聊边织布的普通妇女,还有街上卖艺的热闹。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农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农旅融合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聚集性,而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基本比较分散;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整体较高,以高值耦合度的地区为核心逐渐向外扩散;但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地区集中在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区间;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而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促进农旅融合水平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以考古材料为主要展示内容、考古学叙事为主要展示逻辑,结合南宋历史与文物,展示南宋时期杭州城市的历史、社会与文化面貌。从策展研究的视角,通过梳理策展思路,阐述针对特定的考古对象与主题,如何展开策展编辑,包括展览的选题与解题、历史叙述与展览阐释、空间叙事的编排,各个展示要素的构建、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展览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