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南端、从高旻寺三汊河口向南至瓜洲长江边,有一条以“伊娄”为专名的人工水道—伊娄河,亦称新河、瓜河,今称瓜洲运河。唐代中期,因江中沙碛形成的瓜洲与北岸相连,堵塞了扬子津渡口,有碍漕运,润州刺史齐澣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主持开凿这条水道,初长25里。光绪十年(1884)瓜洲全城坍入长江,古镇移至城北的四里铺,形成今瓜洲,  相似文献   

2.
四川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一、二次发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老关庙遗址位于四川省奉节境内草堂河与长江交汇处的一个三角形台地上,属白帝镇瞿塘村。遗址地处长江北岸,瞿塘峡西口,隔草堂河与白帝城相望,西距奉节县城约5公里(图一)。遗址地处长江北岸,瞿塘峡西口,隔草堂河与白帝城相望,西距奉节县城约5公里(图一)。图一老关庙遗址位置图地表现为梯田,主要种植马铃薯和小麦,并保留有较大面积的桔林。遗址所在台地自东向西倾斜,海拔高度在150一182米之间,总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1993年末,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对四川省奉节县三峡水库淹没区内的地下文物分布状况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3.
汉江,亦称汉水,又名襄河,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潘家山北侧一个岩洞之中,流经陕南秦巴山地至湖北,沿途汇合陕南褒河、川北汝河、鄂西北金钱河、堵河、丹江河、唐白河等溪河支流,经襄阳、宜城、钟祥、荆门、潜江、天门、仙桃、汉川、汉阳境,在汉口与汉阳之间注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十七万四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襄阳以上两岸背山,下游地势子衍,差延六百五十余公里,自钟祥以下河道上宽下窄,迎流弯曲,多属险段。古代泄洪,“上有大泽口河分杀其势,下有两湖泊通畅其流”。其南北分支有三:一由潜江泽口(上…  相似文献   

4.
鄂西地区路家河文化的渔猎经济及有关问题的探析林春路家河文化是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以长江三峡为中心地区,分布范围自川东至鄂西江陵,南抵湘西一带的考古学文化.它的主要遗址有四川忠县井沟遗址[n]和湖北宜昌路家河遗址[2].由于川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巫峡南岸、川鄂两省交界之处,一个沉睡多年、风景奇特的地方为人们发现,这就是巴东天子河。天子河发源于川鄂湘三省交界处的水溪,由南向北注入长江,全长50公里,从巴东县城乘船西上35公里可达天子河出口。 古朴美丽的天子河是巫山山脉中地壳裂变形成的断谷,两岸山石陡峭嶙峋,古木杂草郁郁葱葱,百花争艳,香气袭人。天子河水清如镜,冬温夏凉,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长江流域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一)长江中游的史前城址长江中游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主要有湖南澧县城头山、湖北石首市走马岭、江陵阴湘城、荆门马家垸、天门石家河等。据报道湖南澧县鸡叫城,也是一座史前古城。据悉,长江中游地区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还有四、五座[1]...  相似文献   

7.
长江源区南起唐古拉山脉,北抵昆化山脉。东到楚玛尔河与通天河汇合口。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下,主要水系有正源沱沱河(如图),发源于各拉丹冬冰川;北源楚玛尔河(下页图),发源于可可西里南黑脊山季节性湖群、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翼沼泽泉群,过了江源区,长江逐渐由高原面向山地过渡,进入横断山脉,由此,长江开始叫金沙江,它是长江上游的主要干流。  相似文献   

8.
刘辉  郭长江  张君  谢育新 《考古》2012,(8):42-68,1,106,108
200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张西湾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时代最晚、位置最偏东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垣大致兴建于石家河文化早期,至石家河文化中、晚期可能已被废弃。此项发现为认识史前城址的发展过程、兴废动因及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一) 郭超人,1934年10月生于湖北广济县(现武穴市),是新闻界的先锋人物。  相似文献   

10.
大路铺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并非单纯属“石家河文化系统”,至少包括薛家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类不同性质的遗存。以大路铺遗址为代表,可以归纳出长江以南的鄂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变迁经历了薛家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宜昌地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除东部的枝江县、当阳市有部分平地和丘陵外,余为大山区。万里长江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其间。另有清江、黄柏河、沮漳河、香溪河等七大水系,分别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流入长江。由于水系发达,多河谷台地,又加上山多而大,受外来季风影响较小,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是人类生息活动的理想之地。据考古发现,宜昌地区原始文化遗址达  相似文献   

12.
旧州河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香溪宽谷地段长江右岸的一处坡地上,隶属丁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旧州河居委会。它尔临长江,南至苏溪沟,两接柑桔场,北连楚下井村,尔北与秭归县老县城归州相距约3公里。通往旧州河新场镇的简易公路呈东西向从遗址东  相似文献   

13.
院文清 《收藏家》2010,(7):51-57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继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占学文化。在年代上相当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距今约三四千年。石家河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天门县石家河镇而命名。石家河文化的地域分布主要是在湖北和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地区,其北端可至南阳盆地、西北到达汉水上游,  相似文献   

14.
从屈家岭化至石家河化早期,汉东地区手工业专门化兴起,为长江中游中心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笔架山位于泸州合江县境内,距泸州市42公里,距合江县城7.5公里,因在安乐溪(今赤水河)旁,又称安乐山。唐玄宗时敕改为合江山,北宋黄庭坚称作刘真人山,明代建昌知府曾屿改称少岷山。因笔架山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清代后得名为笔架山。笔架山高698米,长2.5公里,位于长江、赤水河之间,山峰矗立,四周绝壁,东西狭长,幽静清秀,登山远眺,山下双江环流,长江一泻千里,赤水状若游龙,雨后初晴或云雾弥漫时,暮霭苍茫,山岚飘缈,故又有“笔架连云”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一湖北的水利条件很好,而水害也非常突出。一是长江和汉江的洪水威胁。长江自西向东贯穿湖北,长达1061公里。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自西北向东南到武汉汇入长江,在湖北境内长达878公里。湖北经济、文化发展的精华地区——江汉平原,是古代有名的云梦泽淤积而成的一个不完整盆地。从荆沙市到武汉市到武穴市的广大沿江地带,在大汛期间许多地方的江河水位高出地面3米至10米。汉江从襄樊市以下至武汉,汛期许多地方的江堤也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一旦江堤溃口,后果不堪设想。从1496年至1935年的439年间,有49年溃…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7,(8)
<正>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长江中游史前时期最大古城,总面积超过120多万平方米。石家河城址与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四川宝墩一起,被认为是同一时期的四大古城。石家河遗址发现于1954年,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考古发掘。2001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  相似文献   

18.
香溪河古遗址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的骡马店,流经兴山,在秭归的香溪镇注入长江,属长江中上游的一大支流。全长110公里。由高岚河、古夫河、湘坪河等七条小河汇合而成。此河下游(秭归地段)两岸较宽阔,并有较多的一、二级台地,气候暖和,适宜种植柑桔、小麦、油菜等作物,亦是古代人们繁衍生息、活动的理想之地。1979年4月至1984年4月,考古工作者曾三次在香溪河下游进行过考古调查,共发现15个文物点,其中古遗址有9处(图一)。现将有关重要遗址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俊男 《中原文物》2013,(1):23-39,62
屈家岭、石家河、后石家河文化的年代分别为3600B.C.~2800B.C.、3000B.C.~2300B.C.、2400B.C.~1900B.C.。屈家岭文化曾领先周边文化数百年,之后的石家河文化向北扩张至河南漯河郝家台一带,对王湾三期文化前期有较大的影响。后石家河文化主要来源于石家河文化地区,并使王湾三期后期文化与之渐趋一致。二里头文化是在王湾三期后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其终极来源当在长江中游地区。二里头文化在豫中西地区形成后又反过来向南扩张至长江中游文化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枝江县(现改名为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和宜都县(现改名为枝城市)红花套遗址分别位于长江北、南两岸,石家河化层位于遗址的上层,破坏较严重,保存较少,因而出土陶器的数量也很少。两处遗址所反映的石家河化制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