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2017,(5)
目前,学术界一般将秦王室的芷阳葬区称为"秦东陵"。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秦东陵原名应称作"芷阳",它的命名与秦帝王陵的命名规律一致,是以陵墓所在地的地名命名。所谓的"秦东陵",只是后人赋予它的一个俗称,并非是其原名。  相似文献   

2.
“丽山”与“丽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年来,在秦始皇陵园内外出土了一些带有“丽山”和“丽邑”(图一)陶文的文物。这批资料对研究秦代的陵园制度十分重要,学术界已有所报道和考释。本文亦就此略述管  相似文献   

3.
在专门讨论地下遗存建筑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地上建筑。在被围起来的始皇陵外城区内,坟丘的西侧和北侧两处发现建筑遗迹。其中,西侧建筑位于坟丘西北约110米、内外城之间靠近内城之外,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50米,筑有夯土墙和大面积的夯土层。自1972年以来,在这个遗址陆续发现了刻写有“丽山食人官右”“丽山食人官左”的陶壶盖二件,刻写“丽山”“尚”的陶器残片一件,器底刻写“丽邑二升半八厨”的陶盘一件和刻写“丽邑五斗崔”的陶锤底部残片一件。1976年还发现一件高13.34厘米的  相似文献   

4.
丽邑与秦始皇陵如影随身,密不可分。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二十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丽邑也就随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九八九年一月,我依据秦陵考古队和临潼县文管会在新丰野外调查的材料向海外发了一条消息,其中引用林剑鸣先生《秦史稿》“魏献丽邑”提法,致有人在香港和美国报纸撰文质疑。这就逼着我这个史界外行对丽邑的来龙去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人们对丽邑众说纷纭。本文斗胆围绕丽邑提出一些看法,无异于班门弄斧,祈请史界学者指教。丽邑设置于骊戎邑故地唐李泰《括志志》在“新丰县”条记载: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陵     
核心价值概述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赢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3.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共20.32平方千米.其中重点保护区2.74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外城垣外放20米以内的秦陵遗址公园所在范围,陵园东侧的秦兵马俑坑、上焦村马厩坑与陪葬墓、山任窑址,南侧的五岭遗址,西侧的赵背户村、姚池头村、五砂厂等地的修陵人墓地、砖房村墓葬以及北侧的鱼池建筑遗址、动物坑、K0007陪葬坑(水禽坑)、丽邑遗址等.一般保护区17.58平方千米.除了保护区之外,规划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15.52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6.
从出土文献看堧地之制在秦代就已列入禁苑规制,礼制建筑中也设有庙堧;西汉时期的都城、禁苑、宗庙、陵墓等也继续沿用堧地之制;因此秦始皇陵两重城垣之外的区域应该为陵墓的堧地。秦始皇陵的堧地中设置的内容有墓葬、外藏坑以及池沼、建筑、道路等,其外围标志则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来验证。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皇帝都留有规模不一的陵墓,著名的有秦始皇陵、茂陵、乾陵、明十三陵、昭陵、清东陵等,而唯独元朝的皇帝没有给后世留下一座陵墓,"元朝皇陵无觅处"成为一则千古之谜。古代的皇帝对陵墓是相当看重的,"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使得很多封建帝王自登基那天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为自己修陵墓,如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修陵历时53年,《晋书》中  相似文献   

8.
正民间俗称妻子的父亲叫"老丈人"或"丈人"。这个称谓由来已久。在秦汉以前,丈人是对上了年纪的老年男子的称呼,而对妻子的父亲则称作"舅"或"妇翁"。对老年男人尊称的"丈人"称呼,何时转化为对妻子父亲的专称呢?翻阅古籍,可见唐代时的文学家柳宗元在《祭杨凭詹事文》一文中曾写道:"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此以为丈人之称谓始自唐代。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经长期钻探,终于确定秦始皇陵内城北区西侧是一个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大型礼制建筑遗址,暂称为秦始皇陵礼制建筑群遗址.建筑群落布局结构严整复杂,为古代陵墓礼制建筑仅见,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邑,在先秦文献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体概念。《礼记·王制》等篇所言"量地以制邑"以及《周礼》所言"造都鄙"之类,都是政府在统一划疆分野,规划邑里。在此种形势下成立的邑,总具有社会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实体性,可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实体邑,或官社实体邑。此实体邑不是国营经济,具有政社合一的特点,所以称之为官社。这种居民点,极其大者,一国之都可谓之邑;极其小者,数家之里落亦称为邑,如"十室之邑",若今乡里村落然。愈是这种基层居民组织,愈具有经济实体性。待战国社会乡邑行政化,这种邑以转型的形式编入国家行政网络,仍是一种政社合一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陵东侧的陶兵马俑,是陵墓的陪葬设施,是秦始皇陵园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陵规模浩大,名驰天下,陵侧的兵马俑更有其独特风韵,三个俑坑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内埋如同真人真马大的陶质兵、马俑近八千件,木质战车百余乘(木质战车全已朽)。陶战马一匹匹体形高大,健壮雄悍,昂首竖耳,四蹄稳立,精神抖擞,呈欲奔驰疆场之势;骑士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句丽的族源,学界多认为《逸周书·王会篇》中的"高夷"即为"高句丽"之前身,但经考证可知,高夷之称虽音似句丽,但实与"句丽"无涉。高夷是以嗛羊(四角羊)为特产,而句丽是以弓箭猎鹿取皮而闻名,双方在经济生产上就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迨至汉整合东方四郡,第二玄菟郡下辖三县,以"句丽人"所在地区设高句丽县。"高"字为汉字标记这支句丽专有属性的名词,其意为"仓舍",即特指该支句丽人特有设施"桴京"而言,"高句丽"是"高"与"句丽"组合而成,意指"建有小仓的句丽人",以区分于其他"句丽"部落,即其他"貊"人。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12,(16):20-22
迁殷之前盘庚的训示语提到"新邑",系指"殷"。至此,周人完全接受了商人"邑"的概念。见诸《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尚书·多士》中"天邑商"直接与甲骨文中的"大(天)邑商"相呼应。当氏族公社的一个个聚落终结时,中心邑聚的形成就是历史必然,于是,邑、鄙分开,城、乡对立,雏形初具的城邑文化就登上了历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81年第9期刊载的杜阳虎符,似系伪造,理由如下: 1、首行"与杜阳太守为虎符第一",杜字汉人不会作"(?)";阳字篆书从阜,此符上作"邑",而"邑"字汉人书法作"邑",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6)
秦人在其超过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营建了西垂、衙、平阳、雍、栎阳、咸阳、芷阳、杜东、韩森寨及丽山等十个陵区,这十个陵区的发现和研究使原本了无踪迹、散见于历史文献只言片语中的一座座秦人陵区逐渐清晰,连缀成一条基本完整的古代陵墓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链条,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墓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实物资料。通过这十个陵区可以看到秦陵在陵园、墓葬、封土、礼制建筑、陪葬墓、陪葬坑、门阙等形制要素方面的渐变,这些渐变逐步强化,最终造就了其从"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的制度巨变,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目前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人的居地,并非夏后代之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夏之居就是夏后代之居.本文认为,从<逸周书·度邑篇>的文法和考古资料视之,<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都应该指夏人之居,而非周人的自称.  相似文献   

17.
"方"字的本意是"并",其字形似并在一起的两只船,字义可能由于测绘工具"矩"而引申为方形、方向。而"方内"和"方外"则是人们世界认知中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所在。"鬼方"是商周时期对西北地区部落的称谓,这一称谓的意思应当是"众鬼聚居之地",这多少与"方外"为鬼神居住之地的观念有关。先秦两汉时期对西北地方居住的部落的称谓还有昆夷、猃狁、獯鬻、匈奴,以及王莽改称的"降奴"等,而称谓的改变折射出的是时人对"方外"世界认知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秦国君的墓葬从什么时候开始称“陵”?为什么要称陵?秦国君的墓葬从什么时候又开始称“山”,为什么要称山?秦始皇的墓葬称为“丽山”是秦代的首创还是在秦国已有先例。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先秦乃至汉代的帝王陵墓制度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泰国君墓葬称陵的时间及原因从《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看:秦国君从秦襄公立国直到秦孝公死后,其间的二十五位国君的墓葬都没有专用名称,只有他们墓葬所在地的名称,如襄公、文公葬西  相似文献   

19.
仲维波 《黑龙江史志》2012,(22):44-45,58
<正>第四部分"青岭"主脉当为今小兴安岭"汤旺河原名"土温水"首先谈到"小兴安岭"在金时的称谓。金史许多章节提到"青岭"这个山岭名,笔者认为,青岭其主脉就是指今天的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流经松花江的一部分山脉。当时女真人以松花江为通道穿行于小兴  相似文献   

20.
试论秦始皇陵园布局对后代帝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始皇陵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陵园。历经两千多年沧桑,这座陵园已失去它当年的风貌,今天能看到地面上的唯一标志,是它那仍显示着昔日规模的高大墓冢,其它地面建筑则荡然无存。所幸的是,近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探掘,湮没于地下的遗迹逐渐被揭示了出来。根据这些遗迹现象,大体可以勾勒出它的基本布局。从布局看,秦始皇陵园是经过精心规划而建造的。它是在“悉纳六国”,“采择其善”(《史记·礼书》),集战国各国陵墓制度之大成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陵园建筑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