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徽西汉漆器收获颇丰,一批又一批保存较好的资料相继问世。品种涵盖生活用器、丧葬用器、乐器、车马兵器、杂器等,胎骨主要是木胎和夹纻胎,葫芦胎少量。成型工艺有镟制、夹纻、斫制、卷制、雕制、黏接等,漆色有朱、黑、银灰、黑褐、赭红、金黄、黑紫、红褐、灰绿、褐色。安徽出土的西汉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又相当耐用,是当时价值高昂的商品。它们的问世见证了我国古代漆器制造业的发达和漆艺的先进,为研究汉代漆器制造和漆器文化增添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考古出土的漆器中,除木胎之外,有自铭“革园”的皮革与麻布为胎的漆器,有自称为“布”“绪”“纻”的麻布胎漆器,有自铭“布缯”的麻布和缯帛(一种丝织物)为胎的漆器,以及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漆器。作为夹纻胎漆器其中的一种类型,“木侠纻”漆器与“布胎”漆器在制作工艺上是否不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演变关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本工作以2011年10月淮北市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耳杯为例,采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汉代“木侠纻”漆器的工艺特点。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在器物木胎与外层漆灰之间有着清晰的织物平纹组织结构,织物层的厚度仅占整体厚度的11.4%,远低于同尺寸“布胎”耳杯织物层所占的比例(后者一般在50%以上)。成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髹漆材料为传统的中国大漆,红色漆膜呈色颜料为朱砂,织物材质可能为苎麻纤维,漆灰成分为SiO2、NaAlSi3O8和Ca8H2(PO4)6H2O等常见物质。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比较汉代“木侠纻”漆器工艺与“布胎”漆器,在髹漆材料、呈色颜料以及漆灰中矿物质成分等方面并无区别,仅在织物层的厚度所占胎体尺寸比例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同时,本研究中发现“仅在木胎一侧贴附麻布”的做法与文献记载的“两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工艺并不完全一致。 文章首次采用科技手段从制作材料、髹漆工艺等方面揭示了汉代“木侠纻”制作技术。事实上,从厚木胎斫制到薄木卷制成型,再到以布为胎,胎骨的变化见证了古代漆器水平的进化历程。从考古出土的漆卮、樽可以发现,薄木卷制而成的器型在两端的连接处仅依靠生漆或其他材料,其本身的结构并不牢固。古代漆工们为了防止木胎开裂,在接口处的木胎之上粘贴织物。这种借助于植物纤维的拉力增强木胎牢固性的技术即为“木侠纻”。当然,“木侠纻”工艺是否直接催生了“布胎”漆器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至少从传统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规律可以进一步窥探两种工艺之间的借鉴或启示。时至今日,这种工艺在今天的家具、屏风制作中依然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膜组成。木胎耳杯以榆木为胎,夹纻胎耳杯中的纺织品为麻类。红色漆膜的呈色物质为硫化汞。木胎耳杯漆灰层薄而细腻,填料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和云母,夹纻胎耳杯漆灰层掺杂了大颗粒无机矿物,填料主要为骨灰、石英和钠长石。不同胎体的耳杯体现了不同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4.
长沙风篷岭M1出土漆器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沙市风篷岭M1出土漆器百余件,为研究该批漆器的制造工艺及保护修复方法。选取多个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含水率、木胎种质、漆膜和漆灰成分多项检测。结果显示:木胎漆器含水率远大于夹纻胎;木胎漆器材质有楠木、梓木等;底漆层厚度大于面漆层;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HgS,黑色颜料为C,白色颜料中含Ag较高;漆灰中含有大量SiO_2和CaO。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夹苎胎漆器制作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釦器考略     
"釦器"是一类以装饰技法命名的器物。通常意义上"釦器"是指以金属箍施于器物的口沿、底部、腹部、转角或附加钮、环、鋬、足、铺首等金属构件的一类漆器。釦器滥觞于西周,初步发展于战国及秦,兴盛于汉,中兴于宋。釦器的发展与漆器胎骨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釦器法除主要运用于漆木器之外,在玉器、玻璃器、玳瑁、象牙器上也有少量运用。镶釦漆器与镶釦瓷器是最常见的两类镶釦器物。镶釦瓷器源于唐,盛于宋,宋以后剧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探讨出土汉代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本研究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对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出土几件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金饰片多镶嵌在漆灰层上的漆膜层中,银饰片和银构件多镶嵌在漆膜及漆灰层中;在金银饰与漆膜接界处有出于保护目的,且与周围图案相协调的描饰;金银装饰上的描饰与其周围的描饰图案融为一体。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因金银饰件面,与漆膜层面高低,分为"粘贴"和"镶嵌"两类,本研究样品中暂未发现粘贴工艺。结合现代漆器装饰工艺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几件夹纻胎漆器金银的镶嵌工艺流程。本研究可利于汉代夹纻胎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发掘、利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7,(2)
<正>纵观我国古代器物,有一类器物在主材质之外,往往镶嵌金属釦,这类镶嵌金属釦有"釦带"、"缘"、"箍"、"棱"等称谓,釦带材质有金、银、铜。这类器物分布于漆木器、玉器、玳瑁、象牙、陶器、玻璃器以及琉璃器中,以镶釦漆器最为常见,故一般意义上的釦器特指附有金属部件的一类漆器。漆器轻便耐用易髹饰,它与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漆器迎来了高度发展的鼎盛期。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战国后期木胎制作技术进  相似文献   

9.
叶家山墓地出土的两件木胎铜釦壶釦件为我们认识西周时期铜木组合器物——木胎铜釦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西周木胎铜釦壶虽然出土数量不多,但制作工艺复杂,可分为口足分离式铜釦和口足连体式铜釦两大类,分布区域广,出土于从京畿到诸侯国地区的高等级墓葬中。木胎铜釦壶的工艺不仅影响到两周时期青铜壶的纹样装饰风格,而且也证明釦器工艺技术在西周时期已经成熟,改变了过去"釦器法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观点,同时还为我们研究三代时期非常重要的礼器——早期青铜方鼎的制作工艺和可能的仿制原型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漆器上浅色花纹的绘制须采用油画工艺。汉代油画漆器数量较多,以马王堆汉墓出土者为代表,多为梳妆用具、家具和葬具,纻胎或木胎,图案以云气纹为主,基本在器物外表施加,多为黑地彩绘,色彩丰富,包括红、绿、灰、褐、白、黄等色,纹饰风格粗犷,使用者身份等级很高。这些油画漆器中有一部分是五彩画漆器,器形主要有屏风、奁和笥。漆器油画工艺的起源或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陶寺文化,其后不断发展,至隋唐时期衰落。  相似文献   

11.
古文献记载釦器分为金扣、银扣和铜扣漆器,但对于涂金工艺研究尚有不足。本文主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金相显微镜等仪器对漆器壶的扣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涂金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墓出土的木胎扣器是一件涂金铜扣器,金属扣基体是用红铜铸后热锻而成,表面装饰的金层是利用金汞齐法涂抹上去的。  相似文献   

12.
罗黎 《文博》1989,(2):80-81,72
我国出土的木胎漆器,在制作工艺上一般分为制作胎骨、合缝、捎当、布漆、垸漆、糙漆等六道基本工序。其中布漆是将麻布糊贴在“捎当”后的漆器胎上。垸漆是在布漆之后的胎子上涂上鲜猪血或豆汁与其他辅料调成灰漆。这两层在已发掘的木胎漆器中可以看到,都已腐朽疏松,多数已不具备粘着能力,很容易与木胎和漆层分离。糙漆是在上灰漆后的胎骨上的漆灰和漆。好的漆器要上四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均为生漆,第三次用煎糙(熟漆),最后还要上色漆,加饰文图,贴嵌青铜、金、银等。该层耐久力强,抗各种腐蚀。大漆,分生漆和熟漆,为天然树脂。直接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大云山汉墓出土夹纻胎漆器制作工艺,对漆片进行了含水率分析,基本都在60%以上;进行了厚度分析,总壁厚为2~3mm,纻胎厚为1.5~2.5mm,两面的漆层厚约为0.1~0.5mm;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红色、黑色漆膜进行了分析,确定为传统的中国生漆,不含桐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红色漆膜为含有朱砂的大漆,黑色漆膜颜料为含铁化合物的大漆,为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此研究有利于大云山漆器后续的科学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14.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以其精湛的琢玉技术闻名于世。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艺也很精彩,反山、瑶山、卞加山、梅堰等遗址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髹漆器物,器形多样,胎骨主要有木胎、陶胎和石胎等,以生活用器为主。髹漆彩绘和髹漆嵌玉技术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创新,代表了良渚文化漆器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器物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完美体现,也是等级分化的标志之一。髹漆工艺的发展是人类审美发展、欲求膨胀、技术进步、财富增长的结果,是为贵族服务的产物,富裕的环境促使人去注意生活装饰,愉悦自己。  相似文献   

15.
吕静 《南方文物》2022,(1):222-230
作为两汉丧仪新现象的殓具面罩,存在多样的形态和繁缛的加饰手法。通过对出土面罩展开类型学方法的研究,揭示面罩在制作工艺、加饰手法、审美表达以及使用地域等方面的规律及其文化意义。简言之,面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A式的前桥形箱体面罩,采用漆工艺的制器和加饰手法,包括夹纻胎、以及素髹、彩绘、铜及金银贴饰技法,且流行于广陵国辖内,向北不逾淮水。二是B式的覆斗形箱体面罩,是木工工艺的精湛体现,出现在广陵国以外的汉地领域,却未见采用漆与漆工艺。  相似文献   

16.
夹纻胎造像的制作方法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目前,由于文化断层以及现代工业材料的不断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已越来越少。夹纻胎造像的保护修复,一直是文物保护修复的重点。藏于右玉县博物馆的两尊明代夹纻胎造像,由于库房常年湿度大、霉菌严重,造成两尊造像本体出现严重的病害状况。本文着重介绍了右玉县博物馆藏两尊明代夹纻胎造像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修复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商、西周铜木复合胎漆器,在青铜时代大背景下具有特别意义。据现有资料,其始于商末,延续使用至春秋早期,当时既是铜礼器的替代物,也用于日常生活。它们的出现,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省珍贵的铜料。战国及秦汉时期的釦器,在制作手法上承继了商、西周以来的铜木复合胎工艺,两者关系密切,但它们在形制、功能等方面区别明显,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樽奁考辨     
文献中,樽与奁这两种器物常常被混淆。"奁"是主要用来存放与梳妆相关的器物,战国时为单层,汉代的时候出现双层奁同时流行多子奁。奁以圆形为主,带盖,常集彩绘、嵌扣、贴金银箔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樽"则为战国时期出现的日常实用酒器,分盆形和筒形两大类,胎骨多为铜胎或木胎,分为有盖和无盖,底下常有三足。  相似文献   

19.
扬州(古称"广陵")出土汉代木漆器文物数量多、工艺精,是我国汉代漆器重要的收藏、展示与保护、研究地区之一。为了研究扬州甘泉山西汉广陵王陵区内"妾莫书"墓出土漆器的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系统、红外光谱、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其能谱、X射线衍射技术,对3件"妾莫书"墓出土漆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妾莫书"墓出土夹纻胎彩绘漆器以麻布类物质为胎,其上糊裱添加了经筛选的小颗粒石英和羟基磷灰石类物质的漆灰,表面直接髹饰面漆及彩绘,所使用的漆料为传统的中国大漆,不含桐油,其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朱砂。此研究有利于其后续的科学保护修复,并为进一步探讨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的官、私营属性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晨 《收藏家》2020,(10):11-18
中国的用漆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先民便开始制作并使用漆器了。考古发现最早的漆器是一个木胎朱漆碗,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这时期的漆器如同孩童般,工艺稚嫩,颜色单一。历经历史的洗礼后,漆器不断成熟、发展出更多技法、色彩、器型。到了清代,漆器的品种已有色漆、描金器、描漆与描油、描金彩漆、填漆、戗金彩漆、识文描金、嵌螺钿、百宝嵌、雕漆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