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早期土坯的时代涵盖了苏贝希文化的三个时期,从出现到成规模使用,其上面的符号从出现到消失;然而,这些早期土坯在吐鲁番早期墓葬中并未用于修砌墓室,而部分出现在填土中,部分用于墓葬的地表建筑,少数用于封堵墓门。洋海墓地早期土坯与哈密盆地和焉耆盆地发现的早期土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地区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是苏贝希文化,由于苏贝希文化所处的吐鲁番盆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大量不易保存的木质器物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从考古发现来看,苏贝希文化的木器品类齐全,加工工艺精湛,在吐鲁番史前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技艺由原始的掏、刮、削等加工方法发展到旋木技术,形成了渐进式的木材加工史。  相似文献   

3.
2017年8—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市碧桂园战国秦汉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中小型墓葬35座.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为了解六安当时的物质文化及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2013年6~12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塔集闸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2座。其中汉代墓葬38座,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地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骨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墓地还发现宋墓1座,清墓3座,均为合葬墓。  相似文献   

5.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纹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彩绘陶器,资料集中见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的《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中“,另外,我所在敖汉旗范仗子墓群中也挖到一些o,其他地区也有,但发表的不多.此种彩绘陶器都出土于墓葬中,此知彩绘陶器的纹饰与丧祭有关。在居住遗址中,也有少数彩绘陶器残片的出土,因数量太少,不是实用器,应是专供祭祀用的祭器,是与上层建筑的观念有关。下面以《大甸子》报告为主,发表个人研究心得,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进行了发掘,已清理00多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棺椁,墓主多为仰身直肢。大中型墓以随葬青铜器为主,小墓以随葬陶器为主。这处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霸,霸伯是最高权力拥有者。大河口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9,(6)
<正>198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故城南侧的孙家庄(两醇)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323座,多为中、小型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有二层台、壁龛、腰坑等,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饰、水晶、玛瑙等。该墓地的发掘为周代齐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6)
2009年8~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临潭磨沟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本次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266座,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两大类,以竖穴偏室墓为主。此次发掘出土了陶、铜、石、骨器等随葬器物,其中陶器数量最多。此次发掘所获得的一些新发现与收获,为进一步研究齐家文化的墓葬结构及葬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甘肃临潭县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共发掘墓葬346座,以竖穴偏室墓居多,也有部分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墓多为单人葬。竖穴偏室墓以单偏室居多,多为合葬,也有少量单人葬。随葬品多为陶器,还有部分工具和装饰品,随葬陶器明显可分为两组。此墓地的发掘,为齐家文化及其埋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文物》2021,(3):4-12
2011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盐源县梅雨镇八家村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残墓20座,多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的墓口覆盖有大石。墓葬内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铜器、铁器、铜铁复合器、绿松石、海贝等,其中陶器以双耳罐最为常见,铜器有剑、刀、矛、钺、镞和马具等。从出土的随葬器物来看,八家村墓地文化面貌比较一致,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大的时期,推测其年代大致在西汉时期。八家村墓地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西南夷考古中的滇、夜郎、邛等青铜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同时它与周边同期的青铜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它的发现为西南夷考古研究和盐源青铜文化探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10月,对永淳遗址及墓地进行了发掘。在遗址区发现房址、灰坑、灶址等遗迹,墓地中共清理墓葬11座,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从遗物特征分析,永淳遗址及墓地的文化内涵一致,其时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此次发掘对于认识辽北地区寇河流域这一时期的文化谱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骏  朱晓军 《收藏家》2022,(12):94-97
昌邑辛置墓地是近年来山东地区所发掘的一处文化面貌丰富的墓地。自汉代起,这里就出现了耳珰等琉璃制品。明清时期,琉璃器的种类与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以平民墓为主的墓地中,琉璃成为了一种颇有特色的装饰品。从历史背景、技术成就以及墓葬出土的其他陶瓷器分析可知,这些琉璃器很可能来自淄博。  相似文献   

13.
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及秦汉岭南的族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昌对面山墓地发掘了东周秦汉墓191座,均为土坑墓。墓葬形制、陶器组合、陶器质地和纹饰符号、铜器种类和形制与广州汉墓和平乐银山岭墓地简要对比后发现:对面山墓地与广州汉墓和银山岭墓地出土陶器在质地、火侯、纹饰、制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铜兵器的形制和数量颇有相通。北江上游是岭南秦汉考古学文化的一个亚区,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反映出岭南地区秦汉时代族群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湖北襄阳余岗是汉水中游地区楚国的一处重要墓地。该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早已被学术界所重视。而陶器是更能反映考古学文化年代、性质、面貌的器物。襄阳余岗楚墓除出土大量青铜器以外,还出土一批年代序列比较清楚的陶器。这些陶器虽较残碎,但仍能辨别器形和基本形态。对这些陶器进行深入研究,是目前襄阳一带及汉水中游地区楚文化探讨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笔者编写的山湾、蔡坡楚墓发掘报告中所作的墓葬年代序列为基础,对余岗楚墓陶器提出一些分期研究意见,也可作为发掘报告墓葬分期的补充或说明。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下,红河州文物管理所、泸西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泸西县大逸圃秦汉基地进行了抢按陛发掘。墓地的年代自战国末至西汉晚期,共发掘墓葬190座,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材质可分为铜器、铜铁合制器、铁器、玉石器、骨器、陶器七大类,其中铜器最有特色。该墓地出土器物虽然同滇文化相似,但在组合上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在抚顺市刘尔屯墓地抢救性发掘了21座墓葬,包括砖椁墓、砖室墓、瓦棺墓、瓮棺墓等不同形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筒瓦、铜钱等。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和东汉末至曹魏两个时间段。此次发掘为研究本地区中下层居民墓葬的发展和演变,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大甸子墓地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东南部,地处大凌河水系的上源,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50米、东西最宽处约70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经1974~1983年的发掘,共清理墓葬804座,揭露出一处保存完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大甸子墓地的出土物十分丰富,有陶器、玉石器、骨角蚌贝器、金属器、漆木编织器等,其中仅玉制品就有近百件之多。1996年出版  相似文献   

18.
郧县李营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地层堆积共分五层,发现二里头时期灰坑46个,灰沟8条,出土二里头文化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极少青铜器。出土陶器以生活用具为主,少量工具,主要特征为夹砂灰陶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罐,鼎、盆等共计13种。根据陶器特征,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年代属于二里头文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王富国  马涛 《东南文化》2023,(2):61-71+199
2019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徐家村墓地南部的8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6座汉代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时代较早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鼎、盒、壶、瓿,稍晚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壶、瓿、罐等。此次考古发掘为南京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演变、分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铜鸟形器、高温釉陶器等也体现出越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20.
杨勇  朱忠华  王洪斌  张逊 《考古》2015,(4):38-52,2
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云南陆良县薛官堡墓地进行了发掘,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木器、钱币和铜镜等。墓葬的主体年代应在西汉时期,文化面貌有较强烈的地方特色,因此判断该墓地为西南夷某地方部族的公共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