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润华 《文献》2000,(4):182-188
日本市河世宁(1749-1820),江户时代后期著名汉学家,曾于日本文化元年(1804),搜集《全唐诗》未收作品编成《全唐诗逸》三卷,据《千载佳句》、《文镜秘府论》、《游仙窟》等中日古代文献所录唐诗,补进72首作品及279个句子,作者128人(其中82人不见于《全唐诗》).  相似文献   

2.
释奠是中国古代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仪式。8世纪初,日本模仿唐朝建立大学寮制度,释奠被引入日本。8世纪中叶,吉备真备借鉴《大唐开元礼》,整顿释奠,使其初具规模。平安前期,嵯峨天皇时设定了"天子幸释奠"的情况,并首开"七经轮转讲读制"、诗宴和内论义,后两者的恒常化凸显了日本释奠的本土化特色。日本释奠既包括准备、馈享、讲论等固有仪程,也包括诗宴、内论义等衍生仪程。讲论是大学寮教官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诗宴是文人表达尊师崇孔、以忠事君志向的场合;内论义是天皇参与释奠讲论的折衷方式。释奠是尊崇道统的表现,道统与治统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当皇权衰弱、大学寮衰败,释奠代表的道统也随之衰败。  相似文献   

3.
目前《五藏论》的传本除敦煌出土之S.5614、P.2115、P.2378、P.2755、Дx.01325V残卷等五种及《医方类聚》本外,还有一种卷首附有金代医家张元素序文的抄本。经过对该本与敦煌本及《医方类聚》本的比较研究,可知其应是以1963年《江苏中医》第5期所刊赵有臣先生整理的《张仲景五藏论》为底本,整合参考了《医方类聚》本与1959年日本《汉方之临床》杂志之宫下三郎本的有关内容,又对部分文字作了修改、增补而成。可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造伪之作。  相似文献   

4.
《文献》2014,(5)
<正>明人张■编纂的《诗馀图谱》自嘉靖十五年(1536)刊行初刻本以来,对词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词学界理解和讨论词体格律的基准。在《诗馀图谱》版本的流传过程中,万历、崇祯两朝就留下了不下五种刊本~①。各刊本以"增正"、"补遗"、"重刻"为名,反映了晚明词学家普遍认可张■以图谱解说词律的方式,成为普及词体知识的重要书籍,为晚明词学的兴盛提供了文体学支持。有趣的是,《诗馀图谱》的各种明刊本渡海来到日本,引起了日本汉语填词爱好者的注意,在江户时期留下了两种抄本。对于词谱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新世纪以来始有较大发展,而仍存在诸多空白。张  相似文献   

5.
今中华书局点校本《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有关荀悦论赞部分皆称"荀悦曰",此误,应作"论曰"。《汉纪》早期传本如国图藏明人抄宋本、明正德本(1521)及万历本(1598),其中"荀悦曰"皆作"论曰",此为版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观智院本《文选》现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属三十卷抄本系统,白文无注,内容起自《过秦论》"明智而忠信",下接《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王命论》《典论·论文》《六代论》,至《博弈论》结尾,卷末标"文选卷第廿六"。"文选卷第廿六"下有识语"元德二历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元德二年即中国元朝至顺元年(1330)。此本国内难得一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傅刚先生《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一段简短介绍;虽藏于日本,然日本学者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前仅见花房英树先生一篇解题。因而本文通过异文比勘与旁记分析两部分将观智院本的概貌呈现出来,并对其价值作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此本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价值早日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6)
<正>一、问题的发现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中既有漏收之作,也有误收他人之诗。对此,栾贵明和魏崇武两位先生曾分别予以补辑和删削~①。近日,笔者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耶律铸集》点校、辑佚与研究"工作时,发现《送张寿甫尚书出尹河南》一诗与他诗有所不同。在大典辑本《双溪醉隐集》中,耶律铸除了称呼其父耶律楚材和诸王忽必烈~②涉及官爵外,对其他人(包括元好问在内)都是直呼字号。但在《送张寿甫尚书出尹河南》  相似文献   

8.
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然此书在中国本土久佚,但在韩国和日本有多种翻刻本,流传非常广,影响亦甚大。《联珠诗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重要的校勘、辑佚及史料价值,特别是此书保存近四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作,其中有大量的宋代诗人不见于《全宋诗》。本文选取其中13位《全宋诗》失收的宋代诗人,对其生平进行考证,并辑录其佚诗。  相似文献   

9.
三卷本《墨子》是今本《墨子》前三卷十三篇的节选本,其前七篇被称为"经",后六篇被称为"论"。该本至少从南宋初年开始流传,并在很长时间内是绝大部分学者所能见到的唯一《墨子》传本。该本不仅在校勘《墨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经论结构,引发了清代学者对《墨子》一书文本划分的争论,并由此拉开了研究墨家学说与思想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14,(5)
<正>我国现存的《老子》流行注本有两大宗,一为王弼注本,一为河上公注本。日本著名老子研究家武内义雄在《老子传本考》一文中,经过缜密的文献考证认为:王弼注和河上公注成书于魏晋年间,后世的注本皆依这两个注本为范本;王弼注早于河上公注,魏晋以后老子注本虽多少有些不同,但基本上可追溯至同一经本;而西汉以前的老子经本就不同了,从《淮南子·道应训》、《韩诗外传》卷九、《史记·货殖传》等引用的老子章句看,今本王弼注也好,河上公注也好,都完全不同于西汉以前的老子经本;由此可以推想,今本王弼注和河上公注都可能是依据西汉末刘向校书后的老子经校定范本~①。  相似文献   

11.
<正>近代学者、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668页)国学大师钱穆也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说法(《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7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更是广为人知。正因为此,学界对于宋史尤其宋代政治史的研究可谓用力甚勤且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2)
<正>钱大昕是乾嘉学术的领军人物,其著作大多手自编定,有生前刊行者,亦有殁后付梓者,其子钱东塾曾汇编为《潜研堂全书》。《全书》之外,后世研究者对钱氏的遗文佚诗又多方补辑~①,所获甚丰。但国家图书馆藏钱大昕《南阳集》一书,却直至当代才被学界注意。最早著录《南阳集》者,是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其"钱大昕"条下著录:  相似文献   

13.
章通过对日本所编大型汉籍类书《秘府略》的引用献的统计和分析,介绍了其所保留的珍密献,并通过与《太平御览》相同部类的比较,推测了《秘府略》保留《修殿御览》残的可能性,从而揭示了《秘府略》的重要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子》在战国时可能只有一种道家传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亨、池曦朝同志在《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一文中认为:"《老子》传本在战国期间,可能就已有两种:一种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这当是道家传本";"另一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当是法家传本。"(《文物》1974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15.
松尾芭蕉的俳句,体现了日本民族一种熔融的自然观,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东方式的生命意识。庞德的意象诗,继承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感应论”,寻求与万物生命的对话;同时与20世纪象征诗人的“客观对应物”也有共同之处,都努力使生命的本真呈现出来。但是,庞德意象诗的主要灵感来自于东方的生命意识。中国诗歌的生命融合观,日本俳句的生命瞬间呈现的意识,使庞德最大限度地走出西方理性主义观念,捕捉生命瞬间本真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正>《逸周书》是中国古代很重要也很特殊的史籍,由多篇历史文献组成,内容多样,流传过程十分复杂,虽然都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但其中各篇形成的时代不一,前后差距甚大,需要分篇个别地专题研究。从中国史学史角度考察,《史记解》(《逸周书》传本各篇皆缀有"解"字,一说"解"字即篇、章之意;一说"解"为解释,即经过上古编辑《逸周书》者的解释而形成的文本)一文尤其值得注意,但历来研究者较少重视,多种中国史学史专著未将之纳入视野。唯乔治忠教授于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18.
《泉志》的《永乐大典》本校文及整理札记(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宋洪遵于绍兴十九年(1149)所撰《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完整传本的钱币学著作,对后来的钱币学和货币史研究影响甚巨。目前所见《泉志》版本,最早的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胡震亨、沈士龙刻本,即所谓《秘册汇函》本,以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今传本《尚书》对敦煌写本《尚书》进行逐字对照,穷尽性地搜集所有异文,比较异同,归纳出八种异文类型。在时空背景和文化背景中考量今传本《尚书》和敦煌写本《尚书》的文本状态,推演文字雅俗流变的规律,求证敦煌写本《尚书》异文的特点,试图通过语言学方法正确评价今传本《尚书》和敦煌写本《尚书》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人所编大型总集《馆词林》在中国亡佚已久,日本则藏有若干古抄本;到清代由日本陆续传回若干,学们从中辑得诗甚夥,但过去国内印行的各本《馆词林》皆未能包括日本所存之全部,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日藏弘仁本馆词林校证》以日本古典研究会推出的30卷本为底本,又经过很好的加工整理,乃是该书存世遗最丰富也最好的本子:此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有助于将中古学研究推向深入。可惜该校证本立下了这样一条凡例:“只以载有《馆词林》所存篇目的其他典籍作比勘。所谓比勘,只是交待其他献的刊载情况,个别残脱字据之补入,并不予以通校。”这样就不免留下了若干遗憾,降低了整理的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