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孝胥与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本为樽酒论文的知交,从1894年至1929年,两人的交往极为频繁。《郑孝胥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关于陈三立的记述共有230余处之多。其中有40余处直接或间接涉及陈三立的家人,包括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长子陈衡恪(字师曾),次子陈隆恪(字彦和),三子陈寅恪(字彦恭,未用)①,四子陈方恪(字彦通),五子陈登恪(字彦上,未用);长女陈康晦,婿张宗义;三女陈安醴,婿薛琛锡;长孙陈封可;侄儿陈覃恪。虽然《日记》中记述朋辈知交家庭成员的为数不少,如周玉山家族,陈曾寿父子昆仲,徐志摩父子,龙榆…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失败两年后,有“维新公子”之称的陈三立挈家定居南京,结交了一批江浙一带的朋友,李审言即其中一位.1996年,李审言哲嗣李稚甫先生披露了陈三立致李审言未刊信札八通.在陈函没有面世之前,我们只能根据陈三立《散原精舍诗》和《李审言文集》保存的唱和诗作对两人的交往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现在有了通信史实,两人交往的背景、细节就呈现出来,静止的书面材料变得生动有味.把信札与唱和诗作结合起来考察,陈、李的人事关系开始明朗,两人的社交圈子与生存状态、性格情趣也从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1):F0002-F0002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桐城派三祖”之一,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坛领袖。《姚鼐师友门人往还信札汇编》辑录姚鼐与师友门人往还信札516通,其中姚鼐信札476通(与朱孝纯一书有目无文),他人与姚鼐信札40通(朱孝纯与姚鼐一书有目无文),附录诗文214题255首(篇)。旨在通过书信往还等材料,反映姚鼐与师友门人的文学批评和学术交往。  相似文献   

4.
柳和城 《世纪》2023,(1):88-93
<正>《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一书,收录张元济与黄莫京的通信共十通,张四通,黄六通。素有儒将之称的黄莫京将军所著三部台湾、南洋与海南岛游记,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黄还撰有涉及南海诸岛的译稿与“广东通讯”等件,经张元济之手刊出,张元济也请他代觅海南地方志书。两位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却以书籍为媒介结下了不解书缘。今天我们重读这批百年前的文献,拨开历史尘埃,钩沉其中的轶事遗闻,缅怀二位前贤为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容庚友人信札中,有自1973年至1979年间汪宗衍致容庚信札73通。容庚(1894—1983),字少白,广东东莞人。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容庚在古文字学、考据学、目录学等学术领域成就著名,引人注目。其在岭南文献整理方面的建树亦不可忽视,成果主要体现在《铁桥集》的增辑编纂中。[1]  相似文献   

6.
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所藏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书集成》(上、中、下)三册有43件写本附有题跋129则,其中王树楠先生的题跋已有研究成果,还剩赵惟熙、张培恺、成本璞、白坚、孔宪庭等人的题跋有待释录。本文对王树楠先生题跋之外的前10件写本共18则题跋进行全文释录,并对朱玉麒先生的释录部分进行核对与订正,以期完成《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书集成》三册题跋的全部考释,为中村不折藏禹域墨书的研究者提供比较准确的校录文本。  相似文献   

7.
牛树梅、牛树桃《胞兄纪略》一书录有晚清名臣胡林翼致牛树梅信札一通、祁寯藻复牛树梅信二通,均不见胡、祁二人相关著述,当为佚札.信札内容与时局政务有关,对于研究湘军以及胡林翼吏治、人才思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对于钩稽祁寯藻晚年生平事迹、师友交际也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致吴君遂书》手迹,凡十通,上海图书馆藏。八行信笺书写(《第二书》用"东吴大学日记"稿纸),共二十八叶,写于1901年至1902年间。除两通录入《国粹学报》外,其余都没有发表过。署名有章绛、知拙夫、支猎胡等。吴君遂,名保初,字彦复,安徽庐江人,清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补刑部主事,  相似文献   

9.
一、国内外学者对此写本的著录与研究此写本为鄂登堡1914-1915年间掠自我国敦煌.现藏俄罗斯东方学研究所彼得堡分所.前苏联学者??孟列夫在他主编的《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汉文写本叙录》第二辑(1967年莫斯科俄文版)中最早作了简略介绍.·??丘古耶夫斯基在其所著《敦煌所出汉文文书》第一册(1983年莫斯科俄文版)中首次公布了原件真迹图版,并附有汉文录文.我国学者唐耕耦先生据丘氏该书图版将此写本收入《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真迹释录》第二辑  相似文献   

10.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龙虎将军敕命》(以下简称《敕命》),曾为清史著述所引注。近年来,笔者接触到一些明清墓碑刊刻的诰敕,并参阅一些明清诰敕文书原件与资料,对《敕命》作了初步考证,确认此件系赝品。兹具短文,以明其伪。《敕命》为手卷式。它按明朝诰敕文书右书而左开启卷。通高31、通长181.5厘米。为了论述方便,先将《敕命》的装裱形式即包首、天头、隔书、画心、拖尾以及地轴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11)
<正>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名人书札》稿本一册,线装,正文由信札原件粘贴装订而成,系上世纪50年代原中国革命博物馆购自西单商场艺美部。封面题签"名人书札第一册",下钤"韩凌云章"白文方印。内有吴大澂、张之洞、陈宝箴、冯光遹、翁同龢等人致盛宣怀信十数通(含盛宣怀去世后孙宝琦写给其家人信一通),信末未署年代,部分署日期。其中吴大澂致盛宣怀四通信札时间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1)
<正>温州博物馆藏有张伯英写给孙宣的信札若干,其中八通的内容与编修《黑龙江志稿》一事相关,前五通主要是张伯英邀请孙宣来黑龙江修志,后三通则与《黑龙江志稿》的编纂有关。这批信札为研究《黑龙江志稿》的编纂过程,张伯英其人其事、书法艺术等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晚号东涯老人,江苏铜山(今属徐州)人。民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碑帖学家、方志学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诗人、彭城书派的创始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0,(6)
正温州博物馆藏明王守仁(1472~1529)《致谢源书》五通书信写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至正德十六年(1521),是王守仁在帅兵平定南昌宁王宸濠谋反之乱后,与纪功御史谢源探讨功次册分类立目问题而写的函件。此卷由五通函札合裱一卷,横382、纵26厘米,共1200多字,每通三四页。信札合成长卷,有晚清学者俞樾"王文成公遗墨"六字篆书引首,前首钤白文"恩奖耆儒"。题签落款处钤章两方,分别是朱文印"禅心录"、白文"臣俞樾印"。卷末有俞樾、孙诒让、王岳松等人题跋。原文未注明年月。此卷为国家一级文物。原为温州瑞安蓉楼叶君家旧藏。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7,(1)
杭州图书馆藏有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44通(其中部分为残段),未曾刊布。这些信札的撰写时间大多在1912-1919年缪荃孙寓沪期间,内容又多与《清史稿》之编纂相关。本文根据《艺风老人日记》、《艺风堂友朋书札》及相关资料,将这些信札依时间顺序排列,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5.
《文献》2017,(4)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珍稀抗战文献汇刊(全二十二册)精装16开定价:13200元2017年6月出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珍稀抗战文献汇刊》一书收档案与图书两大类。其中,档案类中包括日记、信札、赠言、笔记、公文、剧本等。图书包括卢沟桥事变相关著作、战史类著作、抗战教育与宣传类著作等。收录的文献大多是首次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7,(3)
金兆蕃是编纂《清儒学案》的重要参与者,由于学界对其关注较少,故而其参与《学案》编纂的具体情形仍模糊不清。国图所藏《清儒学案》稿本中有金兆蕃致曹秉章信札一通,是反映金兆蕃参与《学案》编纂的重要史料。通过考释此通信札,并结合相关史料,可以厘清金兆蕃参与《学案》编纂的具体情形,亦能澄清金兆蕃因南归而退出《学案》编纂之说的讹误。  相似文献   

17.
宋神宗朝以来,台阁诸学士、舍人,颇多学苏体,凡流传制草,略似东坡书的,后世便附会以为东坡手迹。曾见赐《宣德郎刘锡勅草》一通,在《苏米翰札》合册中,见之《书画鉴影》卷一○,闻今已分拆。其中苏书《功甫帖》、米芾书《恶札帖》,现藏上海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家书信札见诸《阳明全书》数量不少,而未收入者,散落民间,时有发现。我馆原藏王阳明家书手稿一篇,是王阳明在京时写给居家绍兴父亲王华的信札。新近,我馆又征集到王阳明家书信札四篇。其中三篇是寄给其弟辈的手迹,一篇是给友人的答谢书。这五件书信手札,均为竹纸草书,除“此间家事尚未停当”札未署年月日外,其余四篇仅署月日。各篇保存完好,无字迹缺漏。上述信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也是研究王阳明家庭、生活、政治、思想及明代书法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清嘉道年间著名金石古泉学家刘师陆,字子敬,号青园,山西洪洞县人。生于乾隆晚年,嘉庆廿五年(1820)进士。刘氏博雅好古,所藏金石古泉甲于一时。其论泉精要处多为初尚龄《吉金所见录》与戴熙《古泉丛话》二书收录引用,著述仅见《虞夏赎金释文》篇传世。刘氏服官三十载,自嘉庆庚辰庶常(1820)、道光戊戌粤东明府(1838),官至四  相似文献   

20.
<正>《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5期发表的张之望、张嵋珥共同署名的《新发现的过云楼秘藏袁世凯〈月前帖〉考》(以下简称《〈月前帖〉考》)一文,对过云楼所藏一份署名袁世凯的信札给予鉴定结论,确认其为袁世凯真迹,且收信人为另一晚清重臣李鸿章,并将该信札命名为《月前帖》。《〈月前帖〉考》将一份从未著录的袁世凯与李鸿章之间的信札整理公开,付诸同好鉴赏,文章颇有价值。袁世凯是近代名人无疑,但其人并不以书法闻名于世,袁氏所写信札能否以"帖"名之,姑且不论,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