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9月,陕西岐山五丈原镇红星村在处士沟修建农技试验厂时,从地下挖出3件汉白玉石造像,同时伴出夯土、瓦砾等建筑遗物,推测当地似为一古寺院遗址。造像出土时,衣纹上涂有朱砂,颈部均断折(后经粘接修复)。现入藏岐山县博物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佛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滥觞中国大地。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中世纪时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孔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诸多文化交流、民族迁徙、宗教传播、商业贸易的事实就发生在这里,佛教的传入便是见证。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倡导佛教,其统治区域内佛教骤然兴起,十分盛行。当时的固原,先后有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统辖。这几个政权的统治者,笃信并广倡佛教,建立佛寺,前秦统治者符坚  相似文献   

3.
张凤英 《文物春秋》2009,(4):66-66,78,F0003
黄骅市博物馆藏有北朝石造像多件,本文介绍了其中的4件,包括东魏武平七年菩萨双尊立像、北齐天统四年一佛四胁侍造像、东魏武定五年一佛二菩萨立像和北齐天保五年菩萨立像。  相似文献   

4.
唐县物保管所收藏有五件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均为汉白玉石质。现分别介绍如下: 1、石佛坐像座佚。螺髻,肉髻较高。有髻珠、白毫。面相丰圆,细眉长眼,宽鼻小嘴,长耳垂肩,颈刻三道弦纹。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高腰裙,胸前系带打结,衣纹流畅。左手扶膝,右手施印。结跏趺坐,露右足,足心向上。像高109厘米,宽70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5.
张元元 《丝绸之路》2011,(14):17-18
甘肃省秦安县博物馆馆藏西魏大统四年(538)石造像塔构件,四面开龛,三面为拱形龛,一面为龛楣帐幔,束忍冬,为尖拱形龛。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和交脚菩萨二胁侍菩萨。主要特点是佛结跏趺坐式,露足和不露足,袈裟双领下垂式,衣纹阶梯形;菩萨帔帛双肩下垂交叉于腹前,通身裹衣裙。该造像具备了西魏时期的造像风格,佛和交脚菩萨的组合体现了佛和弥勒菩萨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画坛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中,除龚贤有较多作品传世外,其余诸家作品流传不多,邹喆的作品更为希见。南京市博物馆藏邹喆《山水》图一册,共计十页,纵横26厘米见方,设色绢本。每页钤印章两枚:一枚朱文"邹喆"印,一枚白文"方鲁"印。末页(雪裹山岭)左下角有"邹喆"款。其中数页钤有朱文"向仲坚考订书画钤记"收藏章一方。邹喆,字方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当明末清初,生卒年不详,作品多见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间。其父邹典,家境贫苦而有志节,喜读书,能作山水,笔意高秀,有超然尘外之致。邹喆自幼秉受家庭艺本薰陶,画宗其  相似文献   

7.
石造像     
《文博》2006,(6)
中国境内现存的佛造像数量众多,造型多姿多彩。古都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在中国古代佛教兴盛之际,一直是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区域之一,留存至今的佛造像造型各异、数量众多,堪称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写真集。以下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库藏石造像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刘康利 《文博》2006,(4):92-93
安康历史博物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平利县锦屏乡调查发现一处汉代画像砖墓,并征集龙纹画像砖一件。几年后当地村民平整土地时将一座画像砖墓毁坏,出土文物被一收藏爱好者购得。我馆配合公安部门对破坏古墓者进行了惩处,追回保存尚好的汉代画像砖四件,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相似文献   

9.
十堰市博物馆自70年代建馆以来,相继征集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一批铜镜保存较为完整精美,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借洛阳召开国际大遗址保护论坛之机,洛阳文物局从洛阳出土的数十万件文物中精选出百余件珍品,举办了洛阳文物珍宝展。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为河洛文明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也给这座千年帝都带来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宝藏。珍宝馆分珍宝一馆和珍宝二馆。一馆展出的是由专家斟选的洛阳五十年考古所得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11.
湖北谷城博物馆收藏铜镜20多面,其时代上至东汉,下至晚清,以唐、宋镜居多。这批铜镜多为征集所得,现择其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依时间先后,逐次介绍于后,供大家研究参考。1.“位至三公”连弧纹镜(馆藏号0251)。圆形,凸面,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周围饰柿蒂纹四个,铭文“位至三公”四字分置于四蒂间,从下向左旋读。铭文外置一周凸弦纹。中区是一圈内向连弧纹,素宽缘。直径11.4、沿厚1.5、或高1.1厘米。属东汉晚期作品。1988年11月27日征集于该县城关镇韩卡子村(图一)。2.“真子飞霜”镜(馆藏号0092)。镜面微凸,八瓣葵花形…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09,(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春秋》2006,(3):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4.
卷舒便利的折扇于北宋年间传入中国,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在民间流行,成为文人雅士精致生活的象征。扇画亦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扇骨的精美工艺更映衬出折扇的丰富美学内涵及人文亲和力。本文择取湖州市博物馆藏最具代表性的8把折扇,探讨了其基本样式、扇面装饰方法及扇骨的制作工艺等。  相似文献   

15.
16.
邵全伟 《收藏家》2013,(9):70-74
三门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早在新百器时代,三门的六敖尖坑山和亭旁包家上坟墩、邵家山根邵一带已有人类居住。从西汉至民国,三门境内大多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正式建县始于1940年。三门博物馆于始建1989年12月,目前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包括了一批珍贵的青瓷器皿,大部分来源于境内出土和三门横山的考古发掘。现将三门博物馆藏的部分青瓷器皿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0,(6)
正帽筒,又称"官帽筒",据专家研究,"帽筒这一器物产生于清代的嘉庆年间,初始时用于放置官帽,后来流入民间,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帽筒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结束于建国后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约15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帽筒创制于清代嘉庆朝年间,经历了清代咸丰、同治、光绪朝乃至民国时期,最开始是仿古所作,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代表了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一定的身份等级象征寓意,随着其不断发展,逐渐世俗化,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8.
《文物世界》2006,(1):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9.
夏慧 《大众考古》2023,(11):62-65
<正>兵器铁蒺藜的发明源自古人对于自然界的模仿与创造,南京城墙博物馆藏铁蒺藜数量较多,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模铸型与打制型两大类,每一类又可根据形制细分为不同的亚型,是见证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铁蒺藜是中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常见的撒布型障碍物,其形制一般是从中心向外伸出铁刺。宋代罗愿《尔雅翼》卷七载:“茨,蒺藜也。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状如菱而小,刺人,生道上。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今军旅亦以铁作茨以布敌路,谓之铁蒺藜。”可见,铁蒺藜的发明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蒺藜。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加剧,买卖地产交易频繁。安吉县博物馆收藏了14份清嘉庆至民国初期的土地契约书。这些土地契约书字迹清晰,表达简明扼要。从中可以了解该时期安吉地区的土地流转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非常珍贵的地方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