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2014,(2)
<正>《蓬蜗录》作者为元末明初苏州文人卢熊。卢熊(1331-1380),字公武,祖籍南昌武宁。洪武八年(1375),因荐授工部照磨,迁从仕郎、中书舍人。洪武十一年,除兖州知府。十三年,因"簿录刑人家属"受牵连而死,高逊志为撰墓志铭~①。但是据叶盛《水东日记》、王鏊《(正德)姑苏志》及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等文献的记载,卢熊因上疏言兖州官印误"兖"为"衮",开罪于朱元璋,因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4,(6)
<正>《盂兰盆经赞述》是对《佛说盂兰盆经》的随文注疏。该经最早著录于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归在"失译杂经录";后初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二将其收入"西晋朝传译佛经录";盛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二始称其为晋竺法护所译。其经盖为西晋失译,智升把它系于竺法护名下显属误会~①。《盂兰盆经》意在劝勉信徒孝顺父母。经言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目连以神通观见其母在饿鬼中受苦,为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恩,遂请佛救拔其母。佛为目连说法,  相似文献   

3.
《春秋左氏传郑义辑述》辨正四则陈建樑徐孝实先生《春秋左氏传郑义辑述》(见《文史》第八辑)辑录郑玄於他书注解中提及《左传》的条文,用功极深。拜读之间,仅录其中可商榷者四则,以就正於方家。(一)《昭公三年》:三老冻馁。朱鹤龄《读左日钞》:黄震曰;郑康成解...  相似文献   

4.
清代浙东学术,经史并包,但以史学为显著。黄梨洲肇端,万季野绍绪,全谢山恢张扬厉,自成格局,汇合成所谓“浙东学派”。这篇文章主要讨论谢山的史学精神。(一)谢山著述甚富,如《七技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经成《宋元学案》等,都是上乘之作,但最能体现其精神者,莫如《给俺亭集》。集中多碑版传状之文,仿梨洲而青出于兰。由于对象泰半为抗清不屈之土,可以用“褒奖气节”四字来概括。笔者也撰写过几篇小文,略加发挥。虽然如此,我认为谢山的史学真说不局限于此。不宜在这方面过于强调——有些学者甚至把“褒奖气节”扩张到…  相似文献   

5.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双韭山民,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谢山私淑黄宗羲,其学术上继南雷、季野,下开实斋、二云端绪,而又“自辟涂径”,俨成一家之学,实为浙东史学继往开来之大儒。诚如严可均在《全祖望传》中所云:“余观古今宿学,有文章者未必本经术,通经术者未必具史裁,服、郑  相似文献   

6.
彭知辉 《炎黄春秋》2014,(2):81-82,67
学者谢泳曾发掘出毛泽东《沁园春·雪》1945年在重庆发表时两则相关史料。一是重庆《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将这首词抄给傅斯年,在信中写道:"日前之晤,承问笑话,忘记谈一事,即毛泽东近作之《沁园春》也。特另纸录陈,以见此人满脑子什么思想也。"虽未具体展开,但很明显,对《沁园春·雪》语含不屑。二是作家吴组缃在当时的日记中,也谈及读《沁园春·雪》的感想:"毛主一切为大众,于文艺尤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却作这样的词。毛反对个人英雄主义,而词中充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8.
《白猿传》的一个标点偶读蒋礼鸿先生的大著《咬文嚼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见其中曾指出并纠正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中一个标点的错误,他写道: 卷一《补江总白猿传》:“诸妇人曰:‘……但求美酒两斛,食犬十头,麻数十斤,当相与谋杀之。其来必以正午。后慎勿太早。以十日为期。’”白猿出入的时间,下  相似文献   

9.
正《道藏·太玄部》尊六《吴尊师传》正文367字,末署"唐礼部尚书权德舆撰",《旧唐书》卷192《隐逸·吴筠传》传文415字,两传全同者353字。特录其全文如下,以便比对(有下划线的为《吴尊师传》多于或异于《吴筠传》的文字,方括号内的为《吴筠传》多于或异于《吴尊师传》的文字,其余为两传全同的文字):吴筠,字贞节,鲁中[之]儒士也。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性高洁,不伍[奈]流俗。乃入嵩山,依体玄先生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苦心钻仰,[乃]尽通其术。开元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久之,东游天台。筠尤善著述,在剡与越中文士为诗酒之会,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征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帝问以道法,对曰:"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劄尔[札耳]!"又问神仙修[脩]练之事,对曰:"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之]主所当[宜]适意。"每与缁黄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之以讽咏,以达其诚。玄宗深重之。  相似文献   

10.
<正>《南游记》是晚清时期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一部游记。作者恽毓鼎曾任清朝史官十九年,"遇事陈奏,两宫未尝不称善"(张维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卷9,第26页),为人处事颇为上层所称道;故而得以屡任要职,并随侍光绪皇帝,成为皇帝身边为数不多的近臣之一。恽氏所作之《崇陵传信录》,为记录清末史事的一部信史。而其所留存之《澄斋日记》,亦保留了大量的社会历史资料与日常生活细节,被学者称为"难得的清王朝亡国  相似文献   

11.
(一)《明史·选举志》卷七十载:“嘉靖八年已丑,帝亲阅廷试卷。手批一甲罗洪先、杨名、欧阳德,二甲唐顺之、陈束、任瀚六人对策,各加评奖。”按:“欧阳德”误,应作:程文德。欧阳德是嘉靖二年癸未科进士(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明史》卷285《儒林传》)。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彭贻孙《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2《科举开设》,嘉靖八年已丑科一甲三名是罗洪先、程文德杨名。《明史》卷285《儒林传》:程文德“登洪先榜进士第二。”李贽《续藏书》卷20《程文德  相似文献   

12.
李芾是南宋忠义群体的一员,《宋史》本传虽有记载,但多疏漏不详。本文利用宋元方志等资料,系统梳理了李芾的历任官职,并考述了他的为学、交往。对岸潭州之战中李芾的作战指挥作了详细考述,最后对史料记载中关于"潭州死节"的异同原因作了分析,重新审视了他们的忠义事迹。  相似文献   

13.
《传载》与《传记》、《传奇》《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著录《大唐传载》1卷,谓“唐、宋《艺文志》俱不载”.《守山阁丛书》本《大唐传载》钱熙祚跋曰:“《唐·志》杂史类《传载》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检《太平广记》引《传载》文,悉见今《大唐传载》,则《唐·志》著录者即此也”.盖唐人记唐事,自当迳称《传载》,后人为区分朝代,遂冠以“大唐”二字.南宋曾慥《类说》卷45录此书条文,即题《大唐传载》.《太平广记》所引《传载录》、《传载故实》,亦即此书.可见此书旧有数名.而书前自序称“传其所闻而载之,故曰《传载》”,则此书原名实作《传载》.自吴越入宋的释赞宁亦著有《传载》,又名《传载略》,与此书无涉.  相似文献   

14.
范成大,《宋史》有传(卷三八六),国史限于体制,虽不能如私撰之专传务求详赡,亦颇有可观。后代则江苏及吴郡各种地志,亦传其乡贤,则大都文士之辞,罕有发明。近世则王德毅君,有《范成大年谱》之作(台湾大学《文史哲集刊》,重刊于台湾鼎文书局一九七二年出版之《宋史研究论集》第二辑),多据范氏诗文等证补,粗具规模。权得见其宏编,适在三十年前此项《校补》初成待印之后,未得参考,今日固当补记于此序内也。《石湖诗集》早有定论,其他文字亦多行世。《揽辔录》者,盖范氏奉使金国之旅行日记。其原刻本似已失传,自陶宗仪收入《说郛》后,有明钞本,及传刻本,历逊清人民国,仍不乏刻本及铅字排印本。然学者偶或谈及,于版本似亦未加深究。权见闻不广,而不揣冒  相似文献   

15.
《辞海》对附录一词的解释是:“附印于图书正文后面的有关文章、文件、图表、索引、资料等,便于读者查考,或有助于读者理解正文。”“录”是方志体裁之一,志、传、记、图、表、录六体并用,以志为主,传、记、图、表、录为辅,各专其“职”,缺一不可。以“录”为名的志书大约始于魏晋时期,流传至今的有宋程大昌的《雍录》和高似孙的《剡录》。当时“录”与“志”在体裁和记述方法上区别不大,同属一类。“录”与“志”的字义相通,都有抄写、抄录之意。宋以后.“志”在志书中成为述事主体,而“录’居于附属地位,两者在志书中有了明…  相似文献   

16.
1920年1月,周恩来因参加天津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入狱。在"囹圄羁縻半年余"间,为了告白天下,周恩来根据在狱中的亲身观察和狱友日记的采录,先后写了《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两篇长文。前者以事件为线索,"采用纯客观的写法";后者以时间为脉络,"完全采用重要的事体转录",以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全景式地记录了从警厅两个半月到检厅三个半月的狱中生活。作者透过《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的字里行间,聚焦那些惊险的场面、温馨的情景、忙碌的身影,可以窥见一个血气方刚、正气凛然的青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中是如何成长的。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省地大、林多,是我国重要林区。各林业局都在修志,我们写出此文发表,以便向各局同行求教《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九条要求:"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有记、志、传、图、表、录等。"这种要求是非常必要的。若再加上《述》,就是七种。在这七体裁中述、记、志、传、图、表六种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各地方志报刊、专著中均有论述,真知灼见颇多。唯独排在最后的《录》被人遗忘,顾及者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8.
徽州人在《近思录》及其整理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汪佑汇辑朱熹之言,增入《近思录》各卷末,合编为《五子近思录》十四卷。此书"大成全观","朱子集大成之梗概,昭著于世,而四先生之言,益有所论定折衷"。汪佑此编在清初朱子学传承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程朱之学思想内容更趋完善。汪佑《五子近思录》面世后,重刻者接踵而至。其传刻本之多是任何一本《近思录》续编本难以企及的,推动了程朱理学学术思想的盛传。  相似文献   

19.
相关秘色瓷最有名的诗就是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但是包括《侯鲭录》在内一大部分宋代文献并未称该诗为《秘色越器》,而是《越器》。本文认为,在宋人的观念中,越器就是秘色瓷的一部分,而该诗的内容,显而易见是描述秘色瓷代表产品越窑的,故省去了"秘色"二字,而简称为《越器》。  相似文献   

20.
高小红 《黑龙江史志》2012,(19):8-10,13
<正>一、李兴佑及其使宋史料考辩关于李兴佑使宋的史料,中韩两方面共有七条,分别来自《宋史·太祖本纪》、《宋史·高丽传》、《高丽史》、《宋史全文》、《玉海》、《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其内容简繁不一,但大体相同,可见李兴佑实有其人,使宋之行确有其事。其具体史料如下:《高丽史·卷二》:"冬,遣广平侍郎李兴佑等如宋贡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