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洪武二十四年册封庆王,二十六年就藩宁夏,“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死于正统三年。1968年在宁夏同心大罗山下朱(?)墓地发现方形青石《庆王圹志》一合,志、盖边长皆为60厘米,厚15厘米。志文楷书,四周边栏浅刻云龙纹饰,宽5厘米。志文与《明史》及宁夏方志中有关朱(?)的记载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庆王在皇子中的名次。《明史》本传、嘉靖《宁夏新志》作“十六子”,而志文与弘治《宁夏新志》却作“十  相似文献   

2.
提到《新唐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新志”)的书写体例,人们往往赞誉不绝,大讲其优点,而很少讲甚至不讲其缺点.不仅曾公亮在《进新修唐书表》中自诩:“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义类凡例,皆有据依”,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多次称赞:“《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纪最下”,“《新书》诸志表多能补《旧》之缺,而《新地志》尤远胜于《旧地志》.”连最近又对新、旧《唐书·地理志》作了仔细考辨和比较的人也一味称许说:“《新志》七卷,其精确详瞻,远胜《旧志》,所列州县变迁,言简意明.”他们即使对《新志》有所批评,也往往只限  相似文献   

3.
辞令     
《礼记·经解》:“属辞此事,《春秋》教也。”春秋时士大夫重辞令,孔子也重辞令,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极重视《春秋》在表述上对文辞的斟酌。司马迁说:“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这反映出孔子对历史撰述在文辞要求上的严肃态度。《左传》作者概括了《春秋》在这方面的成就,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后来《左传》、《史记》都继承、发展了《春秋》的成就,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打硙口关"旧设石砌关墙三道","各底阔六丈,顶阔一丈八尺,高二丈,女墙五尺"~(1),文中"六丈"应为"三丈"之误。目前存世最早的嘉靖《宁夏方志》是宁波天一阁藏本,为明嘉靖十九年(1540)刊刻本的存世孤本,也是当代学者校勘、研究嘉靖《宁夏新志》的唯一底本。该本中打硙口关底宽记载为"各底阔元丈"~(2)。在陈明猷校勘本改作"六丈"后,邵敏校注本嘉靖《宁夏新志》中也以为"六丈"~(3),《中国长城志》文献卷中则将"元、六"二字并存。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志》(以下简称《晋志》)于1999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评论,他们称其为“利今世惠后人继往开来”,“类例不拘圆而神”的“志苑奇葩”,是“填补空白的宏篇巨著”,是“体例、体裁大有创新的上乘之作”,是“坚持科学、注重创新的佳志”。还说《晋志》“纂修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异乎寻常,此举冲击志界之爆炸力,不应低估”。现将专家学者评论摘要如下: 来新夏(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晋城自宋元以来,府州县志,殆有多种,而自雍正《泽州府志》以来,历时260余年,…  相似文献   

6.
<正>樊焯的《蛮书》(1)虽记载关于云南一些历史,但未成专门的云南地方志。民国时期的《新篆云南通志》认为"云南有志,当自李京的志略始"可见李京的《云南志略》不仅是元代的云南地方志,也可为简略的云南通史。该书又名《乌撒志略》,陶宗仪所说《云南杂志》也应为《云南志略》。作者李京(2),"其诗总题曰《鸠巢漫稿》"(3),已缺失,尚有在云南时所作之诗收在后世云南志书中。据虞集、元明善及其所作《云南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甘肃进入宁夏,自南而北,几乎纵贯穿流宁夏全境。“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自古以来,就得益于黄河灌溉之利,大明庆靖王朱楮在其所撰《宁夏志》中指出:“黄河,自昆仑而来,……宁夏居人及军屯咸赖灌溉之力。”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然而,黄河也给宁夏人民带来过灾难。  相似文献   

8.
西汉大臣朱买臣(?~前115年)的籍贯与墓址一直有几种不同说法.一、嘉兴说.见明代吴敬所《国色天香》(卷七).明清时修的嘉兴府志、县志也持此说.而朱买臣的墓.陆广微《吴地记》载:“嘉兴县,……(天心池)东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太平寰宇记》嘉兴县条,清光绪《嘉兴府志》等有类似记载.二、建德说.新编《建德县志》(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如是说.持此议的还有民国《建德县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二)载:“朱太守祠在乌陇,汉会稽太守朱买臣之神也;又有别庙在朱池.”建德亦有朱买臣墓,明万历十年(1582)建德知县俞汝为之立碑,《中国名胜词典》(第376页)有此记载,现墓碑尚存.三,吴县说.自宋范成大《吴郡志》至明清历代的《苏州府志》、《吴县志》都作此说.据《吴县志》及其他地方志乘记载.朱买臣的故宅就在苏州城西边的穹窿山.《光福志》载:“穹窿禅寺在穹窿山麓,俗曰茅蓬,旧名福臻禅院,相传来买臣故宅.”另据有关古籍记载,或曰朱买臣故宅在茅蓬显忠寺,或云即藏书乡朱家场.  相似文献   

9.
海阳县建于何时,至今尚未有定论。 历代《潮州府志》、《海阳县志》,对海阳县建置之始.多博取前志之说,因“多说并存”,留给后人考证。如清最后一部《潮州府志》乾隆周硕勋志,其《沿革表》则取“周初”、“汉初”、“晋咸和六年”三说并存。清最后一部《海阳县志》光绪卢蔚猷志,其开篇之《沿革》则采:“秦”、“西汉”、“晋初”三说,虽略为论证,却未下定论。  相似文献   

10.
言“美”而不论“美”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章学诚与著名经学大师戴震在宁波道署就方志的编纂问题进行了一场论争。戴震对章学诚所撰的《和州志例》甚为轻视,傲然地说,“此于体例则甚古雅,然修志不贵古雅。”章学诚则回答说:“余于体例,求其是尔,非有心于求古雅也。然得其是者,未有不合于古雅者也。”当时在场的宁、绍、台兵备道冯弼方也向章学诚发问:“方志统合古今,乃为完书;岂仅为三数百年以内设邪?”章学诚则答曰:“方志之修,远者不过百年,近者不过三数十年。今远期于三数百年,以其事虽道修而义同创造,特宽为之计尔。若果前志可取,正不必尽方志而皆计及于三数百年也。夫修志者,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也。时殊势异,旧志不能兼修,是以远或百年,近或三数十年,须更修也。”(上述引文均出自《记与戴东原论修志》)这段言论说的是修志必须详近略远而不宜“统合古今”,“统合古今”非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不能求得良好的质量。所以,修志必须以前志为基础,续其所有,补其所无,订正其失。为了实现“经世致用”的方志观,也是为了批驳戴震的“修志不贵古雅”的论说,章学诚强调了“夫修志者,非示观美,将  相似文献   

11.
《韶州新置永通监记》(以下简称《监记》),宋余靖撰。今碑石不存,尚有拓片传世。文载余靖《武溪集》、《广东通志·金石略》、《韶州志》和《金石续编》等。关于永通监建置的时间问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165云:“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九月癸亥,三司言:韶州天兴场铜大发。岁采二十五万斤,请置监铸钱。诏以为永通监”。夹注云:“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今从本志并书”。可见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李焘修《长编》时,置监、赐名时间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李焘叙此事时,不能决断,因“从本志”,系之庆历八年,但又注明“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并书而两存之。王应麟(《玉海》,用《长编》说,谓庆历八年九月,  相似文献   

12.
1995年至今,对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文史中心史志办朱卫东同志来说,是他人生最理想、事业最辉煌、成果最突出的时期,他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参与或主持编纂的《宁夏邮电志》、《宁夏回族自治区支持邮电通信发展纪实》、《黄土地上的绿草——宁夏邮电职工群英谱》、《宁夏邮电年鉴(1997年、1998年、1999年)》、《奋进的足迹——宁夏邮电文集》7部约250万字先后出版发行,其中有“宁夏邮电第一志”之称的《宁夏邮电志》分别获自治区、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释《国语·楚语上》“教之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楚语上》记申叔时论傅太子一段,是我国有关古代贵族教育的一段重要史料,常常被学人称引。申叔时谈到了需要教授的内容: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内中的“教之《令》,使访物官”,则颇让人费解。韦昭注:“令,先王之官法时令也。访,议也。…  相似文献   

14.
吴楚鹊岸之战主战场考金家年新编《巢湖志》说:三河古名鹊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楚鹊岸之战发生于此”。此说可能是受《历尽沧桑话三河》①一文影响。李廉同志曾著文②指出此说与史实不符,但也没有弄清吴楚鹊岸之战的主战场到底在何处。李文一方面引《通...  相似文献   

15.
《大金国志》问世不久,便被元代著名学者苏天爵斥之为“往往杜撰,绝不可信”。理由是“叶隆礼、宇文懋昭为辽金国志,皆不及见国史,其说多得之传闻”。(《滋溪文稿》卷二五《三史质疑》)以苏天爵在学术界的声望而对《大金国志》做出如此评价,该书的流传便相当困难了。直到清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年)席世臣刊行扫叶山房本《大金国志》之前,  相似文献   

16.
打开新近出版的无锡市《东亭镇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该志之“考”。考,这种体裁古亦有之,清方志学家章学诚曾大力倡导过,章氏独创的“三书四体”的“志”中就有“典籍法制宜作考”之论;缪荃孙总纂的民国《首都志》全书处处见“考”,仅“金陵嬗变”就“考”了32页之多。然新方志编修以来虽注重述性,  相似文献   

17.
一部新志带着边塞的风云,荒原的神秘,绿洲的碧涛,农场的芳香,新城的风貌,兵团的精神,飞到笔者案头。这部新志就是《新疆通志》第37卷——《生产建设兵团志》(以下简称《兵团志》)。《兵团志》是皇皇志林中一个新志种,她的面世必将引起方志界的热切关注。笔者欣然读之,感奋不已,予以评述。纵述史实——展示屯垦戍边的悠久历史  屯垦戍边,在新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对此,《兵团志》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兵团志》的编纂者根据志书所写内容的实际,不受志书“横排”之限,而适当采用“纵排”之法,以展现屯垦戍边的历史。起先志界“横排到底”…  相似文献   

18.
襄樊市博物馆所收藏的襄阳山湾铜器中,有一件有铭的铜鼎。关于鼎的形制、铭文,王少泉同志已撰文作了详细的介绍。此鼎盖、器皆有铭文二行六字,据王文所释,盖铭为:“邓尹侯之洉(池皿)”,器铭为“邓尹侯之”。杨权喜同志则释盖铭末二字为“浴(池皿)”,器铭末二字为“(鼎可)?(化鼎)”?.从所发表的铭文摹本看,盖铭中的“(池皿)”字当隶定为“(沱皿)”,其上一字释“浴”于字形无据;释:“洉”,形虽相近,亦不可通,此字应释为“沰”,为从水石声之字。春秋战国文字中,“石”或写作后,见《先秦货币文编》及《古玺文编》卷九;或写作,见《说文》“磬”字古文所从,  相似文献   

19.
《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卷二十八上,弘农郡卢氏县(今河南省卢氏县)下载:“熊耳山在东,…又有育水(今白河),南至顺阳入沔(今汉江),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这里班氏的记载认为洱水和育水均为过郡二,行六百里,独立入汉江之河流。对此历来争议颇大。一是洱水与育水合流说。如清·钱坫、徐松《新校注地理志集释》(《二十五史补编》(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认为:“洱水盖合育水而入汉水,本互受通称之例。”二是洱水为今镇平县之潦河说。如清·陈澧《汉志水道图说》(同上)认为:“洱水,今河南镇平县之潦河,南…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当时资料极端缺乏的情况下,笔者有幸看到了《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撰文对“两碑”(一为元吴大庆三年(1038年)《大夏国葬舍利碣铭》,简称《碣铭》;一为谅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铭》,简称《承碑》)进行考证,论述了“两碑”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