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曾撰《宝伊局铸币及北疆钱制考》一论及宝伊钱局及铸币,现再考相关问题。咸丰三年(1853年)宝伊局遵旨铸大钱,自1853年11月初6日起宝伊局回收制钱,按户部规定改铸当十大钱,枚重四钱四分,按八十枚(八百元)折银一两搭放兵饷。四年(1854年)正月十五日加铸当五十(枚重八钱),有红、黄铜两种。当百(枚重一两四钱)、当千(未见)、当五百,只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一枚近年出现多枚,真伪多有争议。  相似文献   

2.
18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清政府在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贸易、征税、发放薪饷和财政等方面的需要,开始在新疆铸造与发行新的货币:在南疆地区对准噶尔时期通行的“圆形无孔”的普尔采取了改造政策,设局铸造了属于中国货币体系的新普尔钱一红钱;在北疆地区设立“宝伊局”,自铸制钱。本文对伊犁“宝伊局”及其铸造“当百”大钱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因为地域的关系,我非常喜欢收藏新疆红钱,而且特别喜欢收藏红钱中的大钱。我手里的红钱大钱,新疆南路的比较多,北路的比较少,所以一直想找一些北路的大钱补充一下。在我多年的收藏中,天山南北去过不少地方,钱币也收过不少,但北疆的大钱收藏依然不理想,总是阴差阳错的与自己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4.
大同、阳和钱局从 1 645年至 1 72 2年 ,先后铸制了顺治一式钱、顺治二式钱、顺治三式钱、顺治五式钱和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钱 ,其铸制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满清王朝的寿终正寝,古制的方孔通宝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辛亥革命前后,代之而起的是银币、铜元和纸币,可谓五花八门,已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我国东南沿海比较发达富裕的福建省,竟然铸行了地方性的"福建通宝"钱,其钱制是十分奇特的。  相似文献   

6.
历代改补“开元通宝”版式流通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元通宝”钱是唐朝开国铸币,史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①开元通宝的铸行,开创并确立了“通宝”钱制,其本身的重量和形制也成为以后历代推崇的榜样;不仅如此,后代甚至采用简单“拿来主义”的态度,直接选取某些版式的开元通宝钱,将其改刻添补后再翻铸新的流通钱。这种改补开元通宝版式的行用钱,在相当长的时期和较为广阔的空间内存在。谈到开元通宝的版式,要先从其钱文说起,《旧唐书.食货志》言:“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②欧阳询是初唐三…  相似文献   

7.
张业 《安徽钱币》2007,(3):22-22
中国古钱家族中,有种对钱,又叫对子钱,日本人称之符合钱,就是两枚钱形态、大小和钱文完全一样,惟钱文书体不同,或篆、隶,或篆、楷,或篆、行,两两成对,相映成趣,是一种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钱制形式。宋代的对钱精美繁茂,达到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8.
清顺治二年(1645),清户部批准在大同府铸铜钱。顺治五年(1648)大同总兵姜瓖叛清,顺治六年至顺治十二年移阳和卫(现阳高县)钱局鼓铸六年。1655年阳和卫钱局迂回大同府钱局。大同、阳和钱局从1645年到1722年,前后鼓铸77年,铸制了顺治一式钱、顺治二式钱、顺治三式钱、顺治五式钱和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钱。钱楷书、直读,清户部一直沿用顺治五种钱铸制。大同、阳和钱局共鼓铸了8个品种制钱,铸造数量不详。  相似文献   

9.
"具钱"和"吴平斛"可能是在黄武初年孙吴立国时确定的。"行钱"应是除"具钱"以外,流通在市面上的另一种主要货币。"吴平斛"之"吴",旨在表明此斛制乃吴国量制,而非魏、蜀量制。"平斛"与"稟斛"之标准折算率在黄龙二年至嘉禾二年间连续四年未变,似可作为评估当时吴国经济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湖南流通银两与制钱。大宗交易,悉以银两;零星交易,则以制钱。银两因地域不同而其坪色各异,有库平银,省平银,铅丝银之别。制钱则因铸发时期不同而轻重大小有差异,亦分为典钱、行钱两种。典钱大小一律,官局所铸,俗称平头饷,缴厘捐等用之。行钱则为私钱,形制、质地各不一致,因其在市上流通,又称市钱。湖南地方市钱为一些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钱庄银号、商号店铺、机关团体等私下铸造,以其资产作为保证,并局限于一定区域、范围、时间内流通使用或兑付,凭信誉流通于市。湖南地方市钱对于缓和当时的通货紧张、活跃金融…  相似文献   

11.
王小塔 《中国钱币》2010,(2):56-57,I0004
近年来,陕西榆林古城在老街改造和榆溪河河滨公园建设中先后多次发现崇祯通宝背“榆”、背“制”、背“制奉”小平铜钱。早在2004年春榆林籍民工在位于榆林古城西的榆溪河清理河底沉沙时挖出一批背“榆”崇祯通宝小平钱,其钱品相极佳,刚一面世泉友一片哗然,疑为仿品。这批钱尚未流通,  相似文献   

12.
约十年前,有人买下几十斤安南方孔钱。这批钱的特点是;清一色薄小型制钱,基本无锈。绝大部分为安南钱,年号如光中、景兴等。另有许多同样薄小风格,却是中国年号的制钱。无疑这是安南仿铸的中国年号钱。以北宋年号最多,全无北宋钱风格。明代年号钱有万历、天启、崇祯等。  相似文献   

13.
“光绪通宝”背满文宝晋大钱一枚,重24.2克,径4.8厘米,厚0.2厘米;面文“光绪通宝”汉文楷书直读,背满文左右“宝晋”,红铜,制作精绝,经研究此钱制造乃先以细质木材雕制一套钱模,面文和背文各一,再用电镀法以电解铜制成钱面及钱背两片,经过胶合,中间实铅,而成此品。此钱面背木质纤维毕具,刀痕宛然;文字底部尚存有黑色光亮之石墨,可以证实。此钱传世极少,为藏泉家所珍重。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万历钱中,新见一品万历制钱,此钱铸工精整,铜质熟旧,决非伪品。这品万历钱,无论是版式、和造型、质材、铸制均不同于常钱。其特征:1、钱大字。不是“历”字“厂”直笔之大字,其书体正规大方。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各朝制钱重量常有变化,清初顺治时,制钱的法定重量最重为一钱四分(5.11g)。清末光绪时,最轻的制钱法定重量为四分(宝奉局1.44g),在此范围之上,为超重大制钱。在此范围之下,则为薄小型制钱。本人收集的清代薄小型制钱,除顺治和雍正没有外,其它八年年号均有。其中,以乾隆和咸丰为多。所以说,清代在康乾盛世,货币政策已是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16.
祭未年初夏,居舍把玩整理心爱的古钱,其中发现一枚吉语祝寿宫钱。此钱直径26.5毫米,穿径4.9毫米,16.3克。钱面铸“一人有庆”,钱背铸“万寿无疆”,但疆字漏去土部。文字为精劲有力的楷体,据有宋人遗风。钱制精美,为红铜质传世品。  相似文献   

17.
刍议滚边钱     
正古钱中有一种形制特殊的钱,其外缘突出一窄圈,有人称为滚边钱,也有的泉友称其为额轮钱。这类钱制造多精美规整,钱体从侧面看特别厚重(图1)。此类钱不同于王莽钱货泉额轮钱,货泉额轮钱只是钱面外廓外高內低,成倾斜状(图2),是铸制而成的。而这类钱是外廓外缘突起一窄圈,是铸成后再加工而成的。笔者所见最早的滚边钱,是阎福善《北宋铜钱》151页图1102收录的,一枚隶书熙宁重宝折二  相似文献   

18.
在《安徽钱币》2003年第4期有吴先生和周先生撰文介绍宝泉、宝源局的同治通宝,称其为部颁样钱及大样钱。实误,应该称其为大制钱,或者称其为内廷大制钱。  相似文献   

19.
癸未年初夏。笔者发现一枚铸有“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祝寿钱。此钱直径26.5、穿4.9毫米,重6.3克。钱面铸有“一人有庆”、钱背铸有“万寿无疆”吉祥语,但疆字漏去土部。钱文为精劲有力的楷书.具有宋人遗风。钱制精美.为红铜质传世品。  相似文献   

20.
《钱币博览》2006,(3):9-9
中国是一个明古国,历史悠久,化绚烂,中国古钱自成体系,独具才思,是中华化中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神韵的华彩篇章之一。千姿百态的钱币实物,独创的钱形钱制和钱艺术,在古代世界可谓独树一帜,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