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城 《风景名胜》2021,(5):0165-0165
城市 , 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环境,其独特的风貌更是城市传统历史和市民生活记忆的实际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街区、建筑物和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改造,就会对该城市的历史风貌产生改变。因此在城市建筑物改造过程中,对于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工作受到格外重视。本文将就城市更新工作中,建筑物改造如何进行历史风貌的保护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苏晓智  白娟 《人文地理》2013,28(4):58-63
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发展以及相关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都是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示范城市运动是美国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的重要阶段,也是轰轰烈烈的"伟大社会"改革中后期重要的战略转移。本文选取该项运动为研究主题,回顾了其发生背景、发展过程,分析了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郑军 《风景名胜》2021,(8):0277-0278
如今,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城市更新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文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工程,就城市更新中物质空间改造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项目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清除贫民窟-福利色彩社区更新-市场导向旧城再开发-社区综合复兴"四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更新政策的历史发展背景、参与对象、更新途径和更新结果各异。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城市更新特征看出,西方城市更新理论实现从形体主义规划思想向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转变,城市更新发展理念在问题导向下不断发展成熟,城市更新运作模式体现政府、私有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多方参与倾向。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包括:城市更新政策演变与城市发展过程的关系,城市更新关注对象的讨论,以及政府作用和城市更新多方参与者的利益制衡。  相似文献   

5.
刘志林  廖露  钮晨琳 《人文地理》2015,30(3):21-27,71
居住满意度是居民对所居住的住房和社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重构与居住分异背景对社区邻里关系、社会互动及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已有研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因果机制的探讨,缺乏合理的指标构建和实证依据。本文结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城市转型背景的社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九个中低收入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尽管低收入居民对于邻里信任因素的重视大于对社区组织的信任、邻里互助和共同价值,其在社会资本的几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因此,打破社区内的分异与隔阂,建立邻里信任,应当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昆 《人文地理》2015,30(1):50-55
国内的城市经历了时空压缩且缺乏节制的重建式更新,诸如城市的现代化、与传统的断离以及土地被切分并合法的交换与出售等等,足以表明城市更新在资本化的空间生产中热衷于形而上的景观物化和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塑造。文章因此以空间的生产为视角,揭示了景观社会中的种种拼贴现象;以"空间矩阵"、"局限性"等概念分析了城市空间的非均衡性及缺少地域类型学严谨的发展。并且认为,空间的生产所生发的社会关系与结构的疏离、景观形式的恣意化以及建成环境的异化等,均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症候。最后指出,城市及其景观应当回到日常的自然,思考空间环境的修复与再生不是简单化的拼贴术,而是在于对既有环境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关注之后的渐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古都西安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新世纪城市更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要回顾古都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西安建城30 0 0多年来城市更新的主要模式 ,认为古都西安的城市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旧城和新城脱开 (新旧分制 )类型、新城在旧城一侧或几侧发展类型、新城围绕旧城发展类型、缩小旧城类型、拓展旧城类型和因袭旧城改造更新类型等六种城市更新模式 ,比当代城市学者根据国内外城市更新现状所总结的城市更新模式要复杂一些 ,而西周丰京、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和隋大兴城均采取了旧城和新城脱开的城市更新模式。论文还对抗战时期三种城市更新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 ,最后结合当前古都西安保护与发展的新形势 ,提出新旧分制是新世纪西安城市更新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8.
姜艳苗 《风景名胜》2020,(1):0129-0129
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结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民居住区规划设计范围》GB50180-2018,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两类。在城市发展中,除了少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社区外," 居住区 - 小区 -组团 " 三级社区公园体系,很难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得以实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广场、小公园和街头绿地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出现,这些绿地其实被赋予了社区公园的某些功能,成了社区公园的一部分。基于此,以合肥市庐阳区紫桐公园为例,对社区公园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威 《区域治理》2022,(11):205-208
城市更新是对当前城市中已建成空间的改造再开发,随着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城市更新已从"大拆大建"阶段进入到"规模化更新"阶段,其中土地的功能转变、空间结构变化以及土地产权变更是城市更新的核心与焦点.因此需要结合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实际矛盾,概括中国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探讨当今时代下的城市更新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雪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22,37(6):39-46
混合住房社区内的社会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异的新形式,是城市地理学者面临的新研究议题,也是在促进社会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居住区分异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平均化了“邻里效应”,无法揭示同一居住区内部的社会分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为揭示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本文首先回顾混合住房社区政策的起源、发展及学术界关于居住混合与社会融合关系的争议,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混合住房社区的研究进行综述,接着讨论了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透视社会分异问题的有效性,并基于已有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混合住房社区政策制定和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再生产视角的西方城市空间更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代西方开启了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型过程,城市空间的更新变迁都打上了资本积累、资本增殖的烙印。文章将西方的城市更新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以空间再生产的视角揭示了城市更新的本质,指出1980年代以来鼓励公共-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空间再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文章归纳了西方城市更新的三种模式,并对其经济社会绩效进行了评估,深度解读了其动力机制。最后,文章提出了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2.
空间的生产理论是当前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热点。中国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当前主要着眼于宏观的制度、资本等要素,而本文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探讨了由流动人口推动的城乡结合部"弱"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是流动人口在当前的户籍、土地、政府监管与城市更新制度之下,通过积极的区位选择、社会网络关系带动实现了对空间的占据、巩固和空间的持续占有,其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以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稳定、孤立的同质生产社区。在当前的制度体制之下,此类社区并非个例,而对此类社区的管治,需要从一个更为综合的社会-空间视角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3.
周坤  王进 《人文地理》2020,35(4):17-22
文章引入织补理论和场域理论,采用理论演绎与概念诠释方法,从场域织补视角出发对旅游传统村落更新理论进行思辨。研究发现,旅游重构了传统村落更新方向与逻辑,村落“碎片化”提供了织补理论应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条件;旅游引发传统村落场域解构为旅游、生活、生产三大子场域,资本分化和竞争加大场域内外压力并引致场域失调;在保持村落复杂性前提下,场域织补可通过调适场域而作用于旅游传统村落更新过程。研究认为,场域织补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场域织补和关系场域织补,可运用资本调适作为场域织补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地理学角度论国外城市更新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涛方  彭震  方澜 《人文地理》2001,16(3):41-43,20
西方城市更新的历程演变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中已有一定程度的探讨。本文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更新历程加以归纳和总结:(1)近代城市本身物质空间结构的更新(工业革命-19世纪末);(2)城市在"城市-区域"系统上的更新(19世纪末-1970'S);(3)"内城(中心城)"更新复兴阶段(1970'S-)。通过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公共地理学方法,讨论城中村的文化遗产价值。文章考察了新老两代村民和四类不同租户构成的核心群体,对于城中村的认知、记忆和情感的差异与代际隔阂。研究发现,以深圳为案例的南方中国的城中村,出现原住民业主被大量外来租户逐步替代、导致传统宗族村落文化难以后继、并从"落脚城市"向"可居社区"成熟转变的发展趋势。城中村的文化遗产被识别为"半村半城"的混合型生活文化、以乡镇企业工业遗存和非正规经济为代表的生产文化、凝结移民草根之奋斗精神的理性文化,以及凸显城中村生命活体的感性文化等四个类型。文章认为城中村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代际)与地域空间的双重尺度提升,在公共地理学讨论平台,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reviews the manner in which urban planning in Dublin has changed in response to central government urban renewal initiatives and an increasing ethos of entrepreneurialism within the local authority of Dublin Corporation.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local planning functions and the undermining of planning power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purpose renewal agencies. Dublin Corporation planners have consequently sought refuge in integrated micro-area planning, marking a shift in philosophy regarding the appropriate role for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entrepreneurial governance. The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ccou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ing approaches to urban renewal and the evolution of local planning practice, not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planning created by altered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urban renewal, departing from the so-called Bilbao effect. Focusing on the resurgence of a societal fun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e discuss the idea of the museum as a societal engine through a case study.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has been mainly dedicated to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large art museums in former industrial regions, the paper focuses on a small scientific museum, th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Florence, and on its strategy of social enhancement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ultural events in the historical city centr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17 temporary exhibitions between 2000 and 2012 and the analysis of 790 events divided into three macro-areas (relations with territory, educational networks and scientific network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museum, the density and variety of events will b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ing picture is that of a proactive museum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a network of—mostly local—institutional actors that have effectively contributed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as well as relations with the citizenship and the territory, therefore representing a valuable example of a societal enhancement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的知识图谱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献引文网络分析软件CiteSpace所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城市更新知识域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前十年的发展趋势与动向。通过对城市更新相关研究领域的建模和可视化过程的再现,分析城市更新研究中的热点词汇的出现阶段与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城市转型作为城市更新的产生原因和动力机制,其相关理论和研究学派对于构建城市更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绅士化现象是城市更新在社会空间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作用效果;而城市更新作为一项城市开发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引发了不同方面和维度的深入应用型研究。有关文化主导,去工业化背景下的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三个主题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Chris Haylett 《对极》2003,35(1):55-73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merging policy agenda for urban–social renewal in relation to academic debates about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Signalling problems with prevailing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approaches to class, the possibilities offered by a poststructuralist engagement with issues of equality are discussed. Policies for social regeneration and inclusion are analysed with regard to their approach to working–class cultures and are argued to be reductive and contradictory in core respects. More progressive and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s of class–cultural relations, such as those presented in the work of Nancy Fraser and Pierre Bourdieu, are identified as necessary to a meaningful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for contemporary urban so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