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是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全体。“历史叙述”不是学问叙述,而是文学叙述。“历史学”是历史的学问,历史学系统地考察内在于历史的诸事件;在全体历史中,历史学寻求某种历史规律或普遍性。“历史哲学”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结果的价值评价,历史哲学探求历史的统一性、历史的意义、结构、目标、历史的理念乃至形而上学问题。人类已跨入新世纪,所谓单一文化圈的“欧洲中心论”时代早已终结,一个多元文化圈的跨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与这种新的时代相适应,人类必须构筑一种新的世界史观: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人类存在本身中哲学地展现人的本来的“人性”;另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被升华的神性信仰中活生生地显现人的本来的“心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一词按希腊文的意思,是叙说和叙述已经认识到的和已经研究过的事物的意思。(1)广义地说,历史便是任何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中,「历史」这一术语可以应用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毫无例外的现象上去。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我们懂得的只有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从两方面研究历史,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然而这两方面密切地联系着;因为人类的存在,所以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便互相制约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八页注释)。历  相似文献   

3.
凡曾经由“北路”去过阿里的人们,应当还记得窗外掠过的那些蓝色的咸水湖和白色的盐湖.以及车前那望不到头、数不清道的条条西行之路,只是他们大多未曾想到过.这也是一条西藏高原的“岩画之路”。  相似文献   

4.
马植傑在“诸葛亮论”中,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也提出了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的意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史料是做过不少蒐集思考的工作的,文章里也有不少确当的论述。这篇文章的主要缺点,在于还没有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作出符合于历史的评价,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活动的叙述也有着不少错误,笔者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有关诸葛亮的历史还了解得很不够,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以求对于这一问题有深入一步的理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呢?“诸葛亮论”的“结语”一节中说:“总之,诸葛亮在封建社会里,应当是属于被肯定的人物,但是我们对于他,不能估计过高,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人们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一向极为  相似文献   

5.
美术史是一条不断向未来延伸的长河,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根据其时代的需求对它进行新的发现和指向未来的解释.在这一点上,克罗齐、海涅、马克思与布里奇的观点是同样卓越而令人信服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在于:历史把我们安排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这就有可能使我们自觉到一种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类历史在20世纪取得的空前发展;亲身领受过这个世纪的工业文明与科技成就——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伟大成就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启示;也感受到那些不必要的争夺、对抗,以及由于历史误会导致的那些“你死我  相似文献   

6.
彭明 《百年潮》2001,(7):16-17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最优秀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的成果,并认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它要求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恩格斯说:“马克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六条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认为,这是对修志工作者工作质量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本行政区域”及“历史和现状”的提法则充分表明,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我们修出良志佳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 旅游创造价值的根本和核心是文化,而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从旅游的客体即景区、景点、景观来看,它的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本身特有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些价值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人文景观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即便是自然景观,它的灵魂也是文化。古人早就说过:“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山水美归根结底是意境美,而意境美就是心境美,实质上就是人们的审美感受。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语道破,点得更透:“无说景者,便无景。”大自然的历史变…  相似文献   

9.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史论著中,都把早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称作“原始人群”(或“原始群”)。如《中国史稿》就是这样用的,认为“这种群体是他们的社会组织,基本的社会单位,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一册第12页)。这种流行的用法是错误的。原始群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列宁1913年12月给高尔基的一封信中。列宁说: 实际,抑制动物的个人主义的不是神的观念,而是原始群和原始公社(《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这里,列宁是把原始群和原始公社作为两个相  相似文献   

11.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广义的历史就是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把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这部大的历史的本质、规律抽象出来,这才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应用到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这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万千世界只有一门科学,这就是历史科学。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上所讲的一切事件、制度、典章等,都是人们活动的产物。讲历史不外就是讲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正确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9页)历史是千百万人们创造的,这毫无疑问。不过,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却又不可能举出这么多人来一一进行评价,而只能是选取其中的若干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写“当前的活的历史”历史著述,最难的应是写当代史,尤其是在当前事变刚一过去就能把握其来龙去脉,作出及时正确的记载和总结了。著名的例子是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政变记》。这书在政变后三个月内就写成。恩格斯赞誉说:“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当时“这个事变在所有一切人们中间都只引起过惊异,而却没有被任何人了解”,马克思在“事变刚一发生之后”,就“把图画描绘得如此巧妙,使得后来每一次新的揭露,都只是提出新的证据来证明这幅画曾  相似文献   

17.
读到先知书店策划的一篇美文《瘟疫:人类的敌人,历史的推手》,文中认为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有三个方面:地理环境、新技术、思想观念。从考古学角度是否也可以观察到这三个方面呢?第一是“地理环境”。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中说“讨论历史,就是讨论空间、土地、气候、动植物等地理环境是如何被人们所利用”。  相似文献   

18.
晚近,英国学者朗西曼出版了3卷本巨著《论社会理论》的前两卷,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注意。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评论说:“这是令人震惊的气势磅礴的成果,……我还没有看到有其他的比较历史研究象这本书那样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社会学家盖尔纳教授评论说:“这是一部极重要的非凡著作,它以空前的抱负提出一种可称为一般的人类社会理论,并使这种理论与历史资料相结合。” 该书第一卷副标题为“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它以社会理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把社会  相似文献   

19.
卡莱尔,够得上“英雄崇拜”历史观的一位典型代表。他说,如果路易十六不是那末软弱,“整个法国历史发展的前景就会改观”。“如果米拉波能够多活一些时间,法国和世界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样子”。如果丹敦战胜了罗伯斯比尔,“法国全部历史就将走另一条道路”,等等。他把英雄史观概括为:“在我看来,世界的历史,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完成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世界上耕耘过的伟人们的历史。……甚至不妨说,他们是创世主。我们在世界上耳闻  相似文献   

20.
当年马克思在揭示人类历史的哲学本质问题时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3页)。方志作为人类历史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哲学本质也“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方志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其逻辑构成大致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