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措施.中国民族问题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前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建设的宪法保障.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国际人权法的精神,也符合国内法的法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张静  甫岩 《满族研究》2007,(1):7-1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和国家结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创举。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运用新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李建辉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普遍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政策的实施,从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起到1995年,已有48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桑杰 《攀登》2009,28(3):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生存权、发展权的尊重与保障。当前,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它在西藏的实践,是西藏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制度保证,是西藏各族人民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利的可靠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和成功典范,具有许多鲜明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又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和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民族地区也不能例外,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进行运作,时代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  相似文献   

7.
周竞红 《满族研究》2012,(1):34-42,4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建构中发挥着要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各民族交流的扩展以及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喧嚣,网络上取消民族区域自治的言论不断散播,一些人由于不真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这一制度对统一多民族中国稳定发展的根本意义,不顾中国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提出形形色色替代方案,本文试就几个主要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指出这些言论的思想根源,提清人们注间讨论相关问题时应遵循基本政治制度,并就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①这就是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的民族问题实际、民族关系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民族问题,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各族人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从五个阶段对我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过程加以考察。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它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我国自1952年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它对促进我国政治安定、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十几年的改革与开放触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入轨,致使《自治法》“有些原有的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王朝在巩固中原王朝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实施对周边及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秦汉至唐宋中央王朝实行"羁縻之治",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当地世袭官吏,中央王朝实行间接统治。元代发展为土司制度。明代土司制度达到鼎盛期。清代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制衰落,至民国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广西范围内,从1951年设立龙胜各族自治区(县级),到1957年置省级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格局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China’s 55 non-Han ethnic minority groups were at least in part politically and institutionally ‘invented’ by China’s ethnic classification project, and also through the effects of the system of continuous population censu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population change of the non-Han ethnic minorities (NHEM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The number of NHEMs as a whole tripled from 1953 to 2010. However, growth has differed among individual groups an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population of some groups has fluctuated while that of others has grown steadily, regardless of the size of the groups. As a whole, since 2000 the growth rate of NHEMs has been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an Chinese, and the population of 13 NHEM groups has begun to decline.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belonging to ethnic minorities have switched their ethnic identities to Han. This has especially been the case for NHEM youth. The change in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s has been influenced by 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demographic factors, ethnic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olicy changes.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散落于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中有关越南华裔的资料,对1975年以后华裔逃离越南并定居美国的历史过程、生活适应、地位获得和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大致状况作一个梳理,旨在加强越南华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次移民潮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华裔难民约30-50万人,寻找亲人、取得族裔社区的支持和族裔聚居区的形成成为应对政府分散安置政策的方案;文化适应与经济成就落后于越南裔,但近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其族群认同建构于以共同的原居住地、居住国为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结论是,越南华裔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他美国华裔之中,而是形成了一个既认同于美国华裔、又与越南裔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华人“次族群”。  相似文献   

13.
陕锦风 《攀登》2007,26(5):113-115
婚姻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各民族在婚姻观念、制度、形式及习俗方面都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回族婚姻观的介绍和探讨,来领略回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当前韩国对于海外华人四个方面的"似是而非"认识的分析,对华商网络的倾向与特征、建设韩民族网络等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韩国华侨与韩国所理解的海外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代韩国政府希望能像中国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的优势那样,使海外韩人发展成为韩国在21世纪的新的成长动力并加以利用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乐观判断";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不只是来自爱国情,更重要的是其生存保障与利益的实现;中韩两国的侨务政策存在区别,中国致力于"护侨",而韩国的目光集中于"用侨"。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电子政务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军 《攀登》2008,27(5):120-122
电子政务在我国尽管已经实施多年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要深入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作用,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其基本内涵,在实践中创新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队伍的发展和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出版 ,说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不但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已有显著的提高 ,而且研究领域扩大 ,视角拓宽 ,华侨华人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崛起。但中国大陆学者须看到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 ,加强对华侨华人的研究 ,在新的世纪把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研究推向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马晓京 《人文地理》2003,18(3):56-59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对民族旅游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同时又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的旅游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某些学者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本文在分析该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民族生态旅游是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为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了解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现状,掌握民族休育旅游群体的消费特征,制定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文献调查研究基础上,将我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为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文献学研究和语言本体研究两大类九小类,评述《经典释文》成书1400多年来对它的各类研究,认为对《经典释文》及其音切的性质、内容、作用等的基础研究很不够,必须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殖民时期、独立建国时期、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国家经济管制淡化时期和金融危机以后五个阶段,分析马来西亚华商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其发展的政策因素。作者认为,华商中小企业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经济的基础,是马来西亚民族经济的最基本成份之一,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