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旺堆 《中国西藏》2003,(3):53-55
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致使多年来,进出藏交通不便,这严重地阻碍着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发展西藏交通事业,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青藏公路是西藏“三纵两横”公路骨架网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2.
宋月红 《百年潮》2009,(10):70-72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藏的发展、稳定与安全,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自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心、帮助、扶持和全国支援下,西藏逐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加快发展到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并与全国各地一起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全国支援西藏,是西藏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西藏的繁荣发展也支援了全国,谱写了全国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西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3.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字和学校教育。”新中国的缔造毛泽东也多次提出要帮助西藏人民发展教育事业。事实  相似文献   

4.
[背景资料]藏语是藏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在我国约有600多万人使用,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四省藏区?藏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是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清王朝在统治中国的260年中,制定过一系列民族和边疆政策,对今天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边疆巩固产生过积极影响。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是针对了西藏纷纭变化的复杂情势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革,使其更加完备和更具特色。清朝在西藏最终实现的全面、直接而有效的统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解决西藏内部出现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危机之后逐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藏、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做出重要批示,概括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确定为全国支援西藏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20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对西藏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青藏、川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如果说“老西藏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么“两路”精神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精神层面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卓越的政治眼光和创新精神,领导推动新时期的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为西藏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帮助,离不开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两路精神”必将成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寻味拉萨     
正从公元633年松赞干布迁都拉萨肇始,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开辟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先河,又经历朝历代西藏与各民族的融汇交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两藏人民获得新生。乃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延续至今天的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而其中藏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流变,同样也是,一部西藏社会进步的文明史与社会主义新西藏发展繁荣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海外有媒体前不久说:“由藏正在推行计划生育.已婚妇女生育2胎后,必须接受强制堕胎、强制绝育的政策,”为此,本刊已着专门采访了内藏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普布卓玛。“西藏不存在强制绝育问题”普布卓玛说,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发展问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愿望。由于西藏人口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西藏计划生育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两藏试行坚持宣传教育、坚持优质服务、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所谓坚持宣传教育,就是广泛…  相似文献   

9.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5,(5):92-93
拉萨火车站主体工程将于8月完工;西藏藏语言字网网站开通;“新西藏”摄影展暨摄影大赛成功举办;专家会诊确保羊湖电站安全运行;西藏没有莲藕种植的历史被改写  相似文献   

10.
岗夫 《中国西藏》2005,(6):13-15
为形象、集中反映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来,西藏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西藏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化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宗教信仰、民俗风情、自然和人景观、人物风采等的新气象、新变化,中国西藏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办、《中国西藏》杂志社和西藏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05年8月9日-8月16日在西藏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新西藏”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摄影展。  相似文献   

11.
藏区要闻     
国务院新闻办批驳达赖集团“西藏文化灭绝”谬论针对达赖集团在国际社会到处形布和大肆鼓噪“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的谬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2日发表了长达12000字的》西藏文化的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20多年来,西藏文化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和保持藏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取得的巨大发展,深国际社会到处5的文化遭到了S新闻办公室62000字的《西6,全面介绍了F别是改革开放家今年将投资490多万元人民新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备,并将组织多学科专家完成它第二期维修和萨迪寺维修前‘、论证工作。这是继1989年年国家技发n00力兀舌,…  相似文献   

12.
中央和各省市对西藏地区的援助热潮,应该说是从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才大规模兴起的。一时间,“62项援藏工程’、“对口援助西藏”、“科技援藏”、“人才援藏”等等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给西藏的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生活在雪山与森林世界中的14万林芝人带来了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西藏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去,世人对西藏的了解逐步加深。进入90年代,在国内外都出现了“西藏文化热”,无论是在文化、宗教、政治、旅游和学术等许多方面均如此。西藏文化热的出现,固然是由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氛围所决定的,也与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藏族文化的特征鲜明。西藏基本上是单一的民族藏族的聚居区,民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这里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化并存;还是藏、汉、回、蒙等民族文化交汇处和本教、印度佛教…  相似文献   

14.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1,(1):62-63
西藏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金龙近日表示,要继续深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的加快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方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n 2000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17亿元去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17亿元,“九五” 期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0.84%。“九五”期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24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24倍,相继完成了拉萨贡嘎机场一期扩建、“一江…  相似文献   

15.
张鹰 《中国西藏》2011,(3):36-39
张鹰,西藏著名画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72年进藏,在藏工作40年。他献给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油画集(《四十年雪域情痕》是他对西藏不解的一份情缘。画册按年代分为四个部分,也是他在不同时期对西藏的认识和理解,寓意着西藏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选了张鹰70年代拉萨八廓街的一组图片,艺术地展现了西藏60年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察中央和平解放西藏决策的实施,探讨了中央通过把握国际关系的发展大势、了解西藏地方社会政治的本质,以及藏民族的风俗文化特征来确定处理西藏事务基本原则的过程及内容,分析了治藏政策和措施的丰富内涵,以及治藏政策理论渊源和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渗透西藏述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秦永章 《近代史研究》2005,19(3):144-169
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深入,日本逐渐将其魔爪伸向我国西藏地区。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当局从事了一系列染指我国西藏的渗透和阴谋活动。在此期间,日本僧人以“开教”、“求经”等为名,最先涉足西藏。随即,日本军政当局也直接参与到渗透、侵略西藏的阴谋活动中。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当局出于其侵略并占领整个中国及亚洲的野心,加快了对西藏渗透的步伐。日本不但以收买藏人或直接派遣日本特务潜入西藏等形式,刺探情报,而且利用各种手段,极力接近和拉拢西藏宗教上层人士,给他们灌输亲日思想,唆使他们从事西藏独立活动,提倡“日藏邦交”,妄图将西藏纳入其“大东亚共荣圈”中。近代日本对西藏的一系列渗透活动,不仅表明了日本染指我国西藏的不良用心,同时也对当时西藏分裂倾向的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12,(7):80-80
“十二五”时期,西藏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藏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是西藏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通车、林芝、阿里和日喀则机场通航,西藏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进步的前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组织,要想不断进步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学习。用学习完善自我。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于是。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组织等在全国各地不断形成热潮。史志工作者也应责无旁贷地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创建学习型史志机构,培养学习型史志队伍,全面提高史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适应新时期史志事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点摘编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申旭发表在《西藏研究》1999年第、期上的文章,从民族迁徒的角度对藏彝民族走廊和由大理经缅甸至西藏察隅的茶马占道作了研究。文章说,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人体包括甘肃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从占至今,藏彝民族走廊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活动的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占代氏羌族自北向南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形成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一,从有关民族的史诗、迁徙传说和语言等方面可以找出其祖先沿着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